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钊与中共北方区委

2011-08-15行,李

天津法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李大钊区委革命

徐 行,李 俐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2.中共天津市委 党史研究室,天津 300042)

李大钊与中共北方区委

徐 行1,李 俐2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2.中共天津市委 党史研究室,天津 300042)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共北方地区党组织的创始者和主要领导者,他精心筹建了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后,为培养革命骨干立即着手建立了中共北方区委党校,并积极指导和帮助建立了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的各地方党组织,促进了北方地区党组织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在他的领导下中共北方区委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推动了北方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李大钊;中共北方区委;党组织发展;北方革命运动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重要奠基人,他为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简称北方区委)的建立和北方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及北方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李大钊的奠基工作与中共北方区委的建立

北京是中国共产党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革命的中心。北方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和中共北方区委的建立发展是与李大钊最早在这里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奠基工作分不开的。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早在五四运动前他就以撰写文章、授课、演讲、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等方式向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亲自领导下,北京最早的共产党萌芽组织之一——“共产党小组”成立,同年底,改为“共产党北京支部”。1921年8月,随着党员力量的逐渐壮大,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李大钊任书记[1]。

1923年6月,李大钊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驻北京委员。1923年7月中共北京地委改组,成立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兼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1924年3月至5月,李大钊任委员长[2]。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北京的许多共产党人沿铁路各线分赴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工人运动,发展党、团组织。五卅惨案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在京组织“沪案雪耻会”,声援五卅反帝爱国斗争,促使北方地区的革命运动逐渐开展起来。

为了总结党的四次大会以来特别是五卅运动以来的革命斗争经验,进一步壮大党的组织和开展工农运动,1925年10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认为“以前的北京区委兼地委,多注重北京市的工作,不但不顾及东三省和山西,即对于近在北京的天津、唐山两地方,也未曾有充分的指导”[3]。会议强调北方工作的重要性,决定加强党对北方国民革命运动的领导,“应当巩固京区的组织,管理直隶、山西及东三省”[4]等地党的工作。决定将北京区委改组为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简称北方区委),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

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区委正式成立,设委员5人,候补委员3人,“区委委员是: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邓培(当时唐山地委书记)、李希逸(当时天津地委书记);候补委员是:范鸿 、于方舟(当时天津地委委员)和彭健华”[5]。李大钊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和职工运动委员会、国民运动委员会、军事运动委员会和农民运动委员会等工作机构,陈乔年为组织部部长,赵世炎为宣传部部长。中共北方区委领导范围包括北京、天津、直隶、山西、察哈尔、热河、绥远以及东北、西北等地。李大钊担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后。“为了党的需要,李大钊陆续辞去几个大学的教授职位,而专任党的工作”[6]。

二、李大钊为北方区委抓紧培养革命骨干

李大钊深深懂得培育革命干部的重要性。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就着意培养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知识分子,如邓中夏、高君宇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打下了组织基础。担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后,李大钊对培养党的后备力量问题更加关注。他在担任北方区委书记期间,为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中共北方区委党校,同时选派北方党员干部到广东等地学习。

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党组织发展较快,干部队伍一时不能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北方各地经常来信要求区委派遣干部。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李大钊的提议下,经中共中央同意,创办北方区执委党校,对北方党团干部进行正规训练”[7]。在李大钊等人的努力下,北方区执委党校很快招收了一批北方各地方基层组织的骨干到北京培训。学习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党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交流总结。来自各地的学生,经过短期训练后,再派回各地工作,充实基层党组织。李大钊亲自为党校学员授课,在党校授课的还有罗亦农(主讲政治经济学常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革命史)、赵世炎(主讲列宁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任务、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陈乔年(主讲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党的建设、世界革命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概况)、萧子璋(主讲关于共青团的任务和学生运动)、刘伯庄(主讲关于党的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问题)等。

李大钊在北方区委党校主讲“土地与农民”问题。他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中国农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精辟地论述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建立农民武装的必要性。他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中极重要的力量”,“中国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他还指出:农民要依靠自己组织起来解放自己,只有工农民众自己团结起来,才是“唯一的出路”。他强调:“在农村中作农民运动的人们,第一要紧的工作,是唤起贫农阶级组织农民协会”,并要求“利用乡间学校,开办农民补习班”[8]。李大钊的讲演,使学员们受到极大的启发和深刻的教育。后来,毛泽东在广东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把它收录在教材中,供学员们学习。

第一期党校开学后不到3个月,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计划。中共北方区委本打算再继续办几期,但由于北京环境日趋恶化,所以一期结束后就没有再办。即使如此,它已为北方地区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革命骨干。如北京地委所派一些人员经培训后,“陶永立被调到北方区委组织部工作;尹才一曾任共青团北方区委委员,唐从周曾任共青团北京地委书记;邓鹤皋曾任共青团地委委员”[9]。许多学员回到地方后都担任了党团组织的领导职务。这些学员对北方党组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山西太原在1925年10月以前没有严密的党组织。1925年崔锄人等党校学员回到太原后,整顿组织,建立了中共太原支部,不久又将一批超龄团员转党,党员迅速增加到30余人,组成了中共太原地委。

在组建中共北方区委党校自己培养革命骨干的同时,李大钊还指示直隶、京津等地党团组织向国内外各种革命骨干培训学校输送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去学习,积极为党培养后备干部。1925年11月,李大钊组织选派了一批北方同志赴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特别是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招收第六届学员的通告送达北方区委后,为提高北方农民运动骨干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更加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李大钊亲自选送了一批优秀的学员前去学习。

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还向黄埔军校、冯玉祥的西北干校、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中山大学,向武汉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工人训练班,送去了数以百计的进步青年。这些学员后来大部分都成为了革命骨干,他们毕业后分赴北方各地及广东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农村革命斗争,推动了北方农民运动的发展,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李大钊亲自指导北方区委建立各地方组织

李大钊担任北方区委书记后,立即着手开展中共北方区委所属的各地方组织的筹建工作。他亲自召集会议,研究如何发展党的队伍,派人分赴河北、陕西、黑龙江、辽宁、河南及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建立地方党组织。壮大了北方地区的革命力量,为革命活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大钊很重视河北党组织的建设。他认为:“张垣乃是西北一带我国的枢纽与关键,急需建立党的统一领导机构”[10]。“石家庄有现代纺织工业,又系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很重要,这些地区的工作应加以重视”[11]。根据李大钊的意见,中共北方区委成立后很快就建立了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1925年12月6日,北方区委又建立了中共石家庄特别支部。

陕、甘、豫等省的党组织都是李大钊派得力干部去建立起来的。陕西的党组织是魏野畴等共产党员创立的。党组织创立以后,陕西的革命运动有了较大发展。“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区委对陕北革命运动极为重视,不断派干部以教员身份来陕北加强党的领导力量”[12]。甘肃的建党工作是李大钊向中共中央推荐,派遣宣侠父等人建立起来的。宣侠父等9名共产党员以左派国民党员的身份到国民军中工作,秘密发展党员,于1925年冬在兰州建立了中共甘肃省特别支部。王若飞和肖楚女二人根据李大钊的指示在河南从事党组织的发展工作和各种革命活动,在此期间,“李大钊多次听取河南党组织的汇报并作出指示”[13]。

东北地区的党组织也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建立的。1922年李大钊开始派遣党员到哈尔滨、大连等地建立党小组,从事革命活动。根据李大钊的指示,1925年11月,成立了以吴丽石为书记的中共哈尔滨特支。1926年初成立了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下属8个支部,40多名党员。到1927年春,已在奉天、大连、哈尔滨、吉林、长春、牡丹江、双城等地建立了党团组织[14]。

内蒙古国民革命党(起初叫内蒙古国民党,后改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是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采纳李大钊的建议而成立的[15]。1925年10月13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张家口成立,成立以前,李大钊曾亲自向蒙古族共产党员吉雅泰(当时公开身份是绥远国民党党部的执行委员)作了重要指示,并指派江浩、王仲一作为中共北方区委代表参加成立大会。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成立,对于团结内蒙古各阶层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王公的特权制度,开展内蒙地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1925年11月,李大钊在张家口主持召开了内蒙古工农兵大同盟(亦称西北农工兵大同盟)成立大会。这是北方区委根据内蒙的特点组织起来的团结蒙汉各族劳动人民进行共同斗争的群众性组织。参加"工农兵大同盟"的代表有200多人,其中包括蒙古、汉等民族的工人、农民、牧民、士兵代表。李大钊在会上指出,“蒙古、汉等民族人民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得到解放”[16]。大会决定出版农工兵大同盟机关报《农工兵》,由共产党员多松年任编辑。大会选举了李大钊和赵世炎同志担任大同盟的正、副书记。这个大同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的第一个群众性组织。农工兵大同盟的成立,是党的联合战线政策和民族政策的一大成功,对西北、内蒙古地区的民主革命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1926年初,中共北方区委直属组织已经有北京、天津、唐山、乐亭、张家口、正定、北满、大连、太原、保定等10多个地执委、几十个特别支部和独立支部,全区中共党员2000多名[17]。同时还建立了共青团北方区委,由萧三(萧子 )任书记。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北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北方的共产党组织已遍及北京、天津、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内蒙、东北和西北等地区,初步形成严密的组织系统,党员人数达3000多人,北方地区成为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仅北京一地,“三一八”以后至1927年2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共产党员人数增加了两倍多,如果加上大批南下的党员,还不止此数。1927年初,李大钊领导下的中共北方区委又建立南口、绥德、榆次、平阳、汾阳、晋城、顺德、饶阳、大名等地执委,“全区中共党员发展到 3000 余名”[18]。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地方组织的壮大,中共北方区委所辖范围有过几次变化。1925年10月,根据李大钊的建议,成立了豫陕区委,河南省郑州、信阳、洛阳地委及所属组织划归豫陕区委。1926年10月,东北党组织划归中央直辖。1927年初,在李大钊的提议下,陕甘区委成立,陕北和甘肃等地的党组织划归陕甘区委领导。1927年2月后,北方区委辖区有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数省市[19]。

四、李大钊积极领导北方区委开展各种革命活动

在李大钊领导下,中共北方区委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积极开展工农革命运动,并在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大钊是我们党内最早注意农民问题、重视搞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19年他就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提出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到农村去。1925年和1926年,他发表的《土地与农民》和《鲁豫陕等省的红抢会》等文章成为当时共产党指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之一。在李大钊和北方区委领导下,北方各省的农民运动逐渐展开。1926年4月,中共天津地委抓住军阀政府忙于应付战争而对农村统治较弱的有利时机,抽调一批党员到农村发动农民建立农会,开展抗捐、抗税和反抗豪绅、地主的斗争。至1926年6月,山东和山西各有13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会员有数万人;直隶、热河、察哈尔、绥远、陕西等地的农民也相继建立了农民协会[20]。

为了推动北方农民运动的开展,李大钊确定京东、津南、保定、大名为北方农民运动的重点地区。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京东、玉田、乐亭、遵化、三河、平谷等地,都先后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抗捐抗税斗争,尤其以玉田县1927年1月掀起的反"旗地变民"的斗争影响最大。1926年9月,以李大钊为书记的北方区委派张明远、杨春霖先后回玉田开展农民运动,恢复党的组织,成立了中共玉田特支。1927年1月,李大钊表扬了玉田特支的工作,认为特支领导的反抗“旗地变民”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对于推动整个北方农民运动作出了出色的贡献。李大钊告诫玉田党组织,“要认识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对革命的成败极为重要。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农民运动的方针,把农民组织起来,用自己的力量解放自己”[21]。他还批准了在玉田建立县委的计划。

此外,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还派遣党员到河北磁县农村建立党组织,并通过中共天津地委、保定地委、张家口地委派出共产党员到农村建党。“仅据1926年底乐亭、玉田、清苑、蠡县、围场等18个县的统计,就有农民协会会员7295人”[22]。到1927年春天,中共北方区委已在河北的大部分农村建立了党组织。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内蒙古不少地方建立了农民协会、牧民协会、工会、学生会以及西北青年互助社等群众组织。当白色恐怖笼罩了城市以后,李大钊和北方各级党组织派遣了更多的同志到广大农村中去,在这些地方突破了敌人的黑暗统治,扩大了原有的农民组织,建立了新的农民组织和农民武装,展开了新的斗争。

李大钊对自发地组织起来的农民武装——红抢会、绿枪会等,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烈的支持。他认为:概况地说起来,“红枪会确是一种武装自卫的农民团结”,并且“采用现代新式的武器……将要在中国农民武装自卫运动史中开一新纪元”,这是“中国农民运动的一大进步。”他号召一切革命者“赶快的加入红枪会的群众里去,开发他们,辅导他们……变旧式的红枪会而为堂堂正正的现代的武装农民自卫团,转入光明的道路”[23]。

李大钊不仅亲自领导了北方的农民斗争,还积极领导了北方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1925年10至12月,在李大钊及北方区委领导下,北京学生及市民开展了关税自主运动。11月22日,北京各学校团体五万多人在天安门集会示威,反对“关税会议”,主张关税自主。会后,游行大队沿途高呼:‘反对关税会议’‘关税自主’‘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所散发传单,约有百余种,计数十万张。在斗争中,群众进一步认清了帝国主义的关税会议和段祺瑞卖国政府的真实面目。11月29日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数万群众再次聚集在天安门举行国民大会。通过了“即日解除段祺瑞一切政权,由国民裁制”,“组织国民政府临时委员会,召开国民会议”,“责成国民军服从国民大会一切决议”等决议案。首都的民众革命运动,给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以沉重打击。

面对日本的公然发动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8日,李大钊领导北京市总工会,学生总会等200多个团体1万多人参加了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会后又组织了2000人的情愿团,并亲自打起一面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段祺瑞政府下令,向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在示威游行中“李大钊的头部和双手都负了伤,并一度被捕,后因回答机警得以脱险”[24]。当晚,李大钊召开了北京党、团地委的联席会议,决议将斗争坚持到底,组织对死者的抚恤,对伤者的慰问。并进一步揭露段祺瑞政府的反动卖国本质。在此后几天里,北京成立了“各界昭雪会”,“各界废约驱段大同盟”,为三一八惨案发表宣言和通电,对反动军阀政府进行了愤怒的声讨。

李大钊领导北方区委为配合北伐胜利进军作了大量工作。1926年夏,李大钊派“马文彦和于右任一起去莫斯科,请冯玉祥回国,在北方进行国民革命,策应北伐,以期会师中原”[25]。冯玉祥回国后,李大钊领导的北方区委及其他地方党组织派往冯部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达400人之多。在如何部署军事形动的总方略上,冯玉祥完全采纳了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还派遣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青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协助国民军做政治思想工作,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动员北方人民,支援南北革命军;对敌军进行多次的策反工作等。李大钊和北方区委开展的这些工作,加速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程,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势力。

五、结 语

1927年奉系军阀控制了北方政权后,北京陷入了白色恐怖中。李大钊率领北方区委机关转移到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内,继续领导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绑架了李大钊等一批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人,4月28日将李大钊杀害。此后一段时间,北方革命运动陷入低潮。

李大钊为中共北方区委的建立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在他领导中共北方区委期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全力以赴的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北方地区党组织的建设和北方革命活动的蓬勃兴起,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北方革命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总体评价李大钊对中共北方区委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党组织建设。李大钊把壮大队伍作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运用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积极筹建了北方最早的党组织,建立了党校培训革命骨干,并派遣了大批干部到各省各地建立党组织。在他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短短的两年内,北方党员人数迅速增长,党的地方组织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党组织不断建立和发展。

其次,推动了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在李大钊的积极领导下,北方地区的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迅速兴起。中共北方区委建立了许多农会组织,发动北方的工人、爱国商人、进步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了关税自主运动、首都革命、“三一八”运动,并配合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使北方革命运动在艰难的环境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最后,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亦为北方地区长期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在李大钊领导下,中共北方区委通过革命斗争团结和教育了广大工农群众,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为北方地区革命力量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了必要的准备。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93.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97.

[3]《中共中央北方局》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共中央北方局(综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28.

[4]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39.

[5]《中共中央北方局》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区委时期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516.

[6]李大钊传编写组.李大钊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7][15]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95.

[8]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33-834.

[9]《中共中央北方局》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区委时期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528.

[10]《中共中央北方局》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区委时期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585.

[11]中共河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审委员会.李大钊在河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65.

[12]《中共中央北方局》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区委时期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607.

[13]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研究(第一辑)[A].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283.

[14]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研究(第一辑)[A].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284.

[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45.

[17][18]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96.

[19]赵秀德,谢荫明.李大钊与中共北方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J].北京党史研究,22.

[20]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1919-2010)大事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9.

[21]中共河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审委员会.李大钊在河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68.

[22]《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232.

[23]李大钊.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71-877.

[24]《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224.

[25]《李大钊年谱》编写组.李大钊年谱[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228.

Li Da-zhao and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orthern Committee

XU Xing1,Li Li2
(1.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2.CPCHistory Research Center,CPC Tianjin Municipal Committee,Tianjin 300042,China)

Li Da-zhao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ain founder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but also a founder and main leader of CPC in the north.He established the CPC Northern Executive Committee.In order to train revolutionary cadres,he established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Northern Committee.He actively guided and assisted to establish the local party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Northern Committee,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in northern region.At the same time,under his leadership,CPC Northern Committee led successfully the peasantmovement,labor movement and studentmovement,which cooperated with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and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rn revolutionary campaign.

li da-zhao;CPC northern committee;CPC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northern revolutionary movement

张 颖)

D23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828X(2011)04-0105-06

2011-06-11

徐 行(1960-),男,天津市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政党政治与政治人物研究;

李 俐(1980-),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11级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党建设与中共党史研究。

·金融法制·

猜你喜欢

李大钊区委革命
李大钊《青春》
阵地前移接地气主动创新勇作为
——小店区委党校宣讲模式初探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法治漫坛
白云区委离退局深入调研“311”工程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