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化特色栏目创建的历史回溯与路径选择

2011-08-15宋孝忠刘明

关键词:办刊学报栏目

宋孝忠,刘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郑州450011)

水文化特色栏目创建的历史回溯与路径选择

宋孝忠,刘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郑州450011)

目前,大多数高校文科学报仍然沿袭着“小而全”的办刊模式,文、史、哲、经济、教育、教学等是大部分学报都有的内容。社科版学报也是如此。学报要形成特色,养成风格,独树一帜,必须以办刊宗旨为指导,以特色为立足点,确定自己不同于其他学报的特色栏目,由特色栏目带动学报整体风貌的更新,营造“品牌效应”。水文化栏目是我刊的特色栏目,回顾这一栏目的创建历程,深入分析其发展的内外环境,有助于我们明晰水文化特色栏目的发展路径,进而带动整个刊物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水文化特色栏目创建的历史回溯

(一)水文化特色栏目创建的缘由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创刊于1985年,起始刊名为《水利高教研究》,1998年获批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刊号。创刊伊始,我刊就本着立足本校办学特色、服务本校教学科研的办刊方针来办好学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本科院校,教学、科研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因此,我刊在设置栏目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一办学特色,把创办“水文化研究”作为我刊的特色栏目和办刊特色。

“水文化研究”栏目源自《水利高教研究》1985年第1期的创刊号。该期专文刊发了原学部委员、担任我校校长18年之久的汪胡桢先生撰写的《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成就》一文,标志着该栏目的开辟,迄今已有26年的历史。即使从1999年第1期公开创刊算起,也有13年的历史,并且时间连续,基本没有间断,也可谓是历史久远。期间,也有其他院校办过类似栏目,可能因各种原因并没有坚持下来。目前,我刊的“水文化研究”栏目在全国水利类期刊界已发展成为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堪称独一无二的特色栏目。

(二)水文化栏目的鲜明特色

一是栏目文章充足,内容丰富。由于水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水文化栏目属于广义的文化栏目,即包括但不限于狭义的水文化文章。据统计,创刊以来,我刊水文化栏目已经累计发表文章近200余篇,100余万字。文章内容包含了水利历史、治水思想、水的崇拜和信仰、水利政策、水资源利用等等,涵盖了水文化所包含的各个领域,为我们全面了解水文化的整体面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参考。

二是栏目作者层次高,文章质量好。水文化栏目尤为注重文章质量,深知文章质量是期刊生存发展的关键,对于立志于创建特色栏目来说尤为如此。由于我刊的特色栏目设置,全国的相关研究工作者都积极向我刊投稿,文章来源广泛,质量有切实保证。从学历职称层次来看,包含了众多博士、教授、博导、甚至全国一流的专家学者的稿件。为提高特色栏目层次,我刊也积极策划专题笔谈,面向全国著名学者诚恳邀稿。例如,我们曾连续策划了两期“水经注专题研究”笔谈,由全国著名《水经注》研究专家陈桥驿先生领衔,武汉大学、陕西师大等知名大学的多位博导参与撰写了系列文章。另外,我刊水文化栏目刊登的《明清时期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文化与河流》等文章以其选题的独特视角,研究的原创价值而备受关注,陆续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高质量、高层次的稿件产生了广泛的、深远的社会影响。

三是栏目学术价值高,社会影响大。水文化特色栏目在我省众多期刊中,独树一帜,全国范围也不多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因为我校独一无二的水文化特色栏目,国内许多水利、水文化工作者都把我刊作为重要的投稿对象,在国内的水文化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例如,水利部水利文协在扬州召开的水文化研究会议上,对我刊水文化研究栏目刊登的《文化与河流》一文给予了特别关注和赞扬。《河南报刊审读》2007年第7期刊发了审读员文章《“水文化研究”是个亮点》,对我刊的特色栏目给予了高度赞誉。2009年12月在西安举办的中日“水经注国际研讨会”,曾对我刊的“水经注专题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把我刊作为研讨会指定的阅读材料,并向与会的日本学者和大学赠阅了我刊的部分期刊,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为我刊进一步向世界化、国际化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水文化特色栏目发展的环境分析

从宏观上看,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为水文化栏目发展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首先,水乃万物之源,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极具特殊意义的生命载体和生命象征。特别是随着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日益加剧,人类更加认识到水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水文化逐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2006年,联合国为第十四个世界水日确定的主题就是“水与文化”。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颁布,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可见,加强水文化研究和建设正是适应了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再次,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办刊水平,教育部于2003年、2004年分别推出“名刊、名栏”工程,在各高校学报产生了很大反响。特别是名栏工程,许多高校或凭借地域优势,或凭借历史优势,或依托人才和学科优势,精心打造特色栏目。这也给我们创建水文化特色栏目以重要启示。

从中观上看,学校的大力支持,为水文化栏目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自我刊的水文化栏目设置以来,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扶持和历任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现任领导曾多次邀请水文化专家来我校座谈,为特色栏目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支持学校的水文化建设和发展,2010年4月学校党委专门下发文件,成立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化研究会”,并积极同水利部水利文协、全国水文化协会加强联系和交流,于2010年下半年在我校举办全国水文化培训班。与此同时,为了具体落实水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我校党委还印发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化研究会章程》,对水文化研究会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经费保障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特别指出“学报编辑部负责优秀研究成果的编辑出版”。2011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正式出台,该纲要强调:“我校是以水利为特色和优势的高等学校,文化建设理应坚持以水文化精神内涵打造华水文化底色,彰显华水文化个性特色。”“继续办好学报水文化栏目,积极参与水利系统水文化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水文化共建活动。”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刊的发展和扩大我刊的影响。

从微观上看,学报编辑部历经多年的持续努力,为水文化栏目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经过20多年的辛勤耕耘,社科版学报已经形成以水文化特色栏目为龙头、其它社会学科为基础、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水文化栏目已得到学界和学报界的广泛认可,在作者群和读者群中形成了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二是培养了一批致力于水文化研究的青年学者,也吸引了一大批国内从事水文化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可以为提升水文化栏目水平持续提供高质量的稿源;三是组建了素质较高的水文化栏目编辑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策划、组稿和编辑经验。2010年,社科版学报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社会科学学报优秀编辑团队。这些,为水文化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水文化特色栏目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特色办刊理念,着力打造水文化栏目品牌

办刊理念是一份期刊在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办刊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一代代编辑的经验反复提炼上升为理性的结晶。一本特色期刊不仅沉淀着他的历史底蕴,也彰显着刊物的个性和所特有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期刊独特的办刊思想和办刊理念。可以说,坚持特色办刊的理念,有助于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特色栏目建设就是综合性高校学报坚持特色办刊理念,着力打造栏目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通过品牌栏目的运作来创造出品牌期刊。可以说,创造品牌特色学术栏目是创造品牌期刊的基础,打造特色栏目的最终目的是增强期刊的整体水平。我刊以建设水文化特色栏目为追求,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历史优势、地域优势,着力打造水文化栏目品牌,持续增强刊物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坚持开放办刊理念,持续提高水文化栏目质量

开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特色。就学报而言,人们大都认为,学报就是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目前很多高校学报都强调“学报是展示学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于是,在稿件的选用上,有意或无意地倾向于校内作者。一份学报,尤其是一个特色栏目,如果囿于一个小圈子或者一个学校内部,稿件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办刊模式,坚持开放办刊的理念。对于水文化特色栏目创建来说,首要的是要有开放的意识和开放的理念,认识到提高水文化栏目质量,必须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尽可能向社会汲取和输出一切有益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优秀水文化成果,从而形成一种能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其次,水文化栏目要坚持向社会开放,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服务主办学校,不囿于主办学校自身的狭小范围和狭隘利益,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意识,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和特色,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和发现好稿,大力吸引外来稿件,同时主动向水文化专家和水文化爱好者邀约高质量稿件。再次,培养有竞争意识的编辑群体,形成开放化的编辑文化,有助于改变在稿件的采用上以内稿为主的现状,兼收并蓄、广纳社会学术精华,持续提高水文化栏目质量。

(三)坚持科学策划理念,实现水文化栏目跨越式发展

策划是高校学报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报创新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全国高校学报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策划的竞争。一般来说,在办刊过程当中,编辑总是要倾心设计、苦心经营能体现本刊特点的特色栏目。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形成,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经过认真调研、收集信息,充分认知期刊性质和本校重点学科建设情况以及本刊编辑部经营特色栏目的实际能力,同时还要考虑读者需要和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以及特色栏目的发展前景等。对于我刊的水文化栏目来说,一是必须转变观念,注重栏目策划,摈弃等待投稿的做法,主动走向社会,积极发现富有内涵的水文化选题。二是水文化栏目策划要立足于学术创新。特色栏目的生命力在于学术上的创新性。只有在学术上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目前理论界对水文化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水文化栏目应该有较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只要我们加强策划,力争出一批精品,栏目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社科版学报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宋孝忠)

猜你喜欢

办刊学报栏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栏目主持人语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