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卫生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1-10-26朱爱军来和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卫生学校双师型双师

朱爱军,来和平

(定西市卫生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中等卫生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朱爱军,来和平

(定西市卫生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中等卫生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中等卫生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中等卫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

1 “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我国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新的素质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按照这一要求,我国职业教育界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师型”、“双师化”、“双能力”、“双资格”、“双证书”、“双职称”教师等本质接近但表达不一样的概念。这些概念反映了人们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不同理解,如提“双资格”教师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既要具有教师的职业资格,又要具有其他行业或职业的资格证书;而持“双证书”说的认为“双师型”教师既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又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双职称”说的认为“双师型”教师既要获得教师系列的职称,又要有专业技术职称。“双师型”涵盖了整个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素质。

1.1 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

“双师”结构整体特点表现为教师来源的二元结构,其中一元是指专职教师;另一元是指外聘兼职教师[1]。

1.2 个体上具备“双师”素质

对专业课教师而言,“双师”素质是指既能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并具备相应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教师。“双师型”不仅是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而是对所有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如果文化课教师对于相关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很难真正实现其教学目标。只是“双师型”的标准与专业课教师在素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上有差别。并不是说文化课教师应该具有除教师资格证以外的某种职业资格证书,而是指文化课教师必须在精通本学科业务的同时,努力学习和造就自己相关的专业素养,不一定有“双师型”教师的名分,但必须有“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依据

(1)《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教师到企业实践,一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二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三是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四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改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卫办科教发[2006]168号)指出:“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卫生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从事卫生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应定期深入卫生服务工作一线,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高素质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3)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2007〕4号)指出:“为中等职业学校造就一大批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专家。”

(4)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7〕2号)指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中持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人数要达到50%以上。”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指出:“要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促进教师深入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3 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见表1、表2、表3)

我校目前在校生普通中专为3 720人,成人大专、本科生为614人,农村卫生人员在岗中专学历教育为7 106人。2009年,承担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培训2 978人,而全校教师人数为101人,仅按普通中专的学生人数计,生师比为36.83:1,远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16:1的标准。“双师型”教师34人,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62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的54.84%。学校101名教师中,有市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占教师的比例为10%;34名“双师型”教师中,有市级骨干教师6名,市级骨干教师占教师的比例为18%。近5年,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6位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的时间,每年每人平均仅为6天,远低于国家有关文件要求。

表1 “双师型”教师年龄构成

表2 “双师型”教师性别构成

表3 “双师型”教师职称结构

3.1 存在着“总量少、骨干缺、结构偏”的问题

我校教师队伍数量与快速发展的卫生职业教育规模不相适应,总量不足和结构短缺并存。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由于中等卫生学校以前招生数量最多的是医学类专业,中等卫生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及专业基础课教师绝大多数所学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教师最多,而其他的护理、药剂、检验等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偏少。

3.2 实际能力缺失

实际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虽然是形式上的“双师型”教师,但由于其长期不能深入卫生服务工作的第一线,普遍存在能力结构偏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大量的教师无法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双师型”教师还不是能力型的“双师型”教师;二是无法完全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不强,无法承担综合性的实践环节的教学,或是不能承担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3.3 医疗卫生行业引进困难

从医疗卫生行业引进师资的政策渠道虽然已经打通,但是引进过程中仍受到各种制约,特别是人事、财政等部门对学校从医疗卫生行业引进教师仍有多方面的限制。同时,由于学校条件的制约,愿意到学校当教师的高技能医疗卫生人才并不多。

3.4 教师在医疗卫生单位的实践流于形式

由于教学工作量大,平时没有时间到医疗卫生单位,而假期教师又不愿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医疗卫生单位实践。同时,医疗卫生单位带教的教师往往是自己的同学,甚至是学生,自感在专业技能方面不如同学,甚至不如学生,有一定的自卑感。因此,专业课教师到医疗卫生单位实践锻炼往往流于形式,多数教师的实践锻炼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具体的工作内容,收效有限。

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与途径

4.1 完善制度

推行教师“三证书”制,即教师在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还要获得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经历证书。明确卫生职业教育专业教师评审的基本条件、优先推荐条件和破格条件。建立健全具有卫生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教育制度、教师到医疗卫生单位实践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的双向交流制度,制订有利于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

4.2 制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全面掌握和研究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包括每位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性别、身体状况、教科研成果、教学经历、实践能力及校内外实践意愿等。拟定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1年、3年、5年发展目标。

4.3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医疗卫生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建立相对灵活的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外聘兼职教师管理体现前瞻性、灵活性、适应性。

4.4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和指导学生参与省、市、学校技能大赛,不断提高自身“双师型”素养和水平。

4.5 鼓励自我提升

“双师型”教师培养所有外在途径与策略,只能在方向上对教师进行引领,教师的发展最终取决于自己。因此,要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特别是鼓励教师在专业上的自我提升[2]。一是鼓励教师在医疗卫生行业实践中成长,即鼓励教师到医疗卫生单位兼职,并从医疗卫生单位取得报酬。鼓励教师到医疗卫生单位兼职,能帮助教师快速丰富医疗卫生实践经验。二是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给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通过教学内容重构等方式,把自己的专业特长运用于课堂。

[1]杨理连.“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6:140~141.

[2]朱孝平.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进展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50.

G630

A

1671-1246(2011)06-0035-02

猜你喜欢

卫生学校双师型双师
前进中的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医学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浅谈中职卫生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