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手皮肤环层小体分布的形态学研究

2011-11-15王鲁建刘冰阳柏树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人手髓鞘小体

王鲁建,刘冰阳,柏树令

(中国医科大学1.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2.第9 3期临床医学7年制,沈阳 1 1 0 0 0 1)

运动神经终板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在手外伤实施断指再植术和皮肤烧烫伤实施皮瓣移植术手术成功后,运动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但人手的感觉障碍却仍普遍存在。由于感觉神经再生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对人手皮肤感觉神经分布特点的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拟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存在于施万细胞质中的S-100蛋白和构成髓鞘主要成分的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在人手指皮肤环层小体(pacinian corpuscle,PC)上的表达,旨在为解决手指损伤后的感觉障碍提供形态学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取死后1~3 h、不同年龄段的人手皮肤及皮下组织(共32例)。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后,切割成0.5 cm×0.5 cm大小的组织块。常规石蜡包埋,做垂直和水平的连续切片,切片厚度为5~7 μm,60℃烤片2 h。

1.2 方法

切片经常规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脱苯,水化后,采用即用型鼠源性单克隆抗体S-100蛋白、即用型兔源性单克隆抗体MBP、即用型超敏SP(鼠)免疫组化试剂盒、广谱超敏SP免疫组化试剂盒及DAB显色剂(均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进行SP免疫组化染色。采用购自福州迈新公司的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采用PBS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其它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结果判定

光镜下细胞质中存在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在S-100和MBP 2种抗体的染色切片中,施万细胞呈棕黄色,由于切面不同,可呈现圆形、椭圆形或波纹状等各种形态。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100),计数全部环层小体的个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由于本资料数据为单位面积内检测个数,怀疑不服从正态分布。资料经χ2检验后得知服从泊松分布,同时考虑到年龄的混杂影响,故在比较不同部位平均数量的差别时先对原始数据作平方根变换,然后采用了年龄与部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在考察数量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了各年龄段之间的比较及趋势分析。

2 结果

2.1 人末节指骨表面皮肤(指纹区)及皮神经的形态分布特点

真皮乳头层与表皮底面凹陷嵌合,其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血管网,神经多在小血管附近,数量多而直径较细,通常由数个施万细胞聚集在一起。手指的屈侧面有许多细嵴(表皮嵴)和浅沟,呈平行排列,并构成特殊的图样。每条表皮嵴的深部包被着2条非同源的真皮乳头嵴。表皮嵴的正中部恰与非同源真皮乳头嵴间沟相对应。在表皮嵴的中线上,汗腺按一定的距离开口于表面。

皮神经在网织层广泛分支形成网织层神经丛,分布到真皮结缔组织及其中的汗腺、皮脂腺和小血管周围。在神经束横断面上可见数个施万细胞聚集在一起呈圆形或椭圆形,神经束与血管伴行。在汗腺周边有施万细胞环绕排列,在其附近有神经丛伴行。

2.2 人手皮肤的环层小体的形态与分布特点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人手的皮下组织内普遍存在环层小体,小体呈圆形、卵圆形,常集合成小群。小体外周由几十层结缔组织扁平细胞疏松排列,形成同心板层的被囊。进入被囊的神经纤维构成了圆柱体—内棍(图1)。

本实验结果显示,同一个体中环层小体在指纹区、鱼际区、手背、掌指关节区等不同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平均数量分布不同,鱼际区、掌指关节区的平均数量偏高。环层小体在不同个体间的相同部位上的分布情况与年龄无关(表1)。

图1 环层小体中S-1 0 0蛋白的阳性表达 S P法×2 0 0F i g.1 E x p r e s s i o no f S-1 0 0p r o t e i ni np a c i n i a nc o r p u s c l e s S P×2 0 0

表1 不同年龄段环层小体在不同部位的分布(x±s)T a b.1 P a c i n i a n c o r p u s c l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a r t s o f t h e b o d y a t d i f f e r e n t a g e s(x±s)

3 讨论

3.1 S-100蛋白和MBP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标记施万细胞具有特异性

在周围神经组织内,施万细胞与神经纤维关系最密切。施万细胞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S-100蛋白存在于施万细胞质中,是神经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周围神经的髓鞘与这种细胞有关。MBP是构成髓鞘的2种特殊的蛋白质之一,约占髓鞘蛋白总量的1/3,它可能与髓鞘的主致密线形成有关。主要用于标记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

3.2 人末节指骨表面皮肤(指纹区)及皮神经的形态分布特点

人手指皮肤的真皮乳头层伸出许多乳头,与表皮底面凹陷嵌合,在2者的交界面上形成真皮—表皮连接。乳头顶部呈圆形,并可再分出几个小乳头。在薄皮肤,特别是机械性刺激较少而感觉不敏锐的部位,乳头较少并较小。在手掌的厚皮肤中,乳头大而多,并伴同表皮表面的嵴和沟形成弯曲而平行的嵴。在每个表皮嵴下面有2行纵向的乳头,位于嵴中线的两侧,而汗腺则由中线处进入表皮。乳头中有毛细血管袢,尤其是无毛的厚皮肤中,乳头中常有触觉小体[1,2]。厚皮肤具有摩擦嵴,能耐受机械性的摩擦,便于运动和手工操作,需要更大的结构强度,需要众多的汗腺以散热,并有丰富的感觉末梢。

3.3 人手皮肤的环层小体的形态分布特点

环层小体常集合成小群分布于皮肤的真皮下层、皮下层、骨膜和关节囊等处,以手掌、指、肠系膜处最常见,感受压觉和振动觉。小体外周有几十层结缔组织扁平细胞疏松排列,形成同心板层的被囊。1条粗的纤维进入被囊失去髓鞘,分出几个平行支,其终末被扁平细胞的片状胞质板紧密环抱,形成光镜下所见的中央无结构的圆柱体,称内棍[3,4]。环层小体内有1条或数条小血管和可能属于血管运动神经的无髓神经纤维[5]。

本研究发现,同1个体各个手指上环层小体的平均数量不同,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各个手指的大小不同所导致。另外,同1个体手中的环层小体在指纹区、掌指关节区、鱼际区、手背等不同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平均数量分布也不同,掌指关节区、鱼际区的平均数量偏高,这与人手工作、生活的习惯相符合。环层小体在不同个体间的相同部位上的分布情况与年龄无关。

[1]Odland GF.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of the ski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3-63.

[2]Brammer AJ,Sutinen P,Das S,et al.Quantitative test for sensory hand symptoms based on mechanoreceptor-specific vibrotactile thresholds[J].J Acoust Soc Am,2010,127(2):1146-1155.

[3]Guha AR,McMurtrie A,Singh R.The Pacinian corpuscle:a method of locating the digital nerve[J].J Hand Surg Eur Vol,2009,34(5):696-697.

[4]García-Suárez O,Montan`o JA,Esteban I,et al.Myelin basic proteinpositive nerve fibres in human Meissner corpuscles [J].J Anat,2009,214(6):888-893.

[5]VegaJA,García-SuárezO,Montan`o JA,etal.TheMeissner and Pacinian sensory corpuscles revisited new data from the last decade[J].Microsc Res Tech,2009,72(4):299-309.

猜你喜欢

人手髓鞘小体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髓鞘探针在脱髓鞘疾病的应用进展
异常早幼粒细胞Auer小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病毒感染与NLRP3炎性小体
木兰从军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
一种优化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自噬小体示踪的方法
人手不够 ——原载俄罗斯漫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