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文化

2011-08-15盖沛

关键词:挑战语言文化

盖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浅谈网络文化

盖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网络文化的出现使人类正迈入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它使大众文化资源和潜力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展,并且激活了大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与此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如虚拟化的挑战、多元化的挑战、开放性的挑战等。

网络时代;网络文化;挑战

网络文化,广义上说,是指网络时代所代表的新的文化成果与状态的总和;狭义上说,是指与网络时代相关的人们的交往活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多少年来,人们的认知过程和实践活动都是以实实在在的、传统的方式进行,而在网络时代,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信技术,人类的活动范围和获取知识的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文化活动也处于一个全新的空间。当然,科学技术不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万灵丹”,科学技术发展史提示我们,任何一项技术发明往往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网络也是如此,在带给人们极大方便和实惠的同时,也必然附带一些我们所不愿接受的网络垃圾。因此,在使用网络时怎样汲其精华、剔除糟粕才是我们应该面对的主要问题,而随着网络普及而产生的网络文化的建设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的挑战

(一)虚拟化的挑战

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为人类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生存与活动空间,使人们的日常活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网络正诱使着一些人与真实世界的生活渐行渐远,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事情。其中最典型、最广泛的使用领域是电脑游戏,对广大的人群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网上娱乐不是不可,工作学习之余作为一种消遣方式,放松一下也无可厚非,但应当适可而止。如果过度沉溺于虚拟空间,而混淆了虚拟的环境、网络中的行为和真实生活的区分,难免会顾此失彼,淡漠了人情,从而失去许多现实生活当中真实的、值得珍惜的东西。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面对面的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需要在这种交往过程中慢慢培养。很难相信,一个整天沉溺网络、无视周边环境和人与事的人怎样才能得到人们和社会的认可。归根到底,虚拟的东西毕竟还是“人造”的,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人际交往环境,人们之间的感情、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何况在网络交流中,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假面舞会,人们带着“面具”、以虚拟的身份出现,其中的言行举动不必过于拘泥、规范,可信度自然就会降低。在网上进行交友、征婚、商务活动,甚至进行各种娱乐活动,都须小心谨慎,否则上当受骗在所难免。近年来网络诈骗活动屡屡发生,和人们对于虚拟环境缺乏认识有很大关系。另外,传统的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例如,学校、办公室、医院、商场等,是人们学习、工作、就医、购物等社会交往的主要场合,但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充斥的网络化社会中,随着远程式教学、远程医疗、家庭办公、网上购物等的普及,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面对面交往的机会自然会大大减少。由于终日面对电脑终端,相对与外界隔离,结果不仅仅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同时也会引发精神紧张、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问题。整天沉迷于网络,长此以往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亲近网络而不愿意跟人接触,把一种虚拟的环境当成真实的生活来体验,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脱离真实的存在,对现实生活反而产生疏远感、淡漠感、不信任感等不良情绪。另外,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普及,网民人数的剧增,腰椎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也在直线上升,而且患病人群不分职业和年龄。可见,沉溺网络对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多元化的挑战

纵观历史的进程、社会的进步,文化信息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方式从过去的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变迁。在目前所处的开放社会中,多元文化更是大势所趋,传播的方式不再受到限制,呈立体化铺天盖地而来,对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由于网络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发布信息和接受方法越来越方便,人人可以玩微博,文字创作可以随时“出版”而不用征得出版社的同意及交纳版费,因特网成了“全球最大的创作、交流、出版、发行园地”[1]。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任何事情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在人们享受信息传播速度带来的快乐之时,也要看到边缘文化(黄色文化、黑色文化等)的泛滥对主导文化的影响。各种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和不负责任的广告以及在网上散布谣言、进行恶意人身攻击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正统的价值观构成了威胁。特别是,由于因特网的全球化特点,尤其是信息的广泛性和开放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法律、意识形态、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都会完全而清晰地、不加过滤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各种独特的行为和各种奇风异俗,以及各种文化冲突的日益表面化、尖锐化,势必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在我国的众多网民中,青少年(包括儿童)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性格和人生观尚处于不稳固状态,网络上这些不良文化资源的泛滥所产生的影响,难免使人忧心忡忡,因此,需要及时加以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三)开放性的挑战

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时空曾经是限制人类交往的主要障碍,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得到了无限的扩展。如今,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进一步消除了时空的局限性,信息网络技术有能力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把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地理距离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消失”,整个地球似乎变成一个“小村庄”,居住在不同的国度和地区的人们,也可以在一起工作、娱乐,甚至没有了穷乡僻壤和繁华都市的区别。同时,人们在网上的行为不单是个人行为,而是具有了公共性、社会性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国际性的。例如,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喋喋不休,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与大局无关,但在网络上,不仅仅是在占用网络资源,还在浪费他人的时间[2]。对于虚假的、无聊的信息和广告,如何发布信息与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信息共享”不能走向极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或者由于商业利益所驱动,而对信息产权的过于保护、甚至垄断妨碍了正常学术交流是不可取的。仅以个人隐私权为例,由于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的便利性,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根据需要登录的个人信息和资料,极有可能在网络上成为“共享资料”,泄露出去为人们所“分享”,甚者有人或部门为了私利而透露、出卖,个人的隐私权将可能受到极大的侵犯,所以,必须出台相应的措施以保障个人隐私和社会的安全。

二、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遵循传统的文字书写交流方式,当网络深入我们的生活以后,这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纸化办公已经不再陌生,与之相适应的网络语言也在悄悄地兴起,它的发展之快以及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我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所说的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上普遍使用的、带有明显网络背景和自身特点的特定的词语和符号。它们生成速度快、使用频率高,以独特的方式在网络中流行,并且大有“下网”之势。目前,有些词语已经堂而皇之地步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大中小学校园,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爱乃至标榜的时尚[3]。网络语言的流行,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传统文化观念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更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

网络语言对我国传统的民族礼俗、伦理道德等的影响暂且不论,单就对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就已不容乐观。第一,由于在网络中的交往具有虚拟性、遮蔽性,以及网名的非真实性,很容易使交流者由放心、放松甚至放肆而导致放纵,不文明、不道德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甚至粗话、脏话连篇,丧失起码的文明。第二,在网上交流、聊天的时候,网民处于一种急迫的心情和随意的状态,为了便利和快速,依据各自掌握的信息输入方法,不假思索地选择计算机最易显现的信息,随意用谐音字代替汉字,用错别字、用英文单词、用方言音替代词语等等,由于处于特定的语境,交流的双方彼此都能理解随意替代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用本也无可厚非,但久而久之,使用这种替代词语已成习惯,网络词语也变成了他们的日常用语,甚至有些成语面目全非。综观网络语言,大部分不符合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规律,不仅认读困难,而且还会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对青少年的语言教育也带来冲击,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语言文字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他们不仅在网上享受、传播、创造网络语言,而且还将网络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日记、随笔以及班级墙报中。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网络语言正是社会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中所折射出来的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简洁经济、方便快捷、形象直观、幽默诙谐、富于生机活力的语言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促进传统语言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既要用积极的、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又不能对它放任自流,正确的应对措施是适时建立与网络语言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引导网络语言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3]。

三、结语

总之,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正日渐摆脱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限制,去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无法或无力体验到的东西,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自由发展,大众文化资源和潜力也得到了很大限度的提升。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网络文化,以它积极的一面使人类的文化发展面临着历史的机遇和光明的前景[4]。突飞猛进的网络技术在为科学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可能性的同时,也必然产生种种负面效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谈论、使用网络,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也成为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极为重视的问题,除文化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出台的相关规定外,各地都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虽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界的综合治理,网络文化总体上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央也一直非常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曾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鼓励大家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相信通过各级政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使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着力营造一个以弘扬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

[1]孙伟平.网络文化:机遇、挑战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孙伟平.网络时代伦理道德面临的新挑战[J].江海学刊,2008,(3).

[3]廖志林.浅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07,(3).

[4]汤长安.论网络环境下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D].中南大学,2004.

On the Net Culture

GE Pei
(Shool of Ideoi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450011,China)

The emergence of net culturemake human race stride into a new"net age",which makemass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ir potenials to fully develop and activate the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of the human;however,it also brings some dificulties and challenges,facing the probleMof reconstruction.

Net age;Net Culture;Challenge

G64

A

1008—4444(2011)05—0073—03

2011-06-01

盖沛(1984—),男,河北平山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董红克)

猜你喜欢

挑战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语言是刀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