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研究

2011-11-16杨雪雎永文王菲刘丹青

关键词:环境效应河南省效应

杨雪,雎永文,王菲,刘丹青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44;3.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河南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研究

杨雪1,雎永文1,王菲2,刘丹青3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44;3.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笔者采用2000—2008年河南省37个行业出口和碳排放数据,就贸易自由化对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的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目前河南省出口对环境的结构效应为负,需继续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其次,贸易促进了河南省环保技术的进步,导致碳排放密度减少,由此产生的技术效应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最后,出口规模扩大产生的规模效应为负,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的积累负效应远远超过了正的技术效应,所以贸易对环境的总效应为负。

河南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积极实施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并重的经济政策,实现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2009年,河南省出口贸易额达到734 537.58万美元。与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能源消耗的大幅增加,有关资料表明,河南省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从1998年的4 911万吨增长到了2007年的13 368万吨。对外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是不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成了学术界热议的焦点。笔者将从结构、技术和规模效应三个方面分析河南省各行业出口贸易碳排放情况。

一、文献综述

著名学者Grossman与Krueger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NAFTA)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并没有带来贸易自由区内国家环境的恶化[1]。Copeland和Taylor利用南北模型对环境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在模型中,他们将国家分为南方(发展中国家)和北方(发达国家),得出如下结论:自由贸易减轻了北方国家的污染,但是加大了南方国家的污染,结果世界范围内的污染总量可能是增加的[2]。

国内学者李秀香、张婷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污染指标,分析了1981—1999年期间我国出口增长的环境效应,认为贸易自由化以及相关环境管制措施的实施,存在正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3,4]。叶继革、余道先通过对我国主要出口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工业行业多属于污染密集型行业,日渐扩大的贸易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要建立有利于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微观运行机制,避免国内出口行业为维持出口竞争力而向环境底线赛跑[5]。

上述文献表明,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对外贸易与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对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早,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而且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的深度不够。笔者在Grossman&Krueger模型的基础上,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代表污染水平的环境指标,对河南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促进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效应分解模型及数据来源

目前,较为权威的关于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的分析框架是由Grossman和Krueger提出的。他们在文献《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中,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相互关联的三种效应,即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

(一)计算模型

Grossman与Krueger提出的环境效应分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用公式(1)表示如下:式中:C表示由于河南省产品出口增加所导致的总的碳排放量;Si是行业i的出口额占总的出口额的比重;Ei是行业i的碳排放密度;X是总的出口额。总污染量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二)数据说明

笔者基于2000年和2008年两个年份的数据,对河南省出口贸易和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使用的数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各行业工业生产总值数据。笔者采用的是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的非国有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基本数据取自2001年和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第二部分,各行业碳排放总量数据。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取自2001年和2009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基础数据的计量单位是万吨标准煤。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乘以系数0.7得出的结果即为各行业碳排放总量。第三部分,各行业碳排放密度数据。各行业碳排放总量与各行业工业生产总值的商值即为各行业碳排放密度。第四部分,各行业出口贸易额数据。基础数据的计量单位是美元,根据相应年份美元和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换成人民币计价,并且将2008年的数据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换算。基础数据来源于2001年和200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一)各行业碳排放密度分析

碳排放密度反映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污染的权衡问题。笔者计算出的碳排放密度为2000年和2008年全国各行业碳排放密度,由于无法收集2000年和2008年河南省各行业工业生产值,因此以全国各行业碳排放密度代替河南省各行业碳排放密度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2000年我国碳排放密度从高到低排在前3位的行业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89.80吨/百万元)、黑色金属加工业(280.45吨/百万元)、非金属矿物制造业(260.98吨/百万元)。这三个行业均为能源密集型行业,其大幅高出其他行业的污染密集度也反映了我国能源开采加工行业的技术较低,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2008年,碳排放密度排在前三位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造业(107.22吨/百万元)、黑色金属加工业(102.27吨/百万元)、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80.61吨/百万元)。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排污技术的发展,各行业碳排放密度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

(二)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的结构效应

出口行业结构的变化,既可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主导向污染较轻的行业主导转变,也可能使这一国家和地区加大对资源出口行业和污染严重行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出口行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污染变化即为结构效应。

结合各行业的碳排放密集度和出口额数据,考察结构效应,得出结构效应(见表2)。表2中列出了各行业在2000年和2008年的出口额、出口比重及2000年各行业的碳排放密度,其中:结构效应=出口额(2000年)×碳排放密度(2000年)×出口份额变化。

从表2中可以看出,河南省行业构成开始向清洁化方向发展,部分碳排放密集度大的行业出口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如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出口比重下降了6.81%,有色金属加工业出口比重下降了3.45%;部分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出口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比重上升了5.99%,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比重上升了3.3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比重上升了3.27%。从结构效应来看,由于各个行业出口份额的变化,河南省碳排放量共增加了6 362.99吨,说明河南省近年来各行业出口贸易碳排放的结构效应为负。碳排放减少的行业依次是:非金属矿物制造业(-14 747.55吨)、纺织业(-5 439.49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83.12吨)。

表1 各行业碳排放密度

(三)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的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是指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改变了生产过程中技术的应用,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2000年和2008年各行业出口额、出口份额和碳排放密度可得出技术效应。其中,技术效应=出口额(2000)×出口份额(2000)×碳排放密度变化。

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将2000年和2008年各行业碳排放密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所有行业碳排放密度有较大程度的下降。碳排放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0.53%),其次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77.63%);下降幅度最小的是农林牧渔水利业(16.84),其次是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31.28%)。

表2 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结构效应

从技术效应上看,由于所有行业碳排放密度都在减少,其带来的碳排放量也在下降。从2000年至2008年,各行业由于技术效应导致碳排放量减少40 495.13吨,即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技术效应为正。其中,碳排放减少最多的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造业(-15 792.45吨),其次是黑色金属加工业(-8 091.80吨)。

(四)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的规模效应和总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行业污染密集度和产业结构不变的条件下,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对环境的影响。根据2000年和2008年各行业出口额变化量、出口份额和碳排放密度,可以得出碳排放的规模效应。其中,规模效应=出口份额(2000年)×出口额变化量×碳排放密度(2000年)。通过计算得出,出口贸易扩张引起的碳排量增幅很大,从2000年到2008年,由于规模效应引起的碳排放增加量达到305 581.80吨。因此,这段时间内河南省出口行业的碳排放量规模效应为负。其中,碳排放增加量较高的行业依次是:黑色金属加工业(140 014.62吨),有色金属加工业(63 263.96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7 646.60吨)。

由于三种效应各自都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正的或负的影响,因此,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理论上取决于三种效应之和。从2000年至2008年,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的环境效应为负。这表明,虽然河南省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正的技术效应使得各行业碳排放有了大幅下降,但是,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抵消了技术效应,使得总的环境效应为负。

四、主要结论及建议

笔者将贸易对环境的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行独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结构效应为负。虽然河南省碳排放密集度大的行业出口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部分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产品出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河南省出口行业负的结构效应说明河南省还需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第二,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的技术效应为正。贸易自由化使得河南省有机会接触和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环保技术,大幅度降低各行业碳排放强度。第三,河南省出口行业碳排放的规模效应为负,并远远超过了技术效应产生的正效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河南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其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化。

上述结论对于处理河南省贸易和环境的关系有如下启示:第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动低污染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适当降低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提高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使得河南省外贸结构效应为正。第二,增大技术贸易的比重,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排污技术,保护知识产权,降低经济增长带来的边际污染,使河南省更好地发挥外贸环境技术的正效应。

[1]Grossman,Gene M,Alan B.Krueger.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

[2]Brian R.Copeland,M.Scott Taylor.Trade,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4,(42).

[3]李秀香,张婷.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

[4]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4).

[5]叶继革,余道先.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 Effect of Henan’s Export Trade

YANG Xue1,JU Yong-wen1,WANG Fei2,LIU Dan-qing3
(1.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450011,China;2.China Center for Industrial Security Research,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3.College of Economic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

This paper used the data of 37 industrial export trade and carbon emission during 2000-2008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enan’s export trade on the environment,including structural effect,technique effect,and scale effect.The paper concludes as follows:firstly,at present,the structural effectof Henan’s export trade is negative,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nan’s export should be optimized;Secondly,trade enabled Henan to obtain the best pollution abatement technology,which dropped the density of carbon emissions,technique effect reduces the emission of pollution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finally,the scale effect is negative because of the expanding of export scale,the negative accumulation of structural effect and scale effect is farmore tha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technology,so the total effect of export trade on the environment is negative.

Henan Province;Export trade;Environmental effect

X821;F752.8

A

1008—4444(2011)05—0076—05

2011-07-11

杨雪(1966—),女,河南信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管理学博士,系统工程与管理决策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王菊芹)

猜你喜欢

环境效应河南省效应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第二届“地面雷达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培训研讨班通知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河流廊道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分析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