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论

2012-01-28钟小文潘华锋史亚飞谢翠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

钟小文 潘华锋 史亚飞 谢翠英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论

钟小文 潘华锋 史亚飞 谢翠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通过创新思维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创新思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积极作用。创新思维是研究生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也是国际、国内学术环境发展向前的保障之一,研究生可以通过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联想逆向思维文化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在21世纪,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广大的研究生队伍无疑是我国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对研究生的自身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利于研究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且对我国科技实力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研究生学习的实际经验,讨论了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和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1 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主要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尤其是集中到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竞争上。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创新,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地坚持创新我们才能迎接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和迅速兴起的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将长期影响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1]。研究生的培养,相对于本科学生培养而言,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的积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研究生在经历了本科教育以后,已经具备了进行高层次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研究生研究的方向和取得成果的不同,也是由于研究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好的思维方法能使研究过程少走弯路,这也是研究生需要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因素之一。

1.1 研究生离不开创新思维 高等学校是国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生力军,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强调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并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使高等学校知识和技术创新基地尽快取得创新成果[2]。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是以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知识为教学研究内容,以科学研究和实践为培养手段,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实施及知识创新任务的完成,对于广大的研究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相对本专科学生,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范围、能力技巧和心理素质等都已达到了成熟程度,使他们比本专科学生更能适应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而且研究生阶段正是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强烈、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并且研究生还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这些条件都为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研产学结合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在研究生学习中,研究生导师起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生导师本身就是高等学校研究院所内部学术造诣最深,科研能力最强的一流师资,他们的学识更加广泛,创新能力更强,导师用他们丰富的科研经验能指导研究生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中少走弯路,提高了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创新的效率。

1.2 学术研究需要创新思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前沿学术的学科范围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现在的科学技术,和20世纪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各学科内部基础性的研究,物理学的原子理论,化学的核外电子排布,数学的群论,电子学的集成电路等等,都是对各学科最基本的东西的研究发现,很少涉及和其他学科的交互。

20世纪的学术研究需要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没有创新就没有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平台,在21世纪,科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学科内部,多学科交叉已然成为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比如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建立,就是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成果。这时更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来推动前沿科学的发展,在多学科交叉发展的今天,不仅要求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人员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更需要科技工作者具有将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创造出新成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当今研究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我国学术环境贡献新鲜血液,使我国的学术声望和国际学术地位不断提高。

2 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

创新,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而创造性思维具有能动性、联想能力、认知的跨越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3]。创新思维就是在已有的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的、有意义的想法,对于研究生来说,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初期都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知识,有了培养创新思维的平台和基础,所以在研究生阶段结合研究方向和知识基础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适宜的。

2.1 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对已有事物的新认知,是对前人结果的总结和延伸,是推翻错误理论建立新的正确理论的过程。衡量一位研究生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创造能力、心里素质等等。对于一个经过大学高等教育的来说,其学习创造能力是体现一个研究生价值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培养一个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所必须培养的素质。

2.2 研究生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几种途径 研究生作为国家科技力量的未来栋梁,应该有强烈地为国为民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学习,在研究生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宽研究视野,用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武装自己,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了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2.2.1 积极发问 强化问题意识 创新,一是提出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不能提出问题,就没有创新的前提,正是提出的问题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实验、去观察,去发展新的理论,获知新的规律[4]。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提问题,善于从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带着新现象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这些问题往往来源于个人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人们追本溯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2.2 加强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与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元化的知识和训练内容,突破统一、刻板的培养模式,从而发掘自己的专长和潜力,把每个自身培养成有个性、有专长的人才,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而且,研究生能从文化素质教育中获得日后科学研究或进行创造性活动所依赖的知识、能力和基本态度。

2.2.3 加强思维方法训练 严密的思维方法训练有助于形成创新性活动,因为科学研究是离不开发现新东西、新现象的,所以研究生要想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即研究生要训练自己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这种思路不行就换另一种思路。逆向思维就是一种比较有用的思维训练方法,也是一种常被忽略的思维方法。对于思维方法的训练,个人有各自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可以训练开发自己的右脑,可以聆听轻音乐等等。

2.2.4 善于把握突如其来的灵感 灵感是创新思维中一种特有的现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培养创新思维中一种不可忽略的要素。对于人的认知结构,可以看做是很多个认识单元结合在一起,这些认识单元,可以设想为一些浮游在脑海中的小球体。某些球体有意义的联结,产生新的结构体,就形成新的想法。当然,灵感不是轻易能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侥幸,因此,培养勤奋探索的精神才是抓住灵感的前提。

2.2.5 培养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要素。研究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的年龄,遇到问题要独立思考,充分展开自己联想和想象能力。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是科学研究、学科探索的起码要求。当然,思想活跃与想象和联想并不等于胡思乱想,贫瘠的思想所形成的胡思乱想与科学的想象无关,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能把唯心的、错误的缪想等同于科学联想。

总之,在21世纪,我国的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也是广大研究生提高自身素质的落脚点。将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运用到平时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队伍。

[1] 夏登峰,江宁,刘宏建.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 2011,(5):147-148.

[2] 张意湘.论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9(5): 127-128.

[3] 刘鲁萍,谭云亮.关于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 4(1):101-102.

[4] 韩承鹏.创新思维的自我培养是提高研究生素质的关键[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5,(4):19-22.

(2012-05-09)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109

1672-2779(2012)-11-0163-02

本文校对:张文娟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