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解决对策

2011-08-15马建国高明磊

关键词:学位道德教育导师

马建国,高明磊

(郑州大学数学系,河南郑州450001)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及解决对策

马建国,高明磊

(郑州大学数学系,河南郑州450001)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当代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成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把学术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的培养机制,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学术道德失范;研究生教育;学风建设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端正学风。近几年来,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前景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环境和学术声誉。因此,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课程学习、科研实践中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课程学习、科研实践中学术道德失范具体表现为:期末考试无视考场纪律,利用抄小抄、带夹带、传答案等手段进行作弊;实验实习弄虚作假,拷贝他人实验过程,仿造或篡改他人实验数据,抄袭同类实验报告,应付交差;课程作业敷衍了事,粗制滥造,将他人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下载或摘抄作为作业上交,更有甚者直接将整篇文章原封不动地抄袭上交,以蒙混过关;撰写课程论文投机取巧,找人代写,甚至“克隆”往届同专业论文。

(二)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经常发生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如: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在未实际参加的研究成果或论文中挂名,或引用有关参考文献但未说明;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用。学生认为这样的论文更容易发表,命中率更高。在他们看来,一稿多投只是增加了编辑的劳动量,并不是违背学术道德的失范行为。还有的学生将自己待发表的论文或者已经发表的论文,改头换面,更换题目,继续在其他刊物上投稿。对于毕业学位论文,个别学生敷衍了事,东拼西凑。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学术失范行为,如伪造论文录用通知、买卖文章等等。特别一提的是,一些研究生利用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直接在网上下载资料,拼凑或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比较隐蔽的做法;还有的将国外学者的论文及成果,经翻译整理后堂而皇之地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更有甚者雇佣“枪手”坐享其成,或充当“枪手”替人代写论文。

(三)毕业论文答辩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现有的一些论文答辩会从委员组成、提问、决议起草到评阅送审、盲审等各个环节,都不太规范和严格,造成了答辩者在感情上的亲近,使答辩委员在理性和感性上产生冲突,从而在论文评价上加入了感情因素,使一些不合格的论文也通过了答辩”[1]。这是研究生论文评价制度不规范造成的后果,这样不仅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使一些不合格者蒙混过关,为后面的研究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促使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不断滋长和蔓延。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现状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影响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社会的影响。社会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一个大课堂,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无可回避。面对人才需求竞争激烈、就业形势压力巨大的现实,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学习目的趋于功利化,在校期间不能潜心修读、钻研学问,为了日后能更好地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而费尽心思,比如在校期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报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如此想法就必然会对学习和科研产生很大影响。再者,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尤其是硕士生培养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加之所招研究生年龄偏大,各自面临着生活、家庭等多重压力,经济负担较重,为维持正常的生活,部分研究生只得在就读期间寻求额外的收人,这也是导致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精力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上只能应付了事。近年来,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研究生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一方面想在学校尽可能多地学到知识,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想尽快毕业,早一点在社会上找到自身发展的立足之地,矛盾的心情容易导致学生的浮躁情绪。

(二)高校缺乏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长久以来,大多数高校只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与其共生共存的学术道德教育却一直被忽视,在校期间很少安排他们学术道德方面的讲座和报告,很少重视学术道德教育的实施,以致研究生缺乏学术道德观念的自我约束力,更不能以正确的学术道德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管理者和导师都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使学生的学术研究有质量保障,不致导致出现学术腐败现象[1]。

(三)导师的学术道德水准对研究生的影响

导师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引路人,又是学术成果的审核人,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榜样,其自身的学术道德素质对研究生直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导师本身就缺乏学术道德方面的品行,对所带学生学术品质的培养就难免存在着局限性和弊端。还有的导师学术创新氛围营造不够,缺少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与政策支持,只带领学生忙于自己的科研项目,不愿从事创新研究或指导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因为这些工作对于教师业绩考核没有帮助。而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又未必适合研究生做学位论文,使得很多学生既要完成导师的课题项目,又要做学位论文。这就不可能形成很好的学术氛围,有时还会在时间和精力上发生冲突。也有的研究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花费精力和时间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不甘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实验或测试,使得研究生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为获取学位而走“捷径”。

(四)研究生学术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现有的研究生评价体系较单一,一般以论文或著作发表的刊物和出版社档次为标准,衡量学术成果的价值,更多的是量化考核。例如:规定研究生授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要在“CN”级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在奖学金评价体系中也明文规定发表一篇论文就有相应的加分标准。当前研究生的各项评优活动,也是以量化的学术成果为主,思想政治状况考核非常弱化。在这样的指挥棒下,现实性很强的研究生当然“急功近利”,极容易造成学术失范。而真正潜心钻研,追求原始创新的成果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不完成这些量化的标准,研究生在读期间就无法实现学业、荣誉等利益,甚至严重影响了将来的就业[2]。可以说,种种相关制度的制定,造成了过多注重论文的数量而淡化了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若想完善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就不能以论文发表的数量来衡量,强行规定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必然会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和科研注意力。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首先要提高对研究生实施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真正认识到对研究生实施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之所在,才会有切实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举措。合格的研究型人才,既应具备较好的学术能力素质,也应具备较高的学术道德素养。其次,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自律,要通过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觉悟,借助道德力量,使之不愿违背学术道德;他律,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约束,规范学术管理,借助制度力量,使之不能违背学术道德;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督,形成社会舆论,借助社会力量,使之不敢违背学术道德[3]。再次,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做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专题教育、制定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细则、成立学位论文查重分析小组、建立学术道德激励与惩戒制度等等

(二)成立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组织机构

高校研究生院应成立学风建设组织机构,总体把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要将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纳入学风建设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在院系成立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小组,以主管研究生思想工作的副书记和主管研究生培养的副院长为主来负责研究生学习以及学术过程中的相关教育、监督和管理工作[4]。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在端正学风、加强学术行为规范中的作用,完善监督机制,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三)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活动

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中,将学术道德教育作为第一课,并列举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同时发放《研究生培养手册》,将学术道德教育内容编进手册,如将《学术规范指南》以及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制定的《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不端行为”检测办法的暂行规定》一同引入《研究生培养手册》,当中穿插渗透各种失范行为和处理办法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学术诚信是作为一名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进入校门第一天就要了解学术道德规范,认同学术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荣辱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定期组织研究生学术道德专题讲座,尤其在研究生进入学位论文撰写的关键阶段,更要着重强调遵循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免造成终身遗憾的后果。

(四)完善研究学术道德监督机制

按照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解,制度是指“一种行为规则”。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形式,正式制度是指通过各种组织而形成的正式规章、规范、法则等;非正式制度指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信念等社会行为规范。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激励,包括奖励、惩罚等。合理利用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因为惩罚的存在既可以使诚实的学生相信,他们的努力是受到尊重并有价值的,也向不诚实的学生表明,企图通过造假而逃避学术工作的行为将最终会受到应有的制裁”[5]。在笔者所在的校,几年前有人在网上发现一位已授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学术失范现象,与某高校教师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内容重复较多,学校学位办非常重视此事,相关学院专门成立调查组跟踪调查,经多方核查,该生抄袭论文情况属实,根据情节,本人及导师做出了深刻的书面检查,并给原创作者写出道歉信。遵照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取消该生所授学位,导师当年停招研究生。通过对毕业后研究生追溯的惩戒和违纪处分,以身边发生的事实为例加强在读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达到了强有力的教育效果。对研究生的评价体系,我们也可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国际上很多名校不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而是把学位论文质量作为衡量其能否申请学位的惟一标准,而对于发表学术论文水平的界定,则是判断其学位论文水平的一个参考。这样做可减少研究生为发表学术论文而忽视了学位论文的质量,从而改变了学术道德失范的初衷。

除此之外,在研究生学术制度体系完善方面,目前应当抓好以下几种制度的建设:一是建立校级或院级学术诚信监督机制。可由学生、导师和管理者组成,并制定出学术道德责任管理制度。对研究生的作业、考试、论文、科研、实践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将学术诚信纳入到导师和学生的相关考核体系中,直接与导师的招生资格挂钩,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挂钩,以此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的联动性。二是严格培养考核制度。研究生院、院系研究生办公室和导师应当加强对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严格各项学习纪律和制度,如监考制度、作业制度、中期考核制度、论文抽查制度、论文盲审制度。对学位申请、评奖选优、硕博连读、出国推荐等过程中需要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进行严格审查和核实。特别是对申请毕业答辩的学位论文,都要求通过研究生院的专门软件进行检测,对超过所规定的复制比的论文,一般推迟其答辩日期。对复制比接近规定的学位论文,视其具体情况,经修改,由个人写出《整改报告》和《申诉书》,经导师签字,院学位分委员会通过,分委会主席同意,交研究生院备案方可进行答辩。三是明确学术德育导师制。导师是学生学术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将学术道德要求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导师在日常学习和科研过程中注重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和学术规范的示范与引导,要向学生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传播科学方法。要以德修身、率先垂范,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帮助学生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习惯[1]。

(五)设立研究生实习基地,为研究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

学校和学院与有实力的企业或公司联系,设立研究生实习基地,目的是可以尽早地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同时可以为单位和学生之间提供一个双向选择的机会,也为学生就业搭建一个自然过渡的平台,实现“近距离考察,零距离就业”的目的,为学生就业解除后顾之忧,使学生能安心学习,静心科研,不为毕业后的出路担忧,不用为找工作做假科学,不做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情。

总之,高等学校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应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除了需要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外,高校自身必须在构建学术道德工作体系方面有所创新、有所作为,不断开创学风建设的新局面。要坚持“学术道德重在预防”的理念,抓住主要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只有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遵守学术规范,弘扬学术道德,才能促进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在各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营造出宽松的、和谐的、有利于人才多样化发展的学术环境,逐步减少乃至消除高校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真正在我国实现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

[1]马革兰.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根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2]戴雪飞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根源和学术道德教育机制建设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3]王正杰.论新时期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7).

[4]李伟,王革.预防与控制: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2).

[5]江新华.美国大学防剽窃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7).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llege Postgraduate AcadeMic Moral and Study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MA Jian-guo,GAO Ming-lei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The postgraduate academic moral construction is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the study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It’s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n how to enhance the post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postgraduate education.The article analyse the performance and cause of the academic immorality,comes up with some solutions toward how to reinforce and improve the postgraduate academic moral construction.It suggests that academic mor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which run through thewhole process of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ic immorality;Postgraduate education;Study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G643

A

1008—4444(2011)05—0166—04

2011-05-16

马建国(196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宋孝忠)

猜你喜欢

学位道德教育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V eraW an g
导师榜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