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的设计原则研究*

2011-12-12金一强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19期
关键词:印刷教材内容

□ 金一强

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的设计原则研究*

□ 金一强

印刷教材是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又是联系其他教学媒体的纽带。为了给印刷教材提供设计指导,更好地制作适合远程教育使用的印刷教材,本文在文献分析和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关于印刷教材态度与期望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设计原则,并详细论述了实现设计原则的方法。

现代远程教育;印刷教材;设计原则

一、引言

在远程教育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中,印刷教材有着特殊的地位。“印刷(文字)教材在广播电视教育中是多种教学媒体的基础。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又是联系其他教学媒体的纽带。具有成本低、信息容量大、保持长久、使用方便等特点”[1]。在互联网作为主要技术媒体的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各个试点高校网络学院仍然将印刷教材视为网络课程之外必备的学习资源。笔者在对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4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亦证明了这一点:在“印刷教材、网上课件点播、直播课堂、BBS讨论、电子邮件答疑”等教学媒体中,学生使用最多的是印刷教材,达到43.2%。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dlib3.edu.cnki.net/)中以摘要中含有“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与“印刷教材”或“文字教材”对1979~2009年间文献进行精确检索,通过对检索出的38篇文献进行文献分析发现:远程教育对印刷教材研究多集中在广播电视教育阶段,探讨印刷教材如何与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媒体进行融合,印刷媒体与网络课程的互动融合刚刚进入研究视野;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探讨,多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法和完整的研究过程。武丽志、苏丹的研究亦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对网络教育形态下的印刷教材研究…数量较前两者(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显著下降”,“(构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应用研究亟待开展……对实践者操作层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2]。

针对当前研究现状,本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设计原则研究,在继承广播电视教育对印刷教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学生意见,提出实践指导性较强的印刷教材设计原则,为未来印刷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设计

本文首先综合现有远程教育印刷教材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网络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印刷教材的态度和期望;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具体可行的现代远程教育印刷教材设计原则。

2.相关研究综述

相关研究综述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与“印刷教材”或“文字教材”进行精确检索的结果为主,辅以相关研究专著。

通过对文献的分类综合,根据研究成果重要程度,本文确定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对印刷教材的研究、英国开放大学与香港公开大学对印刷教材的研究、远程学习指导书编写等3个专题进行分析。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对印刷教材的研究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印刷(文字)教材编写规范(试行)》[3](以下简称《规范》)及其解读,以及一体化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印刷教材设计研究为代表。《规范》作为一份管理文件规定了电大系统印刷教材编写流程,它提出印刷教材设计时要努力提高教材的思想性;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教材要有启发性、先进性;便于理解,便于自学,具有远距离教育的教学适用性;兼顾各种教学媒体的协调配合;教材风格多样、形式活泼等。同时,《规范》的解读还探讨了印刷教材的组成、类型、字数限制及各部分的比例,主教材的编选[4];教材编写程序、审定、出版和使用[5];教材编写组的组成和相应的责任等。《规范》是广播电视教育阶段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宝贵遗产,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对印刷教材建设的重要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要贡献还包括一体化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印刷教材设计研究。一体化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印刷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6][7][8]: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良好的版面设计、优化导学的设计、提供指定读物和参考资料与其他媒体建设的情况和使用建议、提供案例进行教学、语言精练、内容简洁、配有学习日程表、提供练习和模拟试题等。

对英国开放大学印刷教材的研究以王跃为代表,她从教材中助学与导学内容的形式、制作流程、编写过程、管理与运行机制、教材设计过程、负责版权清理的部门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英国开放大学在远程教育印刷教材编制方面的不同式和数量、教材形式结构、媒体选择与使用方面的不同[9]。香港公开大学的《遥距课程发展与资讯科技应用》论述了文字教材的开发取向和开发模式,提供了一份文字教材的案例分析——例如每章基本分为:绪言、单元目标、导论、正文、活动、小结、测试题、摘要、指定读物、指定教科书等模块;并对教材的宗旨、目标、单元的撰写做了相对详细的说明。在书中,作者还详细说明了文字教材的用语表达的一些注意事项、学习活动的安排技巧、学习内容的安排和组织[10]。

张正贵、陈丽详细论述了学习指导书的撰写。陈丽认为学习指导书与教材的区别,前者主要用来传播“指导”,后者用来传播教学内容[11]。张正贵认为学习指导书应该包括:中央电大主持、主讲教师的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师生间联系;注明课程主讲教师的简历和学术成果,让学生了解主讲老师,实现心理学上的“名片效应”;向学生介绍学习媒体的构成、分工情况,明确印刷教材、音像教材之间的关系;公布平时作业的内容、方式、评分标准、计分办法等;公开期末考试的题型和分数比例[12]。

总之,现有研究从管理角度规定了印刷教材编制要求,明确了广播电视教育中印刷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印刷教材编写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如它的教材开发模式;它的格式、用语表达,学习指导书编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问卷调查及其结果

在理论上总结印刷教材研究成果的同时,本文设计了“网络学院学生对印刷教材的态度和期望”问卷,调查网络学院学生对印刷教材的期望。

在问卷正式发放前,笔者选取了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20名学生进行试测,并请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远程教育研究所的几位硕士生和博士生对该问卷进行了评议,再根据试测和评议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若干修正,以确保本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最后笔者向散布在广东省各地网络学生发放了问卷。填写问卷的学生至少接受了半年的远程学习,他们可以根据问卷,对使用印刷教材做出自己的选择。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其中回收2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5%。

在具体的印刷教材编制策略上,45.5%的学生希望印刷教材尽可能包括所有的学习内容,尽可能详尽;49.1%的学生希望印刷教材中包括主要的学习内容,但是在网上提供扩展资源,供学有余力的同学使用;在印刷教材的组织方式上,72.1%的学生希望先整体讲述课程的结构,再逐步解说具体学习内容;23.9%的学生希望先学习具体内容,再整体讲述课程结构。至于学习内容的难度问题,72.1%的学生希望自己使用的文字教材的难度比全日制大学生使用的难度小,减少理论知识讲解,以未来专业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为主,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希望降低成人学习的难度,以应用性学习内容为主。

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教材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学以致用;且有36.9%的学生非常希望课本中能够安排与他们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在习题安排方面,78.4%的受访者认为习题的安排非常重要,要求合理安排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78.4%的受访者希望和非常希望在印刷教材上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的链接,以及需要的参考书或学习资料。

此外,学生们还希望使用的教材能够体现远程学习的特点,与在线学习内容补充融合,生动、形象地表现学习内容,版面设计友好,易于使用。支持印刷教材上每个单元都有提示或单元小结、希望印刷教材中加入本学科网上学习方法的内容的学生也占有相当比例。

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对印刷教材的期望是:学习内容选择恰当且组织合理、文字表达清晰、学习内容与学习评价紧密相关、制作精良、跟其他媒体合起来一起学习等。

三、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设计原则及其实现路径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的分析与综合、网络教育学院学生问卷调查,凝练其中共同要素,提出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设计原则,它主要由九大部分组成,基本包括了现有印刷教材设计的研究范围,如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内容的表达、学习活动的设计、教材结构编排、格式编辑技巧等部分;同时,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色,强调了学习指导设计、与其他媒体组合和开发模式选择;并根据未来的发展,前瞻性的将偏见、歧视性语言消除也纳入到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设计原则中来(见图1)。

1.学习指导的设计

学习指导的设计、与其他媒体的组合、开发模式的选择这三点共同构成了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设计原则框架的重点。通过它们体现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的独有特色。

学习指导应该融入印刷教材编写全程。通过教材来体现学科的逻辑和结构,通过学习指导来提供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认知策略,在印刷教材上实现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学生心理认知结构的融合。学习指导不应简单的体现在全书开始的学习指南中,还应体现在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以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中。

学习指导实现主要包括:清楚地阐述课程和章节学习目标;提供媒体使用指导,详细讲解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媒体表现不同的学习内容;提供课程和章节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或者学长的学习经验;在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举例说明;在教材中提供作业和考试的模拟题,清楚地说明课程评价方式;及时进行学习总结,提供章节学习内容的关键词;以概念图的形式来展现教材架构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教材中提供图表、书目索引、习题的参考答案等。

2.与其他媒体的组合

在广播电视教育初期,多种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中的多种媒体主要是指印刷教材(主教材和辅教材)、音像教材(电视录像、录音、专题VCD等),还包括单机版的CAI课件[13]。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媒体进入了远程教育教学实践,印刷教材如何与网络教学媒体进行协同设计成为新的命题,本文将在后文阐述。

3.开发模式的选择

严格说来,印刷教材开发模式选择不属于印刷教材设计原则。将它纳入印刷教材设计框架,主要是因为远程教育中一门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不像传统教学中由一位主讲老师来组织实施——远程教育中课程资源开发是最具工业化的部分,它的开发模式取向对印刷教材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大影响。远程教育课程开发模式主要有从构成人员来划分的迈森和古登纳芙模式[14]、从开发阶段和任务来划分的德里克·隆特利模式[15]等;此外,陈如山等人根据学科发展角度总结的活动导向、问题思考导向、生活化导向三种教材开发模式[16]亦很有特色。

然而无论这些教材开发模式怎么变化,其中一些共同要素是不变的,例如基本都包括需求的确定、目标的分解、现有的资源和限制条件的分析、开发方案制订、试开发,评估、反馈、全面展开等要素。

4.学习内容的选择

主要指根据远程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远程教育应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针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应用型人才来选择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前面的问卷调查发现,印刷教材应该适当降低难度,防止出现学习内容太多,不方便阅读;或者内容陈旧,不容易理解。在印刷教材呈现这些内容时,还要注意是否适合印刷媒体表达问题。

5.学习内容的表达

主要是指编写印刷教材的语言风格、图形图片的合理使用。调查显示,通俗易懂、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印刷教材的兴趣,图形可以很好的展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远程教育中教材应以对话的方式编写,让学习者感到如同和教师谈话般亲切,语言要采用愉快的口吻,缩短教与学的距离,不要给学习者沉重、陈腐和难以明白的感觉。编写人员可尝试着自己读出所写内容,避免出现沉重艰涩的语气。

6.学习活动的设计

按照穆尔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交互是远程教育中重要的交互之一。为了加强这种交互,除了教材的语言风格,学习活动的设置是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学习活动可以诱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掌握学习内容的深层意义。

在学习活动设计时要注意:① 计算每个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有些活动只需要学生停下来想一想,有些活动可能需要学生花费较长时间来准备,不能给学生太大压力。②活动形式种类的选择。即学习者应做出何种反应,例如要求学生对自己过往学习经验的回顾,还是对一篇文章、视频讲解的心得体会,或者与同学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抑或是完成书中的练习或模拟题。③活动形式的确定应根据学习目标的层次来确定。④活动的反馈。学习活动的反馈对于远程学习者是很重要的。没有反馈,学习者就不知道自己的所想所做是否符合重点要求。印刷教材中学习反馈的设置需要教材编写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预知学生的反应。除此之外,学习活动的设计还应该渗入学习者的个人经验和体会,并且尽量多样化,以保持学习者的兴趣。

7.教材结构编排

教材的结构主要是指教材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17]。各要素包括知识要素、技能要素、能力要素、思想教育要素以及必要的审美和心理要素。教材结构具有实质结构和形式结构,实质结构主要包括教材结构的一般的、理论化的构想和教材目标定向和编写思路;形式结构主要指课文系统与课文辅助系统的构成及相互结合方式等其他组合[18]。可以通过“模块化编排学习内容”、“通过案例组织学习内容”、“利用概念图来安排、展示学习内容”等方式组织教材,使学生乐于学习教材,使教材真正发挥教学工具的作用。

8.格式编辑技巧

印刷教材的格式编辑在印刷教材的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格式编排得当不仅可以使读者觉得赏心悦目,而且可以增强学习者阅读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的格式编辑和普通教材一样,包括图书的整体设计、封面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部分。不同之处是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格式编辑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留空的设计[19]。在版面上适当运用空白,不仅使版面清晰易读,而且可以使学生随时记下自己的学习感想,完成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增强了印刷教材的交互性。

9.偏见、歧视性语言的消除

这一点可能在平常编写教材时会被忽视。无偏见的语言是教育平等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种族、文化多样性尊重的提高,教材中偏见、歧视性语言的消除会变得更加重要。一般而言,教材中偏见的出现方式,是对非主流文化做出省略、不实、扭曲、简化的安排,偏见通常以性别、种族、社会阶级、价值观等范畴出现[20]。教材中偏见的消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对教材中的偏见加以检讨与改进;将尊重社会多元文化、教育平等思想、促进各群体和谐发展等思想纳入课程目标;选择符合课程目标的学习内容,使多元社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融入课程中去[21]。

四、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与网络媒体的组合方式

与其他媒体组合是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设计时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研究和实践中的薄弱部分。究其原因,固然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中对各种教学媒体的比较研究已经较多,已有一些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指导,然而由于现实中,媒体选择的影响因素太多,如知识的类型、知识表达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并且一种媒体的选用,还涉及它的表现力、灵活性、覆盖范围、发送方和接受方的易用性,还有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制约,所以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时,很难有一个统一的、非常具体的媒体选择和使用方案。

本文基于当前互联网已相当普及,远程教育提供方和接受方的上网设备和技能都已成熟的社会背景,将多种媒体组合主要理解为印刷媒体与网络媒体组合,辅以卫星视频直播。

印刷教材与网络媒体组合的总体指导原则是:网络教育学院在开发课程学习资源之初就要将印刷教材编写与网络课程开发结合起来,而不是分离开来,造成两者不相容或差异显著,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在这结合的过程中,根据媒体特性的不同安排学习内容,注意发挥网络媒体资源丰富、表现力和交互性强的优势,弥补印刷教材在这方面的劣势。

印刷教材与网络媒体组合的具体方式可以有:

·印刷教材中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呈现主要教学内容;网络上,通过教师课堂实录+简单剪辑,串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难点。

·由于成本的考虑,印刷教材中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学习内容;可以发挥网络边际成本低廉的优势,在网上提供扩展学习资源,如知识库、试题库等。

·印刷教材中列出学习活动的要求;利用网络沟通便利的优势,在课程BBS中展开学习讨论。

·印刷教材是以单向交流为主的媒体,而网络可以低成本实现双向语音、文字交流,如通过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语音答疑系统实现同步、非同步的教学双向交流。

·通过印刷教材实现自主学习;通过网上分组实现协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印刷教材由于先天的限制,无法动态的显示学习内容和做实验;可以在网络上通过CAI教学软件或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践教学。

·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将印刷教材中的作业提交到网上,教师进行批改与讲解,实现及时的教学评价与反馈。在学期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进程和效果,还可实施安排卫星直播,解决学生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五、结束语

针对当前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中印刷教材研究的现状,本文系统梳理研究文献,在继承广播电视教育对印刷教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对印刷教材态度与期望的问卷调查,构建了印刷教材设计原则,并提出针对性的实现方法,其中特别详细论述了印刷教材与网络媒体的融合方式。然而这只是提高远程教育印刷教材质量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一方面根据此原则开发真正适合远程教育使用的教材,并在实际中应用,进而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满意度;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修正完善印刷教材设计原则,并根据不同类型教材对设计方法进行细化,以提高设计原则在教材开发中的指导性与针对性。

[1][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印刷(文字)教材编写规范[J].中国电大教育,1988,(9):13-16.

[2]武丽智,苏丹.我国远程教育印刷教材研究述评[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1-6.

[4]于明.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的编制原则与基本要求[J].中国电大教育 1988,(11):13-17.

[5]于明.编制程序与编制质量[J].中国电大教育.1988,(12):20-25.

[6][14]张凤龙.试论远程教育印刷教材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4):51-54.

[7]严硕勤.论远距离教材建设中多媒体的一体化组合[J].中国电大教育,1997,(9):24-26.

[8]中央电大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组.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探——“经济数学基础”一体化设计方案剖析[J].中国电大教育,97,(8):16-19.

[9]王跃.中英远程教材编制的差异[J].中国远程教育,2002,(6):34-37.

[10]袁建新,曾婉媚,李锦昌等.遥距课程发展与资讯科技应用[M].香港公开大学,2003.

[1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6-228.

[12]张正贵.谈谈“课程学习指导书”的编写[J].中国电大教育,1989,(2).

[13]“多媒体教学资源如何适应个别化教学的需求”课题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体化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2-6.

[15]德里克·隆特利,鄂鹤年,蔡枢译.怎样编制开放与远距离学习的教材——教师和行动人员行动指南[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8:38-45.

[16]陈如山等.成人自学式教材发展模式之研究[M].台湾:国立空中大学,1992.

[17]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13.

[18]郭小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的构建与课程结构优化的新模式[C].桂林:第二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1999.

[19]王跃.细节决定特色[J].中国远程教育,2005,(5):26-28.

[20][21]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41、156-160.

Design Principles for Print Media i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Jin Yiqiang

As the key carrier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link between different media,print media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urse materials in distance education.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for print media in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It covers the following areas:choice of learning content,presentation of learning content,learning activity design,unit structure,page layout,etc.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guidance design,integration with other media and flexible choice of development modes.It also suggests that stereotypes and biased languages are to be excluded in print materials.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print media;design principles

G423

A

1009—458x(2011)10—0073—05

*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子课题“远程与继续教育教材设计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2011-02-25

金一强,博士,教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510640)。

责任编辑 三 川

猜你喜欢

印刷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主要内容
把心交给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