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2011-03-19张咏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产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张咏梅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治疗和护理的期望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必须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从病人实际接受的护理效果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系统、定量的评价,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护理质量,具有及时发现偏差和失误并进行反馈的作用[1]。为进一步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探讨适合产科发展的护理模式,我科2008年1月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应用资料为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产科病房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从上述病例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实施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同时,按照随机化原则,抽取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妇科病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电话采访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满意度。

1.2 评价方法

1.2.1 护理质量评价方面 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考评,指标包括护理知识、表格书写、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状况。

1.2.2 患者满意度 (1)根据产科的临床治疗、护理实践和文献复习获得的资料,制订相应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匿名调查;(2)每半年对护理人员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环境、工作配合、工作满意度等方面;(3)及时汇总患者投诉资料,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讨论,并对相应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质量评价 (1)成立由科室主任牵头,护士长为骨干的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该理论的宣传、教育,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2)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相应的评价标准;(3)制订相应的奖惩机制。每月对各个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实施“流动红旗”评比,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4)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本,并将其放在护士站较为显眼的位置,科室人员可以随时看到、随手翻阅;(5)记录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容易混淆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去改正,加深记忆、巩固护理知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两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质量的比较(分,s)

组别 样本量 基础知识 表格书写 服务态度 操作技术 设备仪器观察组 120 92.28±3.54 93.21±3.34 93.29±3.54 93.73±4.03 90.37±2.53对照组 120 77.84±2.85 81.32±5.36 80.16±2.58 81.27±3.28 79.21±2.18

由表1可知,实施护理质量评价的观察组在护理知识、表格书写、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得出,两组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实施护理质量评价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两组产科护理指标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产科护理指标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产程观察准确率更高,护患沟通时间更长,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更短,经统计分析,两组在以上三个指标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质量评价思想已在护理实践中得到不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是改进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达到患者满意,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无效评价。以病人结果作为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向我们的服务对象说明我们提供的服务是高质量的,是确实有效的,从而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有利于医院在当今市场竞争中不断进步[2]。护理质量的高低表现在能否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期望值,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文化水平和相关素养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应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总结问题,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找出护理人员或管理环节的缺点和不足,以推进护理工作的进行。应制订培训计划,通过院内培训和院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在职教育,通过学习促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3]。评价指标和标准的确立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形式和最终评价标准。根据提供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评价护理工作需要满足病人的程度、未满足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因素,能够为管理者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在质量评价中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重视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方式的建立十分重要。我院产科通过实施护理质量评价的护理管理理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护理知识、表格书写、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两组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程观察准确率更高,护患沟通时间更长,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更短。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符[4]。同时,以往我们对护理质量评价主要侧重于工作人员的检查和考评,在工作中较注重各项护理质量达标,对患者是否满意护理质量考虑得不够。本研究通过加强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从而引导护理人员重视患者利益和需求,使大家在工作中注意一切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方便患者的措施,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行动能力与素质,对树立医院形象、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崔晓燕.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2009,13(21):645.

[2] 程薇.对现行护理质量管理思路与方法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89-691.

[3] 余咏,胡华,范珊红,等.护理质量管理中创新思维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65.

[4] 王杏杰,杨士娟.病房护理质量评价的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 2010,12(3):334-335.

猜你喜欢

产科护理人员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