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药毒副作用及预防对策

2012-01-28张小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药典炮制

张小飞



论中药毒副作用及预防对策

张小飞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中医院,务川 564300)

中药;毒副作用;对策

中药副作用是指超剂量使用、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炮制不当、调剂不当等因素导致的毒副作用,以及正确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毒副作用。中药毒副作用包括中药毒性和副作用(不良反应)。

中药毒性有两种含义,广义之毒和狭义之毒。广义之毒指各种中药所具有治疗疾病的偏性,也就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狭义之毒指药理作用猛烈,治疗剂量与中毒的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副作用(不良反应)是指合格中药在正确用法用量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治疗)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1 引起中药毒副作用的原因

1.1 品种混乱 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各地用药品种不尽相同,同名异物,同药异名及外形相似而混杂的数不胜数,长期以来同一药物含有几种或数十种基源。如:贯众,各地药用主流品种有31种。

1.2 炮制不当 炮制不当很容易导致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病是根据病情选取药物中部分作用,而非药物所有作用都利用,需要通过炮制对药物原有性能予以取舍,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力求符合疾病治疗要求。例如:何首乌补肝肾、填精血时,就需要用制首乌,以免生首乌滑泻而伤脾胃导致未补其虚,先伤其正。

1.3 配伍不当 既指不注意按“君、臣、佐、使”原则配方,又不注意用药时药物相互关系。如:半夏甘遂汤中甘草与甘遂同用时,当甘草的用量大于甘遂用量时,则有相反作用。且随着甘草用量越大则毒性越强。中药与西药共同使用时,配伍不当,也会引起毒副作用。例如:含麻黄的中药及中成药(复方川贝精片)与强心药,降压药联用易引起毒副作用。

1.4 剂量过大且服用时间过长 使用有毒中药或含有毒成分的中药时,容易引起中毒。有部分人误认为中药无毒或毒性甚小,长期使用,欧美前些年曾报告服用甘草引起高血压,低血压、水钠潴留的病例,并限制其使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使用剂量过大和服用时间过长。

1.5 辨证不准 若临床上寒热错投,攻补倒施,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如只要感冒,不分风寒、风热、暑湿型感冒等,都用三九感冒颗粒、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而三九感冒颗粒和牛黄解毒片只适用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应用麻黄桂枝汤等,暑湿型感冒应用藿香正气水(丸)等。如用黄连、黄芩、黄柏和大黄组成的复方来治疗虚寒证细菌感染,不符合“热者寒之”这一中医基本治则,用此方治疗,不仅疗效不佳,还会出现中毒症状。

1.6 体质差异 中药毒副作用与年龄、性别、胖瘦、及强弱等密切相关。不仅治不好病,还延误病情。

1.7 管理不善,质量欠佳 中药因误种、误收、误售以及内个人有意掺伪(杂)、制假。如:有人把商陆当人参;炮山甲里面掺入大量白矾。

1.8 剂型因素 目前针对中药注射液还缺乏内在质量控制手段和行之有效的科学依据。如:中药注射液中鞣酸、蛋白质等不易完全除尽,形成过敏原。

2 减少中药毒副作用的对策

2.1 品种考证 力争做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已经将金钱草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gsimachina christinae Hance)作为正品金钱草,有助于防范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

2.2 炮制考证 中药该炮制品种必须炮制,合理使用炮制好的中药会增加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对穿山甲生品与不同炮制品的煎液分析,总浸出物、总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是生品<砂炒品<醋制品。因此认为穿山甲醋液品质量为最好,砂制品次之,生品不应该直接入药。

2.3 加强配伍考证 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药配伍在于增加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如:白虎汤中石膏为君药,取其辛甘大寒,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以知母苦寒质润为臣药,梗米既能益津护胃,又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偏,四药共用,具有清热生津之功,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2.4 加强剂量考证 剂量准确是药物安全有效的可靠保证。中药剂量确定没有西药剂量确定严格。即使有药典规定剂量,也多来自传统经验,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依据。如:药典规定附子的剂量为3~15g。有号称吴附子的吴佩衡在治疗阳虚阴寒的病倒时,平均用量在105g左右,一般用到40~160g。因为中药的使用剂量同时受煎煮服药方法等多方便因素影响。只有在通过实验确定单位剂量基础上,不断在临床运用后总结其经验,使中药剂量既有固定严格性,又不拘于失去其灵活性。

2.5 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教育 医生运用中药治疗疾病时,应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如离开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常会出现中药毒副作用,严重损害中医药在国内与国际上的声誉。若采用远程教育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普及教育无疑会给中医药文化事业带来更快的发展。

2.6 加强体质药物治疗学研究 治疗时按体质差异确定药物的剂量和选择药物的种类,将有助于降低中药不良反应,增加治疗效果。体质不同的人药物耐受能力也不同,对药物选择性自然不同。药典上记载无毒的药物,在部分使用时,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医生在诊断治疗时,尤其是记载有毒的药物,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不可草率从事。对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若出现异常反应,也要密切观察,确保用药安全。

2.7 加强中药质量监管 在中药种植、采收、加工、产地、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治理不合格中药。现在一些在药材种植基地实行规范种植(GAP),种植无公害中药材。中药质量好坏是关系到临床疗效和国际化的问题,质量是中药的生命。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入药。

(2012-04-1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42

1672-2779(2012)-11-0065-02

本文校对:韩世辉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药典炮制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国家药典委员会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增修订内容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