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后置关联标记“的话”的篇章分布与关联特征

2012-03-2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复句用例现代汉语

付 琨

(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51)

试论后置关联标记“的话”的篇章分布与关联特征

付 琨

(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51)

“的话”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典型的后置话语标记语,不仅可以无标记地出现在所有的假设条件复句中标记假设条件的或然性,还可以出现在虚拟性让步、或然性充分条件、或然性必要条件和推论因果等复句小类中,将其中隐涵的或然性语义关系显现出来。

“的话”;后置关联标记;篇章分布;复句

现代汉语中,“的话”作为后置话语标记,有以下两种存在形式:

(1)假如情况确是那样的话,人们所作的理论分析就失去了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程稳平等《21世纪的牛顿力学》)①本文所用语料,均来自百度网(www.baidu.com)搜索。

(2)一般的请安的话,嗯,膝盖不着地……(北京话口语)

例(1)中的“的话”出现在假设复句的先行句②为讨论方便,下文用P表示复句的先行句,用Q表示复句的后续句。句尾,在句法层面可以省略而不影响句子的句法和语义完整性,是一个表或然性假设条件的后置关联标记。[1]25-33

例(2)中的“的话”位于话题句尾,在句法和语义层面也可以省略,是一个后置的话题标记。[2]107-109

本文主要考察作为关联标记的“的话”的篇章分布与关联功能。通过穷尽性地考察这类“的话”所出现的各种复句类型及与其共现的前置复句关联标记,我们发现“的话”并不像很多教材中所说的那样,仅仅出现于假设复句中,而是还可以出现于让步、条件和因果复句中,增加其或然性语义关联。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一、“的话”在假设复句中的关联功能

1.假设关系复句包括推测性假设复句和反证性假设复句,是“的话”出现频率最高的复句类别之一。[3]288

现代汉语联结推测假设分句P的前置关联标记中,除了文言色彩较重的“诚”、“果”和“设或”等,其余的都可以和“的话”搭配。包括:“果然、果真、假如、假若、假使、假设、如、如果、如果说、如其、与其、或许、如若、若、若不、若不是、若非、若是、若说、设若、设使、倘、倘若、倘或、倘使、万一、要、要是、要不是”等等[4]95,例如:

(3)先生,这是我的东西,不是出卖的,倘使你欢喜的话,可以奉送给你。(方平译《十日谈》)

(4)明年我要拿块牌的话,至少得举62.5公斤。(《人民日报》)

在20世纪初“的话”刚产生的时候,主要和当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前置假设关联标记“若”相搭配。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则主要同现代汉语中使用率最高的前置假设关联标记“如果、如果说、要是”等搭配,例如:

(5)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的话,现在这个力量还小。(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6)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冯国超《中华上下五千年》)

而带有文言或书面色彩的“如、如其、与其、或许、如若、若非、若说、设若、倘、倘或、设使”等在现代汉语中和“的话”搭配使用的频率则比较低。例如:

(7)小媳妇渐渐想开来,想他们的地方如其容易找到的话,八月里一定要去看看她……(叶圣陶《晨》)

(8)我的立场与人不同,我活在世间的意义也与人迥异,所以设使要择偶的话,我的条件也不会跟人家一样……(司马翎《龙马江湖》)

另外,具有关联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果然、果真”和“的话”的搭配往往是以“果然如此的话”、“果真如此的话”的短语形式出现。例如:

(9)有人说中国是因为人口太多,果真如此的话,中国至少还将受穷一百年。(茅于轼《何必较这个真》)

2.现代汉语反证假设关系的标记主要有“否则、要不、不然、要不然”四个,这四个反证假设标记总是出现在P和Q之间,虽然是词,但句法功能却相当于一个分句:表示对先行句P的否定性假设,即“如果非P”,而随后的Q则是“如果非P”的结果。反证假设复句中的四个标记词都可以和“的话”搭配,而且一般是直接连用。例如:

(10)在股市里,以丙种融资作股票的投资人,必须艺高胆大,否则的话,一个反转,便容易断头。(张晓君《股市宝典》)

(11)我临死前再干一件好事,要不的话,我死了也闭不上眼,走吧!(曲波《林海雪原》)

3.从以上“的话”和前置假设关联标记的搭配情况可以看出,因为假设复句本身就蕴涵有或然性,而“的话”固有的关联对象就是或然性条件和结果,所以“的话”几乎可以无标记地(unmarkedness)出现在所有的假设条件复句中。[5]25-37“的话”在其中的关联功能,主要表现为凸显假设条件的或然性。[6]17-26

二、“的话”在让步复句中的关联功能

1.让步复句和假设复句的情况不同:在假设复句中,或然性是分句间固有的语义属性,而在让步复句中,让步性和转折性是分句间固有的语义属性而或然性不是。所以,只有当让步复句的分句间具有或然性语义关联时,“的话”才可以出现于其中,否则不可以。试比较:

(12)他往往故意低着头放慢脚步走,待与他的距离接近了,才突然抬起头,为的是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她那张清丽的脸。尽管如此,他也从未能引起过她的注意。(转引自徐阳春2002)

(13)朋友在机床厂政工股当干事,正处在可能提拔亦可能不提拔的微妙境地,便欲请豆儿向社会披露一下,立上一功以变微妙为显然。即令不存在朋友的前程问题,这档闲事也是值得一管的。(转引自徐阳春 2002)[7]16-62

例(12)中,P“如此”和Q“他也从未能引起过她的注意”之间是据实性陈述,没有或然性语义关联,所以,P的后面不可以添加“的话”。例(13)中,从前文“朋友……正处在可能提拔亦可能不提拔的微妙境地”可以看出,P“不存在朋友的前程问题”是说话者假设出来的或然性的情况,实际情况是P,即“存在朋友的前程问题”,所以,P的后面可以添加“的话”将句中隐涵的或然性假设关系凸显。请看:

(12')*他往往故意低着头放慢脚步走,待与他的距离接近了,才突然抬起头,为的是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她那张清丽的脸。尽管如此的话,他也从未能引起过她的注意。

(13')朋友在机床厂政工股当干事,正处在可能提拔亦可能不提拔的微妙境地,便欲请豆儿向社会披露一下,立上一功以变微妙为显然。即令不存在朋友的前程问题的话,这档闲事也是值得一管的。

2.如果从复句所述情况和现实的关系来看,让步复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据实性让步,常见的前置标记有“别管、甭管、别看、别说、甭说、诚然、固然、固、尽管、虽然、虽、虽然说、虽说、虽说是、虽则”等。另一种是虚拟性让步,也可称为假设性让步,常见的前置标记有“即使、即或、即便、即令、就是、就算、就算是、哪怕、纵令、纵然;便(…便…也)、尽管、即、就、就令、纵、纵或、纵使、再”等。[4]106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的话”只能出现在分句间具有或然性语义关联的虚拟性让步复句中。

通过检索我们发现,在现代汉语前置虚拟性让步关联标记中,可以和“的话”搭配的有“即使、即或、即便、即令、就是、就算、就算是、哪怕、纵令、纵然”等。例如:

(14)所以,婴儿期缺乏照料,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害处,即使后来的条件有所好转的话,弥补也是不容易的。(方富熹《儿童的心理世界》)

(15)至于是否又有人给我再起什么浑号,我不得而知,就是有的话,我也会一笑置之。(季羡林《回忆汤用彤先生》)

其中,只有“即使、即便、就是、就算(是)”和“的话”搭配的用例比较多,“即或、即令、哪怕、纵令、纵然”等带有文言色彩的前置标记和“的话”搭配的用例非常少,都只有一到两例。请看:

(16)卫氏开始于露天布道,由于多数牧师反对他在教堂中讲道,即或许可的话,也无法容纳成千成万的听众。(佚名《基督教历史人物小传》)

(17)你哪怕再穷的话,我也曾经是你们的仆人。(李希凡等《大观园里的丫鬟们》)

同样属于前置虚拟性让步标记的“便(…便…也)、即、就、就令、纵、纵或、纵使、再”等从语义和标记功能上推断应该也可以和“的话”搭配,只不过这几个词或者是单音节的,或者是文言色彩较重的,本身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就很低,所以未检索到实际的搭配用例。

3.值得注意的是,前置虚拟性让步标记也可以标记据实性让步,这时,P不具有或然性而是已然的、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P的后面就不能再添加“的话”了。例如:

(18)赫尔岑断言,欲以任何抽象观念解释人类行事、一切欲使人类促进任何抽象观念的企图,尽管该观念如何空前高贵,如公道、进步、民族性,而且,纵令由纯洁无瑕的利他主义者如马志尼、路易·布朗或穆勒之流提倡,最后往往必将导致屠杀牺牲与活人献祭。(李公明《为什么我们会同受煎熬》)

(19)他淡淡地陈述。但是即使语调很淡,却能感受出其中蕴涵了不满的意味,好像我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一样。(转引自徐阳春2002)

这两例中的P都是据实性让步,后面都不可以添加“的话”。所以,我们可以用是否可以在让步分句后添加“的话”来判断一个让步复句是虚拟性的还是据实性的。

三、“的话”在条件复句中的关联功能

1.从条件复句中条件句和结果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看,条件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和无条件关系。其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关系中条件句P和结果句Q的关联既可以是一般性的,也可以是或然性的。当P、Q之间具有或然性语义关联时,“的话”可以出现在P的后面;而当P、Q之间没有或然性语义关联时,“的话”就不能出现。试比较:

(20)好吧,我马上研究你的材料,好么?只要你符合报名条件,我就通知他们发给你准考证。(张承志《北方的河》)

(21)在国内,北方的春天总让苒青觉得心境象天空一样明朗。她曾对朋友说,只要闻到白杨树的芬芳,他就觉得世界是她的……(转引自徐阳春2002)

例(20)(21)都是充分条件关系复句。例(20)中,P“你符合报名条件”和Q“通知他们发给你准考证”之间具有或然性语义条件关联,所以P“你符合报名条件”的后面可以加上“的话”。例(21)中,P“闻到白杨树的芬芳”和Q“觉得世界是她的”之间是一般性的陈述,不具有或然性,所以P的后面不能加“的话”。

在我们检索到的语料中,前置充分条件标记只有“只要、但凡、一经、一旦、越”等见到和“的话”搭配的用例。各举一例来看:

(22)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开始不错的话,往后就会很顺利。(佚名《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23)这如何送我想讲两条,第一条,但凡有可能的话,礼品我们需要亲自赠送……(金正昆《金正昆谈礼仪之七礼品礼仪》)

(24)你可知道这阵法一经发动的话,会有多少无辜的人送命。(忘我《幻世道》)

(25)我们说中美关系停滞不好,倒退更不好,但是一旦发生某种事情迫使我们的关系倒退的话,我们也只能正视现实。(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26)读孔子的书,越读的话,越觉得他是个非常刻薄的人……(刘震云《心事》)

这几例中的充分条件P都具有或然性。

前置必要条件标记只有“除非”见到和“的话”搭配的用例,请看:

(27)你太顽强了!除非你自己乐意的话,否则我不要你离开威特拉太太。别为了我离开她。(主万等译《天才》)

例中的充分条件P也是具有或然性的。

在以上六个可以和“的话”搭配的前置条件关联标记中,除了“只要”,其他几个词和“的话”搭配的用例都比较少。

2.前置无条件关联标记都不可以同“的话”搭配,这是因为无条件的语义构成是不管包含多少个可能选项,其中任何一个可能选项都与结果分句Q存在充分条件关系,也就是只要任何一个P是真的,Q就是真的,因此这类条件复句在事实上不可能具有或然性。例如:

(28)在培养领导人物的大学中,不问出身和财产情况如何,只要有能力,贫寒人家的子弟也可以入学。(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

如例(28)中有两个条件分句和一个结果分句,在“不问出身和财产情况如何,贫寒人家的子弟也可以入学”这一条件关系中,“出身和财产情况”好的人也可以入学,“出身和财产情况”不好的人也可以入学,P“出身和财产情况如何”涵盖了使Q成为现实的所有可能条件,P、Q之间不存在或然性语义关联,所以P的后面不能加“的话”;而在“只要有能力,贫寒人家的子弟也可以入学”这一条件关系中,“只要有能力”是“贫寒人家的子弟也可以入学”的或然性的条件,所以P的后面可以加上“的话”。所以例(28)可以变为:

(28')在培养领导人物的大学中,不问出身和财产情况如何,只要有能力的话,贫寒人家的子弟也可以入学。

四、“的话”在因果复句中的关联功能

1.从因果复句中原因句和结果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看,因果复句可以分为说明性因果和推论性因果两个小类。在说明性因果复句中,原因句和结果句之间的语义关联是据实性的,所以其中不能出现“的话”。例如:

(29)因为分析题的问题一般比较短,可以先看问题,这样在阅读时就能有较强的针对性……(佚名《MBA考试分析题该怎样回答》)

2.在推论性因果复句中,实际上存在两个推论过程:由“既、既然”等前置先行关联标记所标记的P是对于前文的推论,其后的后续句Q又是对于P的推论。例如:

(30)“如果你没有进来,我怎么会为了解释而丢了面棍呢?我原本可以很安安稳稳地做完的,但全是因为你,棍子才会满天飞!”她把过错轻而易举的全推到他身上。“哦?”他逼近她。“我的错?我能请问为什么我一进来你就那么紧张地把面棍给丢了呢?既然你硬要我承担这个罪名的话,我想我有权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于晴《红苹果之恋》)

(31)“但是,侯爵大人,那是我方的输送舰队呀!为何要攻击呢?”“既然是我方的话为何要挡住我的去路,想阻碍我转进吗?别管那么多,立刻给我打!听到没有,我说给我打!”(蔡美娟《银河英雄传说》)

在这类连续推论复句中,不管P作为后续推断句和话题句相对于前文是假设性的还是据实性的,只要P和随后的Q之间的推论具有或然性,“的话”就可以出现在P后。如例(30)中,P“你硬要我承担这个罪名”是“他”从前文“她”的话语中推断出来的假设性推断,而“他”在这一假设性推论的基础上,又做出如果这个假设性条件成立,那么“我想我有权知道这个答案”的进一步推断,“你硬要我承担这个罪名”和“我想我有权知道这个答案”之间具有或然性条件和结论的语义关系,所以可以被“的话”标记。例(31)中,P“是我方”是“侯爵大人”从前文别人的话语中推断出来的据实性推断,同时也是说话人展开进一步推断的基础,在“既然是我方”和“为何要挡住我的去路,想阻碍我转进吗?”之间,说话人实际想表达的是“如果是我方的输送舰队,就不应该挡住我的去路……”这一或然性条件和结果的关系,所以“既然是我方”也可以被“的话”标记。

3.在之前谈到的假设、让步和条件复句中,“的话”所标记的或然性的条件都是显性的。而在推论因果复句中,“的话”所标记的条件性往往是隐涵的。看以下例句:

(32)如果你们愿意的话,那由我来带路好了。以前我身为卡拉时曾经去过这两个神殿,既然沙漠之战的根源在于卡拉的话,那我也应该负有一些责任。(姚锦镕《魔戒2》)

比较例中两个被“的话”所标记的P可以发现,“如果你们愿意的话,那由我来带路好了”带有明显的或然性和假设性,而“既然沙漠之战的根源在于卡拉的话,那我也应该负有一些责任”的或然性相对来说要隐蔽得多。可以说,正是由于“的话”的使用,在推论因果复句中所隐涵的说话人的或然性推断才得以被听话人所感知。

可以标记推论性因果关系的两个前置先行关联标记“既、既然”中,只有“既然”检索到和“的话”搭配的用例。在关联推论因果关系时,“既”和“既然”功能相同,所以从语义和功能上推断,“既”也可以和“的话”搭配,只不过因为推断标记和“的话”搭配的用例本就极少,再加上“既”带有文言色彩,所以我们在现有的语料中未检索到相关用例。

五、结语

通过穷尽性地检索后置关联标记“的话”所出现的复句类型,可以证明“的话”不仅可以无标记地出现在所有的假设条件复句中凸显假设条件的或然性,还可以出现在虚拟性让步、或然性充分条件、或然性必要条件和推论因果等复句小类中,将其中隐涵的或然性语义关系显现出来。

[1]付琨.现代汉语后置关联标记的篇章功能及其修辞动因[J].修辞学习,2009,(2):25-33.

[2]袁毓林.汉语话题的语法地位和语法化程度[C]//徐烈炯,刘丹青.话题与焦点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姚双全.复句关系标记的搭配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6]朱岩.关联助词的性质和形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徐阳春.现代汉语复句句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The Textual Distribution and the Semantic Relatedness of Dehua

FU Ku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1,China)

Dehua(的话)is a typical postponed connective marker in Modern Chinese.It can mark the probability semantic relation not only in all kinds of hypothetical conditional complex sentences but also in subjunctive concessive sentences,sufficient conditional sentences,necessary conditional sentences and causal sentences.

Dehua(的话);postponed connective marker;textual distribution;complex sentences

H043

A

1009—5128(2012)07—0117—05

2012—04—13

东华大学2010年度校基金资助项目(218-10-0044010)

付琨(1979—),女,江苏徐州人,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法理论与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朱正平】

猜你喜欢

复句用例现代汉语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