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1-08-18李春海

中外医疗 2011年29期
关键词:心源性生存率成功率

李春海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500)

我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有增长趋势,且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病死率已排世界首位,因本病临床症状不典型[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使冠心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年龄≥75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2例,采用PCI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2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75~90岁,其中心肌梗死40例,冠心病有心衰42例。患者反复住院33例,首次住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有49例,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痴呆、急性脑卒中、严重肝功能衰竭、癌症晚期、凝血功能障碍等。

1.2 围手术期治疗

患者在术前均每日口服100~300mg阿司匹林,3个月后把剂量调整为100mg/d并坚持长期服用,每日75mg氯吡格雷6个月~1年时间。对患者脑血管病史、左心室谢血分数、介入资料进行记录。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心脑血管事件要做好密切观察,并行随访,记录服药情况,至少随访患者12个月及以上。

1.3 PCI治疗方法

尽可能对直径狭窄>75%的大血管行血运重建治疗,患者为多支多处病变时,一般对病变血管和大血管病变进行处理,对未引起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症状的闭塞性病变一般可不处理。多在球囊预扩张后对靶病变处植入支架,少数病变扩张效果理想可不进行支架植入,直接对简单靶病变行支架植入。本组82例患者中,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7例,其它65例均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1.4 评价标准[2]

若术后残余狭窄即刻≤10%,Ⅲ级TIMI,为造影成功;在此基础上,患者住院期间无需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和再次心肌梗死,无死亡,为操作成功。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无心源性死亡的生存率进行分析,以对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估。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

82例患者中,成功79例,总成功率为98.5%,3例患者病变是慢性闭塞性或弥漫性改变,无法通过导丝,不能采取PCI治疗。靶病变为132处,成功治疗130处,成功率为98.5%。

表1 Kaplan-Meier方法对无心源性死亡的生存率进行分析(n=79)

2.2 PCI失败原因及处理

导丝无法通过病变处3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行心包穿刺术后救治成功。

2.3 应用Kaplan-Meier方法对无心源性死亡的生存率进行分析

术后半年生存率98.3%,12个月生存率为100%,见表1。

3 讨论

本组患者经随访结果为:介入治疗总成功率为98.5%,半年生存率100%,尚无死亡病例。表明接受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长期预后,安全性好,其生存经与Ellis等对年轻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资料相仿[3]。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包括复杂的血管病变、多支血管的病变、血管完全闭塞、严重血管迂曲、左主干病变、侧支循环不发达及冠状动份脉内血栓等。介入治疗在近20年临床应用中,因其具有较高成功率和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是冠心病治疗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老年患者会因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入存在恐惧感等原因接受PCI治疗,本次治疗成功率与国际文献报道一致,说明PCI治疗冠心病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年龄不是限制因素。若老年患者患心源性休克和溶栓禁忌证,或有心肌血运重建史,发生重度心绞痛的患者,或药物治疗不能明显缓解,则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综上所述,介入器械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介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提高了治疗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1]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6.

[2]Ellis G J,French J K,White H D,et al.Result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in patients<40 years of age[J].Am J Cardiol,1998,82(1):135~139.

[3]陈纪林,高润霖,蔡强军,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置入支架的长期预后分析[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1~4.

猜你喜欢

心源性生存率成功率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勘 误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