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浙江精神与浙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1-08-15夏建尧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浙江人浙江精神

夏建尧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0 引 言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力量。民族精神具有地域性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各地高校的民族精神教育,应该结合地域精神而展开。浙江人民在千百年的奋斗实践中培育出来的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深深融化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开拓创业,发愤图强。浙江精神的教育,是浙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 关于浙江精神的内涵

浙江,是名副其实的 “地域小省”和 “资源小省”。仅1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标列全国倒数第三。1953年至1978年,从国家获得的投资仅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一半,列全国各省市区末位。由于交通设施等投资环境落后,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又大大落后于其它沿海省份。就是这么一个 “先天不足”的省份,却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4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列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和各省区第1位。

毛泽东曾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独一无二的浙江精神构成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浙江人很早就在全国各地从事收破烂、弹棉花、补鞋、理发等别人不想干、不愿干的事;浙江人不怕苦,为了生存,敢于舍弃自己的家园,天南海北到处闯荡;浙江人务实,不搞花架子,从实力出发做事;浙江人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浙江人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出千方百计,终于创造出许多经济发展中的奇迹。这些精神被概括为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

“十六字”浙江精神,较好地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但是,进入21世纪后,浙江精神赖以生存的基础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为了新的变化,也为了提升新时期浙江人形象,增强浙江人的忧患意识和拼搏意识,浙江省委对浙江精神重新提炼,概括为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浙江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靠的就是浙江人善于把握发展机遇,遵循发展规律,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务实”,就是尊重实际、注重实干,反映了浙江人一切从实际出发、自主自强的优良品格。“诚信”,就是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反映了浙江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精神风貌。“和谐”,就是要打造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政府。 “开放”,就是发扬过去浙江人 “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拓精神,学习和借鉴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图强”,就是敢为人先、奋发进取的宏大志向,充分反映了浙江人认真体悟和领会中央对于浙江 “继续走在前列”的深切期望和要求。“求真”、“务实”是浙江人最具本质的东西,是浙江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诉求;“诚信”、“和谐”是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开放”、“图强”是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和精神状态。

2 弘扬浙江精神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2006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指出:“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密切联系丰富而生动的浙江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学习浙江精神,可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智慧、活力和创造精神,推动浙江乃至全国人民的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社会更和谐。

2.1 浙江精神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诚信和谐”,作为浙江精神,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浙江人在当前希望达到的社会状态。另一方面,弘扬浙江精神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推动浙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使浙江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浙江每前进一步,都是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靠近。所以,对大学生的浙江精神的教育,是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要求。

2.2 浙江精神所贯穿的实事求是原则是当代大学生不可动摇的思想路线

浙江人善于立足本地特点,创地方特色经济。浙江山多地少,浙江人大做山的文章,开发山区特色产业。如庆元县,位于闽浙交界的浙西南山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发香菇生产地区,改革开放后经过对香菇的培植改进。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被誉为 “中国菇都”。磐安本是贫困县,但他们大力开发药材、香菇等特产,摘掉了贫困县帽子。安吉县是全国最大的 “毛竹之乡”,安吉人大做 “竹文章”,做竹工艺品,开土特产店,办农家旅馆,卖竹制盆景,搞竹海观光等产业。竹子经济,占了安吉经济的大半壁江山。浙江又是个海洋大省,省里鼓励支持沿海渔民,从事海运作业,兴办海洋旅游,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实施 “科技兴海”,开发海洋生物园区,发展海洋保健食品、海洋化工、海洋药业等生产,使沿海各市县出现一批新的海洋产业。

立足浙江本地特点,创地方特色经济,体现了浙江人 “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对大学生进行浙江精神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党的思想路线的教育。

2.3 浙江精神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做人本色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贯穿中华民族历史的一条主线。其具体体现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浙江 “七水二山一分田”,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匾乏、工业基础又十分有限。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浙江人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等不靠,自强不息,锐意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他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能干,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然而,在物质财富日益丰盈、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学生中盛行享乐主义,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这是相当危险的。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当代大学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只有学习浙江人的艰苦奋斗传统,培养自己的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坦然面对各种挑战,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2.4 浙江精神所展现的创新创业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素质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缺国家资金投入、缺特殊优惠政策的条件下,浙江发扬创新创业精神,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浙江人敢走天下路,敢为天下先,具有第一个 “吃螃蟹”的冒险精神。全国第一批发放的个体工商执照,第一批闻名全国的农村专业市场,第一座农民城,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这一个个 “第一”都诞生在浙江。浙江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义乌城”、“温州街”遍布海内外。这样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勇气,使浙江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抓住了一个又一个的机遇。

浙江人的创新创业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关心的主要问题;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国际高等教育的总趋势。

3 把浙江精神贯彻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3.1 把浙江精神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把浙江精神的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去、引入大学生课堂。

引入大学生课堂的关键是认真研究教材。要在紧紧围绕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密切联系浙江精神,找到课本理论知识同大学生切身利益和关心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

关于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一节,可以联系浙江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何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来讲述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浙江精神,实际上就是具有浙江区域特色的民族精神,所以在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章,可以联系浙江精神讲授 “民族精神”。在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一节,则可以重点介绍浙江人是如何创新创业的。教育中可结合浙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感染大学生心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中,有更多的章节可以融入浙江精神的教育。在讲述党的思想路线时,可以联系浙江人是如何做到 “求真务实”的,又是如何 “讲究实效”的。由于浙江经济是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所以,在讲述 “对外开放”时,更可以结合浙江人的 “开放图强”而展开。在讲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重点介绍浙江是如何建设市场大省的,是如何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是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对浙江精神这一地域精神作系统的梳理。

3.2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实践浙江精神,进行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浙江精神的本质特征。对大学生进行浙江精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学校应该在场所、条件、教学等方面为大学生实践浙江精神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尽管不一定具有指导意义,但也给人以启发。该校毗邻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品批发市场——中国小商品城。该校不少学生利用丰富的货源市场这一有利条件在淘宝网上做生意。而校方不但鼓励学生的生意行为,而且还为创业学生创造条件。学校为刚起步开网店的学生免费准备了 “创业园” ——各教学系配有一间供上网的教室和一间储存货物的仓库,而老师则负责教学生如何拍摄商品照片、跟客户谈生意、寻找合适货源。在课堂上教的,也是营销、谈判、合同等实用技能。同时,该院出台一项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规定:在淘宝上的店铺的级别可以代替学分,一颗钻石可以代替两个学分。足见校方鼓励并支持学生创业的良苦用心。当然,我们也不提倡学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甚至休学去办公司。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的学习机会是宝贵的,知识的积累还是最重要的。

3.3 融浙江精神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讨论会、创业计划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在校大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浙江精神的文化氛围之中。通过耳闻目睹,文化熏陶,培养其“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品格。

3.4 充分利用本地的企业家资源, 以浙江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

从一定意义上说,浙江的企业家是浙江精神的主要创造者,他们对浙江精神有最深刻的体悟。浙江是个民营经济大省,共有注册私营企业40多万户。数十万个企业家,就是高校浙江精神教育的顶级资源,就是浙江高校浙江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让创业英雄们走进大学校门,走上大学讲坛,讲述他们的财富故事,以他们的创业精神感染大学生,以他们的创业成就激励大学生。

[1]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N].浙江日报,2001-01-03(02).

[2]习近平.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J].哲学研究,2006,(4):3-8.

[3]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N].人民日报,2003-01-03(01).

[4]夏建尧.创业教育:高职教育的发展新方向[J].教育与职业,2005,(25):64-65.

[5]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浙江人浙江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以媒介融合创新最美浙江人传播——以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为例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境遇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