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境遇

2015-10-21李静

学理论·上 2015年9期
关键词:浙江人境遇

李静

摘 要:耻感意识对于人的存在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耻感意识淡化甚至错位问题。本文以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以“最美现象”為研究视域,通过对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调查,评估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境遇与成因,探讨“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建设的理路。

关键词:最美现象;耻感意识;浙江人;境遇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08-03

引言

近一段时期以来,浙江大地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姑娘”“最美警察”等一大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这些“最美人物”的不断涌现而成为“浙江最美现象”。“浙江最美现象”所折射的真善美人性的基本品质秉承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共同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社会主流思想道德的真实写照。

开展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研究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研究“浙江最美现象”的需求。当今一些社会领域存在着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一些社会成员理念信念淡漠、是非观念颠倒、善恶标准扭曲、荣辱美丑混淆,这些问题不断挑战着社会的伦理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以致损害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1]。这意味着,将把以道德模范为代表的“最美现象”的宣传和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耻感意识对于人的存在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耻感意识淡化甚至错位问题。通过在“最美现象”视域下对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调查,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大,它有助于破解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道德生活领域的失序现象和道德精神断裂问题。

一、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境遇与成因

(一)最美现象与耻感意识的概念厘定

从词义上看,“耻”本意为耻辱、可耻。《说文解字》曰:“耻,辱也,从心,耳声。”“从心,耳声”,表明耻是一个会意词,意思是人们闻过耳赤面热,羞愧之意。可见,耻与羞相关联,二者的关系是耻以羞为前提,羞为耻提供存在论的依据。耻指的是有关不合乎、甚至违背了社会以善所指称的那些肯定性价值标准,从否定性的方面规定了善,同时本身又是要被否定的东西。对于耻的现象与事物本身并无值得称道的地方。耻感则不同,它是依据内心所拥有的善的标准对特定行为、现象所做出的否定性评价而形成的一种主观的感知和心理情感体验[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知耻是人性的标志,人若没有羞耻心与禽兽没有区别。耻感不在,良知和道德责任无从谈起。

宣传和研究“最美现象”不仅仅需要从“美”的人、“美”的事出发,而且还应该从“耻”的人、“耻”的事出发。只有把“美”与“耻”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考量,才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揭示出倡导“最美现象”的社会意义及其所蕴涵的伦理价值。耻感意识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属于底线伦理,知耻是道德教育的最低层次的底线伦理,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它是人的道德底线。孔子将“知耻”“行己有耻”作为君子理想人格的基础,先哲们认为知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知耻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人只有耻感意识,才能对是非、善恶、荣辱有明确的概念,才能做到明是非,辨善恶。朱熹提到:“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卷十三)知耻是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它是一切美德的发端。底线伦理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只有守住作为道德建设的动力的底线伦理,才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美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离开了具体事物,美就无法依托,也就无法显现。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这里的理念指的是对具体事物组成的抽象。也就是说,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美的具体事物包含的抽象事物。在此,可以推论出“最美”是对美的现象或事物的温暖感受与感动。温暖的感受传递出来的是一种美德,从这个意义上说,“最美现象”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属于美德伦理,对“最美现象”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凝结的价值观的剖析,旨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使其成为全社会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守住底线伦理需要美德伦理的支持,而去实现美德伦理也需要受到道德底线的规范限制。底线伦理和美德伦理是紧密联系的,可以实现互补的。“知耻而后美”,守住底线伦理,看齐美德伦理,只有实现二者的统一,才能塑造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人格,营造风清气正、合宜有序的社会风气。

(二)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耻感意识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耻感意识问题日益凸现,工业化、现代化对耻感意识的破坏造成“有德性的生活”被边缘化,助长了人心耻感的消退。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淡漠甚至出现缺失的现象,分别体现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中。

1.政治领域中耻感错位。在政治领域中,耻感错位主要体现在官员思想意识中。例如有些官员工作作风表里不一,没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为自己谋私利,贪污腐败现象较多。在对群众对当前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现状的调查中显示,①38.5%的人认为政府官员大部分腐败,小部分是好的,35.5%的人认为官员整体式好的,腐败只是一小部分,13%的人认为腐败和不腐败的各占一半,还有13%的人对于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现状说不上来。这说明政府官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是清正廉洁的,群众对政府官员的信任也是不足的。

2.经济领域中的耻感缺失。在经济领域中,不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为耻,以获取利益最大化为荣,企业为了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企业的经营中缺失诚信,而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调查显示,20.1%的人认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缺失诚信很正常,67.5%的人认为企业缺失了诚信就没有未来了,还有12.4%的人对于企业追求利润而缺失诚信这一做法说不清楚。

3.文化领域中的耻感缺乏。在文化领域中,耻感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学术界著书者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放弃了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精神,缺失了作为学者的职业道德;媒体为了获取利益,帮助他人制造假新闻或是不发布新闻等现象;学生作弊现象也比较常见,调查显示,33.4%的学生在考试时,如果你有机会作弊而且又不会被抓住会选择作弊,并且有37.3%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被抓自认倒霉和无所谓。

4.社会生活中耻感下降。在社会生活中,耻感下降主要表现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见义勇为、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的鄙视,以及好吃懒做、见死不救、是非善恶不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调查显示,在街上看见有人摔倒需要马上送医院救治大部分人(64.8%)并不愿意直接提供帮助,小部分人(10.3%)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有部分人(24.9%)愿意直接提供帮助,将摔倒的人送到医院。10.1%的人认为金钱利益高于一切,80.7%的人认为道德价值高于金钱利益,道德底线不能逾越,还有9.2%的人认为事不关己。在金钱与亲情的选择中,绝大部分人(65.1%)选择的是亲情,小部分人(10.5%)认为金钱利益高于一切,还有一部分人(24.4%)无法做出选择。

(三)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道德体系,社会上道德滑坡、耻感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如果耻感缺失、道德滑坡的局面不采取措施进行遏制,那么耻感意识的淡化将继续加深,将更加强烈冲击社会道德体系,人们的道德观念将陷入一种失控和混乱的局面。具体来说,造成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浙江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利益追求的冲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唯利是图、置羞耻心于不顾,不讲信用以及破坏市场机制,践踏伦理道德和法制,这些糟粕的存在对当代浙江人的道德观念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2.对传统耻感文化的忽视。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和法家都非常重视“知耻”在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治理国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其中又以“耻”为最。两千多年来,“知耻”作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深处,但是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化、表面化,而未对传统耻感文化进行深层挖掘,并且当代浙江人对国学修养匮乏,由此可发现,当代浙江人对传统耻感文化的了解是不足的,对于继承和发展就无从说起了。

3.道德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缺陷。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主动培养人类德性的活动,是促进受教育者对社会认可并倡导的道德价值原则的选择、认同和践行的实践过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道德教育目标定位过高和过于重视道德知识的现象。道德教育目标定位过高,忽视了道德的低标准,过于强调理想人格的塑造,而忽视了耻感教育。过于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品德的培养,这种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的道德教育,会导致人们懂德而不守德,知德而不行德的局面出现。

4.社会转型期道德评价标准的混乱。对社会上出现的“耻行”“耻理”没有加以正确引导,甚至出现新媒体对耻感问题的放大效应。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模糊了人们的道德判断,一些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传统耻感文化被冲毁,扭曲和混淆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在新兴媒体的带动下,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使新媒体在传播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中发挥正能量。当新媒体对耻感问题的报道出现了放大或误导效应,这对人们道德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建设的理路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市場经济的消极作用,缺少对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精髓的深层挖掘和合理运用,道德教育的缺陷以及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评价标准出现混乱等等因素的存在,人们的耻感意识呈现出缺失的局面。为了扭转道德失控的局面,控制人们耻感意识缺失的倾向,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首先,吸取和弘扬传统耻感文化精华,使耻感意识内化为人们自我道德标准。继承传统耻感文化的精髓,遏制当前耻感缺失的现象,开展一系列荣辱观教育,加强人们的荣辱观,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我们要有意识地挖掘、吸取传统耻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培养民众“知耻”“求荣”,树立心中的耻感意识,把它内化为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

其次,发挥新媒体在构建和维系耻感意识的传播作用。随着科学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强,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与日俱增,所以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新媒体自身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加强舆论监督,敢于揭露、批评那些触及和跨越耻感底线伦理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为传播正能量发挥积极作用,形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最后,加强知耻环境建设,营造一个“行己有耻”“有耻且格”和“养民知耻”的良好社会环境。一个民族耻感意识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的大环境理想与否。官僚腐败,吃喝成风,上行下效,民众也就渐渐地把耻感意识抛在脑后了,不以耻为耻了。为了扭转耻感缺失的局面,国家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利用外力约束各级领导干部的不良行为,进而内化为道德自觉。除此之外,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应该建立起社会公平正义的秩序,为培养人们的羞耻感造就一个健康良性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章越松.耻感伦理含义、属性与问题域[J].伦理学研究,2014(1):12-16.

[3]李宏斌.耻感教育:伦理价值与困境化解[J].广西社会科学,2007(8):186-189.

猜你喜欢

浙江人境遇
浙江精神永相传
钱江潮涌,浙江精神
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说人坏话反被骂
身边的“神回复”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