APP下载

“赤职”:一所革命的农业职业学校

2012-03-20王战牛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赤水渭南革命

王战牛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赤职”:一所革命的农业职业学校

王战牛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赤水农业职业学校是由共产党人王尚德创办为党服务的革命的农业职业学校,是我党在陕东地区党、团组织创建的发源地和活动的指挥中心;是马列主义革命理论的教育和传播中心;是对当地农民进行识字及文化教育特别是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并成为陕东农民运动的组织策划中心;也是为本地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生产观念、耕种方式和经营模式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赤水农业职业学校开陕西农业职业教育之先河,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王尚德;革命;农业;职业学校

1918年秋,王尚德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学习,后结识了董必武、恽代英、肖楚女、林育南、李求实等,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参加了互助社组织。1921年初,受董必武、陈潭秋和张培鑫等的影响,他开始转向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7月,王尚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根据革命斗争的发展需要,中共武汉党组织及董必武决定派遣一批党、团员去外地创建各地方党、团组织,进行革命工作。王尚德被派遣回到陕西渭南,开始筹集资金,“在渭南赤水镇之南寺(法济寺)创办两等职业小学校”[1]195、“两等小学(1923 年改为赤水职业)”学校[1]197。1936年,重新开学,校名为私立赤水初级农业职业学校(简称赤农)。

一、办一所为党为革命服务的学校

“1921年,当他在武昌中华大学读书时就和同仁商量过,决心在家乡建立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用他的话说,就是建立最理想的‘工作根据地’。”[2]32-33王尚德后来曾多次公开宣讲:“我办学校,不是培养秀才,不是给国民党服务,全是为革命培养人才。”[1]145王尚德认为“创办赤职”,是他进行革命工作的一部分。他说:“要办一所革命学校,由高小到中学逐步建设。这所学校不仅要区别于一般的中小学,而且,比一般的中小学还要办得好。”[1]48-49中国革命曲折的发展历程,使王尚德充分地认识到:“革命没有人才不行,长期的斗争实践证明: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革命的干部和革命的人才。……我在要家乡创办一所完全的农业职业学校,把她创造、发展成为一所新型的,以培养革命人才为目标的完全中学。……这个学校一定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上面。”[2]180-181“赤职”的教师大多是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很高。“自一九二四年以后,赤水职业学校的教员多为中共党团员和进步人士。到过赤水职业学校工作的中共早期党员不少,据我所知,其中有武止戈、王复生、王懋廷、吴化之、耿炳光、方干才(方仲如)、张兆丰(国民三军团长)、潘自力、张秉仁、高克林等。”[3]9

1936秋,被王尚德执着艰苦办学精神所感动,在上海力达学院任教务长的赵葆华来“赤职”任教。“解放后在陕西师大任函授部主任的梁益堂先生教语文;中共党员李凌云教常识;西安师范高材生何一影先生教地理。”“王尚德虽为校长,也亲自任课。这么多的好老师,他们是德才兼备,使学生终生受益,没齿难忘。”[2]183-184后来,中共陕西省委又先后派郭严夫(郭绍义)、刘庚、沈志民(宋仁远)、黑先生(赵希愚)等为陕东特派员来校任教。

二、陕东地区党、团组织的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

1922年8月,王尚德与张浩如、刘建侯在创办赤水职校的同时,建立了陕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冬,王复生带领进步学生潘自力、吉国桢、关中哲、杨慰祖、杜松寿等来到“赤职”,与王尚德专门研究酝酿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之类的组织,结果先后成立了跨县、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社(赤社)和青年励志社。赤职和咸林中学有不少学生参加了励志社。

1924年夏,“团员已发展到二十多名,正式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SY)赤水支部。王尚德任书记,刘建侯任组织,张浩如任宣传。不久,团的赤水支部又扩大为赤水特别支部,直属于上海团中央领导”[1]50。“在他的关心和培养下,赤水职校一些有希望的学生张宗逊、程养谦、武维化、何思平、姚明学、姚俊明、何思杰、薛应麟、郭士斌、王允端都加入了团组织”[2]42。1924到 1925年,王尚德“为了广泛传播马列主义和扩大团的组织,他在关中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经耿炳光介绍,他与在华县咸林中学任教的北京大学学生王复生、王懋廷密切联系”[1]50。在王尚德的努力和影响下,赤水职校的团组织不断扩大,向东一直发展到华县,向西发展到西安、三原等地,成为陕西团组织的发祥地和发展的核心。[2]42

1925年2月初,“王尚德邀请西安地区团组织的负责人张秉仁和三原、华县等地进步青年组织的负责人姚志哲、李维屏等在赤职聚会,交流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研究发展壮大组织的问题”[1]51。张宗逊回忆道:“一九二五年春,王尚德根据党的指示,在赤水职业学校指导青年团成立‘三民主义研究会’,公开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着又发起成立‘陕东国民会议促进会’,发表宣言、印发传单,给北京各报馆(主要是《晨报》)发出快邮快电,拥护孙中山先生北上,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召开‘善后会议’的活动。”[3]71925 年秋,共青团中央、中共豫陕区委派吴化之来陕整顿团组织并筹建党组织。化之来陕后几次到赤水指导工作。[1]511925年12月,成立了赤水党的特别支部,王尚德任党的特支书记,张宗适接任团特支书记。1925年末,陕东的革命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党的领导核心已经形成。为了发展国民革命运动的大好形势,在王尚德、方仲如、张宗适、陈述善、郑云章等共同努力下,1926年元旦,“陕东国民议会促成会议,又一次在赤水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临潼、澄县、富平、渭南、华县等六十个团体,代表二百余人。会议对发展各地国民会议促成会议、宣传民众、组织民众、发展国民党的工作、发展农民运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作出了一系列的决议”。[1]14-15

1937年8月15日,接收“姚碧池、肖金、左福太、樊保书四名进步学生入党,建立起赤农党的支部”[1]24,学生有了自己的党支部。与此同时,单得敏宣布成立了赤水农业职业学校党支部,张克敏任书记,其余人为支部委员。1938年6月,建立起了中共赤水特别区委。“到1938年秋,近一年的时间,张克敏这个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185

三、马列主义革命理论的教育和传播中心

1.教材及宣传材料、课外读物

王尚德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及课外读书活动的重要内容。“他在国文课教学中,选用《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资本主义浅说》《阶级斗争》(恽代英译)、《今》(李大钊著)、《秀才造反》(恽代英著)等作为教材讲授,他还把当时出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新青年》《向导》《中国青年》《湘江评论》《武汉中学月刊》《共进》《平民之友》《上海国民日报》《觉悟》等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4]2

1937年后,王尚德把语文课大部分变成了政治课,讲《新华日报》的社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辩证唯物论》等;他让党的特派员沈志民(宋仁远)讲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程》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学校图书馆有很多革命的报刊读物,有《解放》《群众》《新华日报》《救国时报》《西北》(属中共陕西省委的刊物)、《老百姓报》(由李敷仁办),以及毛主席的一些论著。特别是《论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程》《什么是列宁主义》《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等书,深受学生欢迎。课外还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和墙报。

2.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宣传教育活动

“王尚德和张浩如对我们这个班下了很大功夫,他们向学生灌输了不少革命知识。王尚德给我们讲解什么是阶级斗争,讲解社会进化史、近代史,还定期报告时事;张浩如给我们选讲了《共产党宣言》和《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等党团机关刊物的重要文章,都很受学生欢迎,给学生们的思想影响很大。他们两人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师。”[3]4

如组织学生办墙报,定期开读书会、讲演会、辩论会,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讨。“赤水青年团特别支部成立以后,政治活动开展更为活跃。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如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五马克思诞辰、五九国耻纪念日等,都举行形式不同、规模不等的纪念活动,利用这些机会来教育和发动群众。”[3]6再如1925年,在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后,他就鼓励学生用所学理论观点去分析当地阶级斗争的现实,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和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王尚德领导下的“赤职”,不仅对自己的本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宣传,而且还组织自己的学生到渭南的其他学校进行革命理论宣传。张宗逊回忆道:“在学生工作方面,充分发挥各学校学生自治会的作用,如由赤水职业学校学生自治会发起、在渭南高等小学组织讲演会等活动,起到了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3]6

四、陕东农民运动组织策划中心

1.创建陕西最早的农民协会

1925年10月,“王尚德派张宗适(赤职教师,团赤水特支书记)、雷志显在渭南县东张村创建农民协会,11月22日,成立了陕西地区最早的农民协会——东张村乡农民协会。接着,在王尚德的领导下,赤水附近的淹头村、青正堡等四个村庄也相继建立农协会”[1]13。1927年,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陕西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王尚德校长按照党的指示,在家乡进行党的地下斗争,以从事教育的公开身份积极协助中共渭南县委书记肖明和华县县委书记王希南等同志秘密在赤水、高塘一带发动农民,恢复农民协会。[5]17

2.对农民进行对识字教育、革命思想教育和宣传

从1924年下半年起,王尚德在赤职建立进步青年团体,于1925年成立了平民教育服务团,在赤水镇附近农村创办平民夜校,着手对农民进行思想上的政治教育运动。正是因为“王尚德和赤水团支部的努力,在赤水周围十华里内的农村办起了平民夜校十四处”[1]12,由赤职学生充当“小先生”,一边教授农民学习文化,一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革命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使农民认识到自己穷苦的社会根源,懂得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成为改造不合理社会现实的物质力量,才能求得自身翻身解放的道理。[1]12而这种针对平民教育的夜校教育活动一直不断地延续下来,从而既使赤职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极大的提高,又使渭南地区成了大革命时期陕西农村农民运动的高涨地区之一,为后来的渭华起义等重大革命活动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积极带领赤职师生开展农民运动

1923年冬,渭南各地农民抗捐抗税群情激昂,准备进行大规模的“交农”活动。“王尚德就暗暗发动职校学生和老师支持‘交农’活动”[3]5,抗捐抗税的农民在群情激奋中,打死当地有名的劣绅田德全,取得了减免非法摊派的巨大胜利。这一运动的胜利,使“赤职”的教师和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团结的巨大力量,以及组织农民运动的重要性。1925年春,在陕西国民军驱逐河南军阀刘镇华的斗争中,王尚德同高塘团组织的负责人陈述善一起,发动渭南、华县一带的农民,组建民团、红枪会等农民武装,并建立陕东驱刘指挥部。[1]12

1927年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在全国各地以“清党”的名义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到处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王尚德领导赤职师生在渭南进行着地下斗争。在渭南、华县一带发动农民,恢复农民协会,积极发展党团组织,赤职进步教员梁德林(党员)领导赤职团员以及进步学生、配合农协会员以“反对军阀”、“铲除土豪劣绅”、“抗捐抗税抗租”等口号,组织进步力量为党领导的渭华起义推波助澜。

1928年2月8日,赤职团员以及进步学生在梁德林领导下,计划先除掉樊家村土豪郭章保,但未逮住人。后又赶往赤水,希望除掉民团团长姚俊贤,并火烧其大门,姚翻后墙逃跑。又用棍棒打死新庄村劣绅王恩俊。“赤职”广大师生在渭华起义过程中接受血的洗礼。渭华起义爆发后,他们积极发动群众参加农民暴动,5月他们先后参加了华县三涨村、程高村农民捉拿土豪刘孔华、劣绅王佐的行动。7月9日,由于劣绅王恩俊之子王书堂告密,程养谦等多人被捕。“7月10日,在渭南县城西关外的沋河滩,程养谦、王德成、程狼娃、王心有、王羊娃五人一起被敌集成小学人杀害了。”[6]111

4.号召、组织农民积极进行各种支援抗战前线的群众活动

1937到1940年期间,抗日救亡工作已成为“赤农”集成小学活动的重心。先后建立起附近各地的农民协会,创建夜校,成立剧团,不断向农民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凶残,国土沦陷,中国人民备受敌人的欺凌和侮辱等,借以激起民愤,同仇敌忾,增强了人民群众反帝抗日的信心。[5]30如组织抗日宣传队,大唱抗日革命歌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华的野心,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鼓舞人们的抗日爱国热情;大办农民夜校,由“赤职”教师张保华担任农会讲师,讲解抗日革命的真理。把“赤职”的党团员和集成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分配到附近农民夜校中任教,讲抗日战争的战况和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中华、强占我国土,屠杀我同胞的残酷现实,以引导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们反帝反封建,争取自由、民主和平的斗志和决心。成立剧团、演街头剧秦腔、话剧、活报剧等。并且赤职学生利用宣传队的各种活动,为前方抗日将士募捐了大量物资,分期分批送往前线。

五、“赤职”:一所农业职业学校

1.创办赤水职业农业学校的目的

作为农民之子,王尚德深知中国传统农民落后的农业生产观念、耕种管理方式及经营模式。因此他要办一所农业职业学校,目的就是为本地培养具有现代农业耕种观念、生产经营模式及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人才,以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以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民增产增收,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又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用他的话讲就是建立“赤水职业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劳苦大众”[1]9。

2.在学校创办中,招聘专业教师,组织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

在创办之初,由于专业技术教师比较少,所以主要课程是基础学科的文化知识。主要教员有王尚德、张浩如、王承基、田涵荣、李德安、张芳建、雷温东、郭志孝、梁德林、梁益堂、张宗适,后来有樊仲藩、王志厚、王雪亭等人,再后还有裴延寿。[5]12

后又有一批新教师前来任教,如李宽福、刘建候、姚守愚、刘克剑、李西安、李金峰、赵保华、筱明季等十四人。建立了校董会,王尚德任董事兼校长。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24年,张宗适从武汉学成归来回校任教。1936年,从上海力达学院回来任教导主任的赵葆华,同时兼任土壤学教师;高级园艺师狄玉麟(1938年到1950年任教,并长期担任教导主任、校长)教生物。[2]183-184

为了给“赤职”培养坚强的领导骨干,王尚德校长与王杰商定,由渭南县委指派李高见(李仲实)、田均瑞、史德有、东克信四位共产党员,报考河南省汝南园艺学校。1943年夏,这四人完成学业后回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学校相关领导。

40年代“赤职”的教员有狄玉麟、郭昇三、王清源、东克信、史德有、张德、陈朴斋、贺星源、吕勤铭、郭树德、张恒昌(字茂斋)、王向群(后叛变,曾出卖组织和领导、同志,解放后判刑)、宋蔚青、赵金壁、高云峰、安志敬等。[5]35

3.学制

“私立赤水职业学校(简称赤职),系三年制高等小学。”[1]109“1944 年秋,赤农附设了初中班和五年制农业中专班。1945年夏,开始招收高农班学生。”[1]38“1945 年以前初农共三个班(三年制单班),1945年以后,有了高农和初中班全校共9个班。”[5]34

4.开设课程分为两类

(1)普通文化课程有:国语、数学(几何、代数)、英语、历史、地理、生物(动物和植物)、物理、化学等。(2)农业专业课程有:园艺(分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土壤学、肥料学、病虫害学、农作物、农村副业(主要有遗传学、农产制造学、栽培学、水力学、测量学、学养鸡和养蜂)、实习课等。[5]35

5.农业理论教学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

赤职农校,不仅注重农业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且也把农业生产实践当作重要内容来抓。让学生在学校农场的试验田进行农业生产实践。“实行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在校舍西侧开辟了面积约二十余亩的农场,作各种农林科技实验。”[1]23如在修建学校校园中,让五二级学生设计修建校内花园,这一方形的花坛修好后命名为“五二”花园,这就使学生把自己所学的园艺知识转化为了实践能力。

如王尚德等学校领导、教师带领学生及当地群众修赤水河边的河堤,育苗造林,建造河边的树林带,在蔡郭河滩开拓垦植区。这样既防止了赤水河洪水泛滥,又保护了农田。王尚德发动“赤职”师生和学校周边群众,兴修水利、修建水渠。1939年由赤水河上游修筑引水坝,引赤水河水入慈惠渠,使学校周围的旱田变水田,提高了粮食产量。[3]153这样既把课堂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锻炼了学生对水利工程的勘探、设计和测绘及具体施工的能力,还服务当地农民农业生产、农田灌溉以提高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6.创办农业企业,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为了服务于当地群众的农业生产,在赤水镇办起了“棉花运销合作社”,把当地产的棉花直发上海,这既为群众解决了卖棉花难的问题,又能赚些办学经费。为了筹措办学经费,王尚德说服父亲出资为学校从武汉买来机器,办了一个小工厂,生产布匹、毛巾,进行印染等。学校还购置了一些生产工具和原料,王先生组织师生织袜子,做粉笔、牙粉、肥皂等,通过这些生产活动,不但筹措了一些经费,还培养了师生的劳动观念。[1]49

1939年,在蔡郭堡旁建立农丰面粉厂(利用赤水河水为动力)。厂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全校师生磨面问题,而且给附近农民进行粮食加工,方便群众,以利于发展农业生产。[1]153在渭南办了“秦峰木厂”,在赤水镇办起了信用合作社。还办有学校企业如牙粉厂、皮裘厂等。这些校办企业,既为解决学校弥补了经费不足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生产经营的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全面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赤水农业职业学校的革命性质和影响,从国民党对赤农的长期特务监视、逮捕杀害进步师生和多次查封等事实来看,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1928年春,宣化事件之后,宋哲元查封赤水职业学校。1928年渭华起义失败后,赤农再次被查封。1941年,王尚德被捕后,敌人在外宣扬“赤水农校是奸党(指共产党)活动的策源地”[2]258。1941年 5 月王尚德、赵葆华及党员学生刘德兴、贾增东和非党学生康均周等五人被捕。[1]331942至1943年,国民党中央教育部曾两次通知陕西省教育厅查封赤农。[1]1571945年王尚德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又谣言四起:“赤水农校是共产党的大本营”、“赤水农校是共产党秦岭军区招待站”、“农校利用暑期训练革命干部”等等。[1]69

赤水职业农校为马列主义革命思想在陕东的教育和传播,为中共党团组织在陕东的创建、领导和联络,为对当地广大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宣传和组织策划,为培养服务当地农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1]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渭南地委党史研究室.王尚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2]谭昭文.王尚德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张宗逊.张宗逊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4]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渭南历史人物传:第一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5]赤水职业学校,赤水职业学校校志[Z].内部油印资料.

[6]马宝庆,许发宏.渭华起义英烈谱[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An Agricultural and a Revolutionary Vocational School——Chishu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School

WANG Zhan-niu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Chishu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School,founded by the member of CPC Wang Shangde,is both an agricultural and a revolutionary vocational school which serv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School is the birthplace and command center for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created by CPC and CYL organizations in the East of Shaanxi Province.As the educational and communicational center of Marxism-Leninism theories,the school has been taking o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literacy and culture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revolutionary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local peasants,thus becoming the organizing and planning center for peasant movements.In addition,it is also the base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ith modern concep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farming methods and management model.Being the first of its kind to offer both agricultural and revolutionary education,this school has a significant role and position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Wang Shangde;revolution;agricultural;vocational school

D231

A

1009—5128(2012)07—0011—05

2012—05—05

渭南师范学院秦东历史文化中心科研项目(QDYB1109);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

王战牛(1961—),男,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 贺 晴】

猜你喜欢

赤水渭南革命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三国渭南之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赤水情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