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超声在脂肪肝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

2012-01-2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光点脂肪肝中度

李 丹 马 敏



彩色超声在脂肪肝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

李 丹1马 敏2

(1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B超室,枣庄 277300;2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中心卫生院,枣庄 277315)

探讨彩超在脂肪肝影像学诊断中的表现及应用价值。选择、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诊断为脂肪肝患者的影像学征象,并进行对比、分析。200例经彩色超声、CT、MRI、同位素扫描等诊断为脂肪肝,按其程度分轻、中、重度脂肪肝,其中轻度脂肪肝为120例,占脂肪肝总数60%;中度脂肪肝为68例,占脂肪肝总数34%;重度脂肪肝为12例,占脂肪肝总数6%。综合以上影像学检查比对得出:彩超检查脂肪肝准确率高、分度明确、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无创伤,是敏感性最高的常规检查方法。

彩色超声;脂肪肝;影像学诊断;中医辨证

脂肪肝是一种多原因引起的获得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其病因和病理类型、变化密切相关,多数是由肥胖、糖尿病、酒精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脂肪堆积性疾病;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脂肪、高胆固醇的过量摄入,导致脂肪肝的发病机会越来越多,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类慢性疾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1]。轻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数无自觉症状,常在超声体检中偶然发现,经过及时治疗可恢复至正常,而部分长期中、重度脂肪肝可发展、演变为肝硬化,预后则多不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筛选我院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40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0岁,平均42岁;轻度脂肪肝120例,中度脂肪肝68例,重度脂肪肝12例;糖尿病患者30例,嗜酒者50例,无显著原因者12例。

1.2 临床表现 轻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数无自觉症状;中、重度患者可偶有恶心、饱胀、疼痛等不适症状。

2 影像学检查

2.1 彩超

2.1.1 均匀性脂肪肝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或轻度均匀性增大;肝脏实质回声明显增强,前半部光点细而密,由表浅至深面光点渐弱而减少。轻度:后半部光点回声稍减低,深面肝包膜光带回声可显示;中度:肝深面1/3部分光点回声明显减低,可呈低回声,肝包膜光带回声多不显示,提高增益则可显示;重度:深面2/3光点回声及肝包膜光带回声不显示。肝内血管内血流不易显示。

2.1.2 非均匀性脂肪肝 回声增强的肝实质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类圆形或多边形低回声区;其内可显示“等号”状管道回声,为正常肝实质回声。

因B超检查具有经济、快捷、无创伤、可复性强等优势,所以已成为检查脂肪肝的最主要手段之一[2]。

2.2 CT图像 CT影像上见肝脏密度不同程度、形态各异、均匀或不均匀的低于脾脏,其与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呈线性相关。

2.3 磁共振成像(MRI) 利用脂肪抑制技术,可准确发现肝内脂肪浸润,也能检测含脂病灶,有助于对肝癌脂肪变性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鉴别诊断。对局灶性或弥漫性肝内脂肪浸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4 同位素扫描 脂肪肝时网状内皮系统并不被累及,因此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的同位素锝硫-胶体闪烁照相,局灶性脂肪漫润和正常肝岛则不会显示缺损区。

3 讨论

脂肪肝系一种非独立的疾病,其病因与病理类型、病理变化等密切相关,多数是由肥胖、糖尿病、酒精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脂肪堆积性疾病。正常肝脏含脂肪约3%~5%,而脂肪肝时患者由于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聚集[3]。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亦呈多样性,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据统计,约25%以上的脂肪肝患者临床上可以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4]。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甚至还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医学影像学是通过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对人体内脏器官进行成像处理,可以将人体表面无法观察到的内脏细微病变呈现给医生观察,这无疑扩大了中医望诊的范畴,可以说是中医四诊中望诊的延伸。脂肪肝中医辨证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进展有很多。如沈国良等[5]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487例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型与B超所示脂肪肝程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肝郁气滞型B超显示轻度脂肪肝为主,痰湿内阻型B超显示中度脂肪肝为主,痰瘀互结型B超显示重度脂肪肝为主。且临床上以痰湿内阻型为多见。说明中医辨证分型的肝郁气滞型—痰湿内阻型—痰瘀互结型与B超分度的轻—中—重基本对应,这为临床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提供了依据。吴晓华[6]探讨了100例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得出:气虚型多为轻度脂肪肝,常见于单纯形体肥胖者,且无合并症,肝郁气滞型多为中度脂肪肝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肾阴不足型多见于中度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阴虚阳亢型多见于重度脂肪肝合并高血压患者。

临床上,通过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脂肪肝常无困难,但是要判断在脂肪肝的基础上是否发生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至今尚无特异性较强的非创伤性诊断指标。B超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影像技术,其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影像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因其以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敏感性高而著称[7];又由于超声诊断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方法简便,报告迅速,其诊断准确率逐年提高,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已取代了某些传统、落后的诊断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及时有效的进行B超、尤其是彩超等优先、常规检查,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1] 魏晓怡.B超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分析[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 27(1):60-61.

[2] 崔春花.脂肪肝378例B超诊断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06,13(1):38.

[3] 郭富香.B超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04,33(1):43-44.

[4] 郭麦军,薛慧丹,关国定.B超对198例脂肪肝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55.

[5] 沈国良,高雅文,王丽萍.脂肪肝辨证分型与B超分度间的关系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4,39(3):104-105.

[6] 吴晓华.100例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J].新疆中医药,2003, 21(4):61-71.

[7] 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 229-232.

(2012-04-09)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68

1672-2779(2012)-11-0101-02

本文校对:苏玲

猜你喜欢

光点脂肪肝中度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小米手表
一清胶囊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中度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画“眼”的诀窍
知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