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遂自荐的教育意义

2012-03-2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毛遂自荐毛遂平原君

俞 扬

(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党校,浙江宁波315211)

论毛遂自荐的教育意义

俞 扬

(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党校,浙江宁波315211)

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列传》所记载的毛遂自荐的故事,至今仍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自荐要把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自荐要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自荐要做好充分准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自荐要讲究方法,不能意气用事;要营造自荐的社会环境,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史记》;毛遂自荐;教育意义

毛遂自荐的故事,始见于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这是流传千载,家喻户晓的故事。古往今来,这个故事一直激励着那些奋发有为的仁人志士,即便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毛遂自荐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当时秦国派白起做大将,攻打赵国,在长平大败赵军,又进军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危在旦夕,遂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平原君准备组织一个代表团,“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而且“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1]2366,可是挑选的结果,只“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1]2366。在这种情况下,门客毛遂认为机会来了,于是挺身而出,主动向平原君推荐自己,可平原君却认为“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1]2366,拒绝了毛遂的请求。毛遂听了平原君的话后,全不在意,并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终于以“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终于打动了平原君,“与毛遂偕”[1]2366。特殊的历史背景,为毛遂提供了一个脱颖而出的机遇,也正因为毛遂抓住了这一特殊的机遇,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世功名。对毛遂自荐故事本身的分析已经很多,笔者准备从自荐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一、自荐要有机会

历史上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常常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没有机会,没有平台,英雄自然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人们比较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怀才不遇者投入很多的同情眼泪,但却往往忽视另一方面的问题,这就是真正机会来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抓住机会,一展才华,建立功名?可以说,大部分人都缺乏这种意识,缺乏这种敏感。赵国这次国难当头,“匹夫”自然人人有责。可是在平原君的三千门客中,绝大部分人只是被动地接受平原君的挑选,在明知还缺一人的情况下,除了毛遂外,其他人都没有主动站出来要求给自己一个机会,只有毛遂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无论成功与否,都要试一试。毛遂深知努力或许不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成功;他本来就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如果不成功,对他毫无影响,但如果一举成名,其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他果断出击,牢牢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从人才积压的平原君门客中脱颖而出。自毛遂之后,历史上因自荐而成名者大有人在。毛遂自荐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二、自荐要有勇气

自荐不是一种蛮干的行为,而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举动。敢于自荐者,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充满自信,另一方面还要有敢于面对困难、承担责任的勇气。而自荐的勇气,并非人人都有。我们传统的美德是讲究“谦让”,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没有自荐的习惯,就是受这种教育的限制,而自荐是一种毫不“谦让”的行为,不是非同寻常的人不敢冒此风险。平原君门下有食客三千,可谓人才济济,能人辈出,虽然能文能武者不足二十个,但是比毛遂优秀者,一定大有人在。所以在这次说楚救赵事件中,自应由他们去出谋划策,而且似乎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才有可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站出来,是理所当然的;不站出来,反而是不正常的。可对毛遂而言,这却是另外一种情况。毛遂只是平原君门下的一个下等食客,三年来不显山不露水,“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他不站出来,似乎在情理之中;站出来,反而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但是,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应该站出来的人都很“谦让”,没有及时站出来;而本不需要站出来的毛遂,偏偏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其勇气非常人所有,十分令人敬佩。如果毛遂没有勇气去自我推荐,那么别人可能永远都不会认识他,更不知道他的才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有一个不良的习惯,就是“枪打出头鸟”,就是做“出头鸟”的风险比做一般的“鸟”要大的多,一旦遭遇失败,必将万劫不复,永远无法翻身。因此,自荐既是对传统美德的挑战,也是对不良习惯的挑战,尤其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自荐更是要慎之又慎。毛遂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既敢于突破传统美德的局限,也敢于面对平原君的怀疑和十九个门客的嗤笑,敢作敢为,义无反顾。如果成功,既可以为国家排忧解难,也可以为自己扬名立万。但如果失败了,毛遂要承担的风险,可能比平原君及另外十九个门客的风险要大,或者说他可能会成为替罪羊而牺牲掉,聪明如毛遂,这些利弊他自然能够想到,或许他已经成竹在胸,不担心失败;或许他有着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的决心。总之,自荐既要克服个人胆怯的心理障碍,也要面对社会舆论方面的压力,没有强大的自信和勇气,是不可能做出自荐的举动的。我们现在很多人就缺乏这样的一种精神,在很多事情上不敢主动站出来,或者“你推我让”,把眼前的大好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没有勇气的人,即使机会唾手可得,即使成功就在眼前,他们只会站在原地,错过机会。再有才能的人,没有勇气,才能也难以得到施展;即使有伯乐发现了他这匹千里马,在做事过程中,他的怯懦和退缩也会严重阻碍才能的发挥。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在台上的无限风光,而忘记了自己其实也有机会,只是没有勇气迈出的第一步——敢于向他人推荐自己,证明自己。胆小和爱面子,是影响自荐的心理原因,只有克服了这些心理障碍,自荐的勇气就有了,离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三、自荐要有准备

人生的机遇很多,要一一抓住是不可能的。什么机遇应该抓住,什么机遇可以放弃,这里有一个选择的问题。毛遂在平原君门下三年,不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但是在其他机会来临时,他都没有加以自荐,偏偏在与楚国联盟的事情上,他非常主动地要求参与,这是因为他觉得这次是关乎赵国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他自信可以解决的大事。小打小闹,即便成功,也成就不大,影响有限,如果解决了国家大事,就有可能“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其效果就完全不同了。但是,“三年不鸣”的人,想“一鸣惊人”,又谈何容易!毛遂在平原君门下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个人在一个单位三年,一直默默无闻,不要说得不到大家的欣赏,连认识领导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得到重用?在这样的境况下,一般的人很容易自暴自弃,很容易怨天尤人,丧失继续奋斗的信心。但是毛遂不是一般的人,他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在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虽然《史记》中并没有详细记载这些,可从毛遂自荐前后的言行中还是多少透露出了一些内容:

一是毛遂对平原君的言行举止很关心和了解。赵国欲与楚国结盟,平原君要从内部挑选二十个人出国谈判,这事虽不是绝密,但也不是谁想知道就知道的事。毛遂虽是个下层门客,但却在高层门客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之时,就出现在平原君面前自荐了。这说明毛遂不仅有很好的人脉关系,很畅通的消息来源渠道,而且说明他对首相府(即国家)发生的事情很关心,也很了解,平时做足了功课。可见毛遂身在下层,心却不甘寂寞。

二是毛遂向平原君自荐时,面对平原君对他能力的怀疑,毫不畏惧,放言高论,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脱颖而出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机会被放入袋子里,假如有机会被放进袋子里,“非特其末见而已”,口气强硬,底气十足,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又怎么敢如此狂妄自大呢?

三是毛遂对平原君身边的重要门客非常熟悉。平原君这次挑选的二十个人,条件是“有勇力文武备具者”,要求是很高的,否则也不会从三千门客中才挑了十九个,无法满足二十之数。这十九个人,既是文武双全的门客,也是平原君的亲信。平原君对他们是完全信任和放心的,认为他们足以成事。而毛遂虽然被平原君破格任用,但在平原君的心里,恐怕只是作为“备员”而已,并不指望毛遂能发挥多少大的作用。至于那十九个门客,眼高于顶,完全没有把毛遂放在眼里,觉得毛遂只不过沾他们的光出国玩一趟而已,根本不配与他们相提并论。毛遂当然也清楚他们的心理,所以他利用出国在路上的时间,逐个与他们交流、辩论,最后“十九人皆服”。如果毛遂平时对这些人的性格脾气、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等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他就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各个击破,达到人人皆服的效果。要知道这十九个人都是平原君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要让他们对毛遂心服口服,真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且这十九人不仅仅是心服那么简单,经过路上的“论议”,他们内心已经感到不如毛遂了,所以,当平原君与楚王的谈判迟迟没有结果时,十九个人共同推荐毛遂出场,力挽狂澜,而毛遂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四是毛遂对楚国的历史和现状非常熟悉。当“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之时,“毛遂按剑历阶而上”[1]2367,和楚王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首先,毛遂觉得先要在气势上压倒楚王,灭其威风,才好解决问题。于是他一方面以“王之命悬于遂手”威胁楚王,使他胆怯;另一方面又指斥楚王不应对平原君无礼,使他陷于理亏之中。其次,充分肯定楚国之强大,完全具备“霸王之资”,从而提高楚王抗秦的信心,也满足了楚王自大的心理。再次,历数楚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受辱于秦国的旧账,激发楚王对秦国的愤慨。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1]2367的见解。至此,楚王的心理防线完全崩溃,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与赵国结盟。毛遂的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从毛遂与楚王的论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毛遂对楚王既想结盟抗秦,又想把利益最大化的心理非常了解,对楚国历史上曾多次遭受秦国侵犯的情况也非常熟悉,对楚国目前的实力和对秦国的政策也非常清楚,所以他的言论针对性很强,效果也就非常明显。如果毛遂平时没有做足功夫,那么,他就不可能从容不迫、有理有据地说出这番话,从而完成平原君都一时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

五是毛遂的口才非常好。从毛遂说服平原君,说服十九位门客,说服楚王这一连串说辞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遂的口才是无以伦比的。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毛遂的口才也不是一天练成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锻炼。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毛遂在平原君门下的三年时间里,不是消极地等待机会的降临,而是积极地做好各种准备,除了学习知识,关心时事外,还很注意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观察能力、交际能力。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历史终于给了他机会,使他成就了功名。所以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没有准备的人,不要说没有机会,就是有机会也没有用。自荐是要有足够的底气的,这个底气就是平时的努力和准备。只要时刻准备着,不放弃,不气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会等来机会,发出金子应该发出的光芒。如果毛遂在这三年的时间里什么都不做,又怎么能够一鸣惊人、功成名就呢?

四、自荐要有方法

自荐的目的,自然是为获得对方的欣赏和重用,所以自荐的态度和方法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毛遂也为我们做出榜样。毛遂在向平原君自荐时,只说“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一方面表现得很谦虚,说自己只是充数而已,这种低姿态,给人一种接受的可能,另一方面表现了他的一种自信。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又怎能随平原君“合纵于楚”。前面已经说过,平原君这次肩负着国家非同一般的使命,他对随从的要求是很高,平庸之人,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更何谈跟随出国。如果毛遂真的只能做个“备员”而已,他的自荐又怎么会成功呢?平原君并不好糊弄,他也没有因为毛遂放低姿态就让毛遂入选,他以“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为依据,断定“先生无所有”,便断然决定“先生不能,先生留”。事情似乎到了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平原君说了句“夫贤士之处世也,譬如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的譬喻,毛遂立即抓住这句话,顺势而上,他认为之所以造成“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的原因,并非他一无所长,而是他三年来都被置于囊外,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毛遂的话说得很委婉,但又充满着自信,使平原君大有好感,于是决定破格录用。毛遂因此争取到了一个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毛遂自荐的过程告诉我们,自荐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应该注意到对方的需要和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感受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

毛遂争取到出国名额,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自荐成功还有很大的距离。第二步是与同行的十九个门客搞好关系。如果毛遂不能折服这十九个门客,那么,他即便随同出国了,也无法发挥核心作用,至多是个看客而已。毛遂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服十九个门客,消除他们对自己的成见,让自己由“不欢迎”成为“受欢迎”的人,还不是毛遂的最终目的,毛遂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这十九个门客都钦佩自己,拥戴自己,让他们感到自己比他们能干,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所以他使出浑身解数,利用路上的时间,与十九位门客逐一交谈,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毛遂不仅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而且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久拖未决的关键时刻,他们一致推荐毛遂出面解决问题,使毛遂真正有了一次扬名的大好机会。机会来了,考验也很严峻。楚国毕竟是个大国,而赵国这次又是有求于人,大凡有求于对方之时,对方都会端起架子,气焰也自然会嚣张一点。面对楚王的呵斥,毛遂更是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1]2367毛遂按剑而立,先从气势上将楚王压制下去,这是靠勇气,展示出毛遂面对强敌、无所畏惧的一面。接着据理力争,表现了毛遂能文的一面。平原君因为有求于人,所以谈判时往往从赵国这方立论,楚王就会觉得自己付出很多,吃亏很大,所以协议才迟迟签订不下来。毛遂则与平原君的思维不同,他从楚国立论,认为赵楚结盟对楚国大有好处,况且楚国常常遭受秦国侵犯,有仇要报,楚王权衡形势利害,最终答应了赵国的要求。毛遂怕楚王反悔,坚持要楚王订立盟约。歃血为盟,大事已定,楚国就不可再反悔,做小人,从而更加确保了赵国的安全。毛遂思虑周到,讲话滴水不漏,做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可见这一切,他事先都是有谋划的。毛遂的成功绝非偶然的。

五、自荐要有环境

毛遂自荐之所以成功,一方面是他自己发奋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外部环境非常有利。首先是得到了平原君的赏识和重用,可以说,是平原君成就了毛遂。以毛遂的资历,平原君完全可以拒绝毛遂的请求,并且也拒绝过,但最后还是同意让毛遂前往,这无疑是给了毛遂一个机会。如果有自荐但没有被录用,毛遂纵然有再高的本领,也将一事无成。平原君敢于大胆起用平时没有出色表现,甚至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普通门客,这需要胆识,也有很大的风险。事情成功的话,平原君可以得到“慧眼识英雄”的美名;如果事情搞砸了的话,不仅会使平原君在国内的威望一落千丈,而且会使赵国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可以说,一般的领导,绝然不敢冒此风险。平原君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还敢做出如此大胆的决策,实在令人非常钦佩,也非常感慨!一般的领导,只会任用自己认识的,或了解的,或已经展露才华的人,而不敢轻易任用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甚至还没有展露过任何头角的人。平原君任用毛遂而成功的事实证明,“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非常必要的。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154毛遂这匹“千里马”,如果不是遇到平原君这位“伯乐”,又如何能够“马到成功”,成就自己的事业、功名?在社会上,像毛遂这样看似普普通通,其实有“千里马”潜质的人,应该大有人在,但是他们哪里能够都像毛遂这样幸运呢?虽说人才难得,其实“伯乐”更难得,只要有平原君这样的“伯乐”,就不愁找不到像毛遂这样的“千里马”。平原君的可贵之处还不仅限于此,在成功地完成了“合纵于楚”的谈判后,平原君不无感慨地说:“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1]2368在这里,平原君不仅坦承自己相人用人上的失察和失误,而且还把这次“合纵于楚”的功劳完全归于毛遂,这种人品,这种气度,都是一般人所无法达到的。平原君这样做,不仅鼓励了毛遂“自荐”的积极性,而且因此营造了一种氛围,让更多被埋没的士人有“自荐”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其激励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其次,毛遂获得了群众的拥护。一个人要想成事,没有群众基础是万万不行的。毛遂游说楚国成功,因素很多,其中一条,就是与十九位门客的扶持有关。当平原君同意毛遂参与楚国的谈判后,“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他们相互使眼色示意,心里颇不以为然。这时毛遂在他们心目中是毫无地位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人们总是佩服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喜欢投机取巧的人。所以,毛遂要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怎么获得这十九位门客的支持和拥护。在前往楚国的途中,毛遂“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司马迁的记载很简单,缺乏毛遂怎样与十九位门客交谈的细节描写,但却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试想一下,毛遂以一人之力,独自应对十九位文武双全的门客,其中的艰难是可以现象的。毛遂竟然将这十九位门客全部折服,一方面说明他的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充分显示了毛遂无以伦比的才华。十九位门客从暗自嘲笑到由衷佩服,就为毛遂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群众基础。至此,毛遂既有了一个懂得赏识自己的平原君,又有了一群拥护自己的门客,这为他的最后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平原君与楚王“日出言从”,“日中而不决”时,大家一致推荐毛遂上去与楚王交涉,使毛遂有了一次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如果毛遂不在这十九人当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又怎么能在紧急关头被大家推荐上去呢?如果毛遂没有最后上场与楚王交锋的精彩表现,那么他的楚国之行,又有多少值得夸耀的地方呢?这十九位门客的可贵之处是,他们能够为了国家的利益而齐心协力,一致对外,而没有在内部勾心斗角,争名夺利,更没有因为妒忌而联手打压毛遂,而毛遂也终于在大家的拥戴之下,以其三寸不烂之舌,圆满地促成了“合纵抗秦”的盟约。因此我们说,毛遂是一个幸运的人。他碰到的领导和同事,都是开明、大度的人。外部环境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大众的帮助、支持,没有平原君,就没有毛遂的成功;同样,没有十九人的支持,也没有毛遂的成功。因此,我们既要学习平原君敢于破格任用毛遂这样的无名小卒的精神,也要学习十九位门客这种互相扶持、甘为人梯的精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自荐者而言,胆量是前提,方法是关键,能力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作为领导者,不仅要善于吸引和凝聚人才,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还要有大智慧、大气度,不仅能够承认自己在用人上的失误与不足,而且要给“普通人”脱颖而出的机会,给千千万万个“毛遂”一个自荐的空间。只有为“毛遂自荐”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有志之士“自荐”的兴趣,鼓励众多的“毛遂”走出“茅庐”,发挥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旺盛的活力,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而人才之间更要和谐相处,互相支持,协同作战,甚至以甘为人梯的精神给优秀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舞台,以取得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1][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唐]韩愈.马说[M]//韩愈集:卷一一.长沙:岳麓书社,2000.

On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Mao Sui’s Self-recommendation

YU Yang
(Beilun District Committee,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chool,Ningbo 315800,China)

In Sima Qian’s Biography of Lord Pingyuan,Historical Records,the story,Mao Sui’s self-recommendation,still has a very goo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nowadays that self-recommendation has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capturing the opportunity because opportunities do not wait;retaking timidity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having the courage to take responsibility;fully prepared because opportunity is for the prepared ones;adopting proper methods and never acting on impulse.To create a social selfrecommendation environment for the talents to stand out is full of significance.

Historical Records;Mao Sui’s self-recommendation;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K207

A

1009—5128(2012)07—0033—05

2012—04—24

俞扬(1984—),男,浙江临安人,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党校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詹歆睿】

猜你喜欢

毛遂自荐毛遂平原君
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①
毛遂自荐的秃鹫
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你所不知的毛遂自刎
毛遂自荐
毛遂的悲剧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