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网络学习者特征的调查分析*

2011-12-12周晶晶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19期
关键词:学习者特征社区

□ 周晶晶 袁 冰

社区网络学习者特征的调查分析*

□ 周晶晶 袁 冰

随着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社区网络学习正逐渐被社区居民所接受,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关于社区网络学习者特征的调查与分析还十分薄弱。本文在分析已有学习者特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网络学习者提出了DSRP学习者特征分析框架,并对上海部分街道(镇)社区学校的学习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对社区网络学习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学习者特征;社区教育;网络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学习的革命,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便捷的学习渠道。随着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社区网络学习正逐渐被社区居民所接受,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方式,并为各级政府所关注和重视。截止2011年,全国共有23个区被评为“数字化学习社区先行区”,4个街道(镇)被评为“数字化学习社区实验街镇”。全国68个社区教育示范区已有29个示范区建有区域性的社区教育网站或网络学习平台。然而,社区网络学习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诸如社区居民缺乏持续学习的热情、学习资源无法赢得社区居民的喜爱、支持服务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等等。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即对社区网络学习者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社会特征都将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学习者特征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学习条件、生理、心理等因素,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使教学方法、媒体和技术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此外,与在校学生不同,社区网络学习者年龄各异,社会经历不同,在学习动机、认知能力、学习过程等各方面都存在诸多的差异性。因此,对社区网络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关于学习者特征,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分析理论模型,例如传统学习者特征分析体系(乌美娜,1994年)、远程教育学生的理论分析体系(丁兴富,1998年)、远程学习者DSMS四元特征理论模型(王迎,2006年)、远程学习者DSRS特征模型(王泽,2010年)等 。本文在分析研究前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网络学习者这一群体,构建了DSRP特征模型,设计了社区网络学习者特征问卷调查表,从人口学特征(D)、支持性特征(S)、准备性特征(R)、过程性特征(P)四个方面对社区网络学习者加以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学习者特征模型DSRP

本文构建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框架,其目的并不在于构建一个全面、完备的体系,而是要构建一个重点突出、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体系,强调对学习者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的内外因素分析,以此来指导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本研究首先对问卷进行了试调查,分析、修正了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1年3~5月,选取了上海长宁区、静安区各街道(镇)社区学校的学习者进行随机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10份,问卷回收率为84%。在回收的问卷中共有105位社区居民未参加过网络学习,因此,有效问卷数为9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5.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社区网络学习者的人口学特征

调查分析人口学特征的意义在于了解学习者之间存在的自然标识和社会标识。本次调查主要分析了社区网络学习者的年龄、学历层次以及职业状况,详见表2、表3和表4。

表2 社区网络学习者年龄分布

表3 社区网络学习者学历层次分布

表4 社区网络学习者职业状况分布

从社区网络学习者基本情况分析来看,社区网络学习者在年龄、学历层次以及职业状况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学习对象是年龄在41岁以上的离退休中老年群体。这与社区教育现状以及网络平台学员注册信息较为一致。

(二)社区网络学习者支持性特征

调查分析支持性特征的意义在于了解学习环境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对于远程学习者而言,支持性特征和准备性特征是进入远程学习时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支持性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者进入远程学习的客观条件,包括基础条件、师资条件等。

1.家庭网络学习条件。随着上海城市信息化发展,上海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已超过81.1%。本次调查显示,57.5%的社区学习者家中有可自由操作的联网计算机,25.3%的社区学习者虽然家中拥有联网计算机,但因为计算机属于家庭其它成员或自身计算机能力不足而无法自由使用,仅有17.2%的学习者不具有网络学习条件。

2.社区学习点网络学习条件。35.2%的学习者认为社区学习点的网络条件很好,能满足学习要求;55.8%的学习者认为社区学习点计算机数量少或运行、网速太慢无法满足正常学习要求;6.4%的学习者认为社区学习点没有网络学习条件。

3.师资条件。调查显示,23.3%的学习者认为社区配有网络学习辅导教师,24.6%的学习者认为社区配有网络学习志愿者,但49.5%的学习者认为社区没有任何网络学习辅导教师或志愿者。

社区学习点的网络条件和师资条件建设不仅与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还与区域社区教育发展以及相关领导对社区网络学习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不同的社区学校在网络学习条件上存在巨大差异。

(三)社区网络学习者准备性特征

准备性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者进入远程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准备性特征主要包括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因素。

1.学习态度及认同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联系,对网络学习持积极态度的学习者,其学习效果优于对网络学习持消极态度的学习者(Munger和Loyd,1989)。学习者只有对学习媒介和学习环境持认同感,才有可能主动应用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去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调查显示,99.1%的学习者完全认同或比较认同“网络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工具”;87.8%的学习者完全相信或比较相信“通过网络学习可以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89.7%的学习者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学习更多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技能”;与其他学习媒体相比,80.6%的学习者更愿意或比较愿意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调查结果表明,社区学习者对网络学习持较认同的学习态度。

2.网络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网络学习能力是社区居民开展网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调查发现,71.8%的学习者能熟练浏览网页,57.7%的学习者能熟练收发电子邮件,46.3%的学习者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但能熟练使用BBS、下载软件和安装应用程序的学习者相对较少,分别为21.2%、39.3%和30.9%,还有不少社区学习者不能独立操作甚至没有使用过或听说过这些操作,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社区网络学习者网络学习能力

3.学习动机。对于社区网络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参加社区教育的动机和选择社区网络学习的动机。调查显示,72%的学习者参加社区教育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其次是为了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交友,所占比例分别是43.4%和42.5%,仅有9.9%的学习者是为了就业和再就业。根据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社区学习者学习动机属于认知驱动,是非功利性的内部动机,是学习中较重要和稳定的动机。

至于选择网络学习的动机,首要原因是网络学习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其次是灵活的学习方式,最后是与同学、教师交流的便捷,具体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是社区居民参与网络学习的首要诉求,丰富的学习资源是社区网络学习开展的关键。

(四)社区网络学习者过程性特征

过程性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者远程学习过程的所有因素。目前关于学习者过程性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方面。但是学习策略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可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刘电芝1997)。本文所指的过程性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包括学习方式、学习阻力、学习控制力、问题解决方式等的过程性因素。

1.学习方式。调查显示,51.8%的学习者喜欢网络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46.5%的学习者喜欢教师集中授课的学习方式,仅有17.6%和10.5%的学习者喜欢网络学习活动和网络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0.8%的学习者喜欢选择其他的学习方式。进一步访谈发现,学习者喜欢教师集中授课的学习方式是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可以获得与其他学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关于网络学习的时间,超过一半的学习者会选择平日白天学习,三分之一左右的学习者会选择在双休日或者平日晚上学习。由此可见,学习者学习时间较为自由。

2.学习资源偏好。社区网络学习资源的形式丰富多彩,而其中视频类的资源最受社区网络学习者欢迎,有51.3%的学习者喜欢此类资源,其次是三分屏形式的学习资源,再次是电子文本和动画,最后是电子演示文稿,如图2所示。

3.学习阻力。目前,社区学习者网络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少网络学习的指导”,有49.3%的学习者遇到此类困难,其次是“缺少感兴趣的课程资源”,再次是“遇到学习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最后是“没有评价,不知道学习效果如何”。

4.问题解决方式。对于在网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社区居民一般都采取询问或者请教的方式,这是最快速、最直接的解决方法。51.5%的网络学习者遇到学习问题时,会第一时间向家人或者朋友请教;46.4%的网络学习者遇到问题时,会第一时间向教师请教。可见,教师在学习者心目中的地位等同于家人或朋友,是网络学习者解决学习问题较为信赖的途径。34.7%的学习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20.3%的学习者会“与同学商量”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学习者网络学习能力

调查显示,目前参与社区网络学习的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以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为主要学习目的,有稳定的内部学习动机。他们基本都具备网络学习的基础条件,有自己可以支配的学习时间,对网络学习也抱积极、认同的学习态度。但他们的网络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人不能独立操作甚至没有使用过、听说过一些基本网络操作。“缺少网络学习的指导”是他们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社区居民网络学习能力是开展网络学习的前提条件,无法熟练掌握网络操作基本技能,便无法顺利开展网络学习活动。因此,对于普及社区网络学习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和网络学习资源建设,而是如何提高社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能力和信息化素养,这需要相关社区教育机构加强培训与指导。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网络学习服务水平

正因为社区网络学习者网络学习能力的不足,社区教师在社区学习者网络学习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46.5%的学习者喜欢教师集中授课的学习方式,46.4%的网络学习者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向教师请教。这要求社区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网络操作技能,既能帮助学习者解决课程知识问题,还能帮助学习者解决网络学习中的操作问题。对于网络学习者而言,社区教师既是学习的组织者和鼓励者,同时也是指导者和咨询者。然而,目前此类师资建设是相当薄弱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习者认为社区配有网络学习的辅导教师。在社区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还未系统建成的情况下,加强社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专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是提高社区网络学习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

(三)加强学习资源建设,提高网络学习资源适用性

网络学习资源是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调查显示,网络学习资源是影响社区学习者参加网络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存在较大问题的地方:缺少社区学习者感兴趣的学习资源。为此,必须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不仅要提高资源的数量,还要提高资源的适用性。调查发现,很多学习者偏好视频形式的学习资源,并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受社区居民欢迎;还有学习者呼吁学习资源最好设计有学习评价环节,方便学习者掌握学习进度。所以,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一定要认真做好需求分析,要充分了解课程对象的学习要求,努力提高学习资源的适用性。

(四)加强宣传引导,拓展社区网络学习人群

调查显示,目前参与社区网络学习的主要是离退休中老年人,这似乎违背了社区网络学习发展之初衷。社区网络学习的出现主要是为了突破传统社区教育时空的限制,使社区少年、青年、中年群体参与社区教育成为可能,他们比中老年人群有更旺盛的学习精力、更多的学习需求、更高的信息化素养,因而更有可能成为社区网络学习的主要群体。然而,仅有12.6%的中青年群体参加社区网络学习。究其缘由,一方面是因为社区网络学习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相关学习内容。因此,要吸引社区少年、青年、中年等人群参与社区网络学习,就必须加强网络学习的宣传与引导,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学习内容,并设计相关激励制度来增强其学习的动力。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陈庚,安玉洁,李亚春,郐红艳.远程学习者特征研究的现状[J].中国远程教育,2005,(1):47-53.

[3]王迎,安玉洁,黄荣怀.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11):13-15.

[4]王泽.网络环境下在校学习者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2010,(278):58-61.

[5]刘玉梅.基于远程学习特征的网络课程建设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6):90-95.

[6]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78-82.

[7]刘儒德,江涛.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4,(6):11-15.

G420

A

1009—458x(2011)10—0057—04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子课题成果。

2011-07-25

周晶晶,助理研究员,上海开放大学综合办公室(200433)。

袁冰,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100027)。

责任编辑 石 子

猜你喜欢

学习者特征社区
社区大作战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3D打印社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表达“特征”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