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用骨穿针两种集中清洗消毒方法的观察比较

2011-03-19段君玉何正慧韩文珊刘汉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锈迹穿针血迹

段君玉 何正慧 韩文珊 刘汉梅

(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湖北武汉430016)

骨穿针作为可回收管腔器械,常规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收回、清洗、消毒、灭菌。而骨穿针由于结构特殊,管腔小且狭长,粘液、血迹、污迹等残留物容易附着形成死角,管腔内壁附着的残留物如干枯的血液、蛋白质、机体组织等更不易被彻底清除,大量有机物和血细胞残留可成为潜在传播源,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彻底的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基本要求,如何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彻底去除污染器械表面和内部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降低生物危害,是卫生部2009年提出的新标准[1]。为此,我科2010年1月改进了以前的骨穿针清洗消毒方法,将毛刷清洗和超声波加酶清洗运用到骨穿针清洗消毒方法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中心平均日回收骨穿针8~10副左右,每日取8副作为实验对象。将单日清洗的8副骨穿针设为对照组,双日清洗的8副骨穿针设为观察组。共观察18次,单双组各9次,每组共设72针。两组骨穿针在病例选择、污染情况、收回时间上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采用先拆卸后放入含酶清洗剂中浸泡 30 min,再放入超声清洗机内清洗10 min,取出后将外套管用高压水枪冲洗,放干燥柜内干燥后装卸,高压灭菌、包装。观察组先拆卸后用流动热水冲净针头表面血迹,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再放入温度为40℃左右含酶清洗剂中浸泡30 min,取出后用专用毛刷插入外套管刷洗,要求针头两端露刷头,刷洗时间每针1 min以上,然后放入超声清洗机内清洗10 min,超声清洗机内要求加入浓度为1∶200的含酶清洗剂进行清洗。取出后先将外套管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放干燥柜干燥后装卸,高压灭菌、包装。

2 检测

2.1 目测 对清洗干燥后的骨穿针直接用肉眼观察清洁度,观察指标包括血液完全溶解脱落、外观表面清洁光亮、无残留物质、无污垢、血迹、锈迹等,即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2 白纱布擦拭实验 用蘸1∶50润滑油的湿纱布反复擦拭骨穿针外套管表面、尾部、凹槽缝隙处及针芯,检查纱布的清洁度。纱布清洁如初,未出现血迹、锈迹、污垢等为合格;若纱布上出现血迹、锈迹、污垢等为不合格。

2.3 微生物检测法 将干燥后的骨穿针按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随机抽取1副置于密封袋内,送微生物室现场采样,每组隔日1次,每组各采9次样。采样部位均为外套管的针尖部和尾部。用粘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骨穿针外套管的针尖部和尾部反复擦拭,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到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生理盐水采样管中,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 s,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待检样品放于无菌平皿内,加入已融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 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后,做好组别标记置于37℃温箱,培养48 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每组测试块上细菌数>10 cfu/cm2为不合格。

3 结果

3.1 目测结果 该方法检测的局限性较大。两组在目测情况下,表面光洁度、污垢、血迹、锈迹等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3.2 白纱布擦拭结果 对照组72副骨穿针,5副在纱布上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血迹,4副有少量锈迹, 2副有残留污垢,不合格率为15.3%。观察组全部合格。说明目测基本合格情况下,用该方法仍可检出少量清洗不合格骨穿针。

3.3 微生物检测结果 对照组观察9次,4次细菌生长超标,阳性率为44.4%。观察组观察9次,未见细菌生长超标(表1)。

表1 两组细菌生长情况比较(cfu/cm2)

4 讨论

目前,国家对医疗器械规范的清洗有了新标准,而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评价检测既没有列入任何规范,也没有统一有效的评价方法。但国家规范仅仅是操作的最低标准。有资料报道[2],医疗器械清洗后,经肉眼裸视法认为合格的器械中,隐血试验阳性率为39.6%~57.5%,如何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将医疗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是近几年各医院都非常重视并反复强调的工作重点。笔者采用微生物检测法是院感对灭菌器械包采取的抽样检查方法,但临床使用的无菌骨穿包尽管消毒灭菌后抽检合格,但用对照组方法处理的无菌包放置过久,未彻底清洗的器械表面会产生生物包膜,降低无菌包的安全使用系数。通过对两组骨穿针清洗方法的比较,旨在对临床及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工作提供参考。彻底的清洗能够降低物品上的生物负荷,保证消毒灭菌的效果,降低病人的感染风险[3]。

我们在改良方法中先用流动热水冲净残留的血液及污物,对骨穿针进行预清洗,可以去除骨穿针表面的大部分致病微生物,减少污染环节。将加酶浸泡过的骨穿针采用细毛刷刷洗管腔及内壁,可有效去除管腔内的凝固血块及组织,疏通针头和管腔,避免管腔及针头堵塞导致临床穿刺失败。含酶清洗剂可有效松解和去除粘附在骨穿针上的蛋白、粘多糖、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增加清洗时去除物体表面微生物的能力,还可以进入管腔深部,渗透至管腔的所有表面,并分解有机污物,降低器械生物负荷3~5个对数级水平,可大大加强和提高清洗效果[4]。但酶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使用前应尽量保持水温在40℃左右,否则酶的生物活性将受到影响。由于骨穿针结构复杂,且有腔隙,手工刷洗很难彻底刷洗干净。而超声机清洗所产生的振动可将附着在内壁上的有机物及细菌震荡脱落,有利于降低骨穿针上的生物负荷。使用超声加酶的清洗方式,能够发挥多酶清洗剂和超声机的最大功效,保证清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对两种骨穿针清洗方法的比较,说明观察组的清洗方法大大优于对照组,并充分显示日常彻底清洗的重要性。在新标准要求下,只有用高水平的清洗理念作指导,将感控标准融入每一步操作,才能切实保证消毒灭菌的成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WS310.2-2009,9-10.

[2] 王素梅,施杏梅.医用物品清洁灭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653.

[3] 杨海轶,李亚洁.软式内镜的清洗和监控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66-667.

[4]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Nurses and Associates.Standards for in-fection control and reprocessing of flexible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lpes[J].Gas troenterol Nurse,1997,20(suppl):1-13.

猜你喜欢

锈迹穿针血迹
久违
袖底边的血迹
张英
手腕下的血迹
我学会了穿针
IMAGE GALLERY
血迹辨路
穿针的母亲
发现
细节描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