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研究

2011-03-18王岚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细化精细化管理

王岚

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21

精细化管理研究

王岚

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21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中,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各项管理工作都能够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一个企业,面临着技术人才短缺、作业环境复杂、安全威胁较多的情况,只有通过推动精细化管理,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精细化管理;核心内容;操作方法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众多企业已经看到,一个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

德鲁克说过:“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对企业来说,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发生,说明企业的运行时时都处于正常控制之中,而这只有通过每天、每个瞬间严格地对细节加以控制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已成为“强企壮身”的关键一环。精细化管理就是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它不仅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成为一个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的必然选择!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是一种意识,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理念,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要求在管理中多用“数学”,重点是关注细节、数据、工具!少用或不用“语文”,而不应该是权力、经验、感觉和判断!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源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盛行。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在成熟的市场中不能指望暴利,善于经营的企业总是在低利润空间中通过精细管理降低成本。运营良好的企业历来主张从神经末梢衡量管理,从精细管理中获得利润,尤其在市场发展较充分、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点点滴滴汇集而成,并通过一招一式体现出来。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大起大落必然会损伤企业的元气,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发生,说明企业运行过程中时时处于正常状态,而这只有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严格训练才能做到。无论多么宏伟的工程,多么庞大的企业,其管理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环节上,从细微之处加以完善,才能形成势不可挡的真正优势。

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精细管理工程中把精细管理的核心内容分为“五精四细”:

(一)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理论也己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充分发展。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二)四细

1.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准则。

2.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使之落实到人。

4.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

精细管理工程中把精细管理的核心内容分为“五精四细”本身就体现出一种精细的理念。它的思想是企业按照“五精四细”的思路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的改造。“五精四细”的提出为企业的精细管理充实了内容,注入了生力,为许多企业借鉴使用,这也说明精细管理的思想已是深入人心。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精细管理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不是简单的一种行为,而是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综合能力的体现。

三、精细化管理的操作方法

(一)细化

1.要细化的不是执行者,而是管理者。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第一个违反制度的往往是制度制定者—管理者本人。只有上司的管理工作细化了,才有可能推动下属的工作细化,例如,上司的工作计划做细了,安排下属工作任务细化了,指挥指导下属的细化了,培训、指导、示范细化了,检查、考核控制细化了,下属的工作才有可能做细做好。而这些都是上司的管理责任,作为执行者的下属,在多数企业是被动适应上司的管理方法的,你上司管理粗放,他做的也粗放,你细他也细。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

2.细化的方法。对执行的管理细化,一些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横向细化、纵向细化、衔接细化、责任细化等。

横向细化。是将一项工作或任务或一个部门的工作按合理的逻辑结构,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又可继续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部分,直到不能再分或不必再分为止。分解出来的每一个部分,就是一个工作单元。海尔的目标管理法的目标分解,就近似于横向细化。通过横向细化,至少能达到以下三点好处:

首先,使各级管理者对管理工作既能通盘考虑,又能掌握每个局部事项,做到管理不漏项。

其次,有利于科学地安排下属工作,合理配置人力等各项资源,下达指令明确而又详细,并能详细关注下属工作的各个局部细节,有利于细化指导和考核。

最后,有利于下属明确自己的任务全貌和具体要求事项。

纵向细化。是从纵向的时间顺序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并且也是分解到不再分或不必再分为止。纵向细分,有利于工作流程的建立和管理,也有利于工作时间的控制和对下属执行时限的确定。

衔接细化。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人与各个部门的工作,很少能够独立进行的,大多数需要别人、别的部门的衔接配合的,而企业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各工作单元之间衔接不好,造成结构性效率降低。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采用终端工序(总装车间)为起点,逐一向前道工序按必要的东西、必要的数量、必要的时间进行订货,使工作衔接配合大为改善,成本显著降低。各工作单元的衔接细化,有利于改善协作,提高整体效率。

责任细化。责任不细,是国内企业的一大毛病,尤其在计划经济和公共组织更是如此。责任不细,导致个人不负责任,组织也难以追究责任,由此,必然产生责任不到位的现象频繁发生。

3.细节管理中的细节。细节是经过横向、纵向细化分析后,不能再分或不必再分的最小的基本工作单元或环节。

细化管理,不是鼓动管得越细越好,搞繁琐管理,而是要管理人员抓住核心细节,管好重点的、关键的少数细节,密切监控易出问题的细节,不管一般细节,简化或忽略无关紧要的细节。

(二)量化

1.量化,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细化的另一个侧面,是细化的深入;是实行严格管理的重要条件,没有精确化的手段,严格管理,有效监控和纠偏,就缺乏有力的依据;也是实行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工作。

2.精细化管理的精、准、细、严都离不开量化。只采用定性手段,谈不上精细化管理。

3.目前,公司对基层生产单位的考核分配,便是以量化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量化指标在企业中非常普遍,如产量、产值、产品优良率、合格率、利润、利润率、资金回收率、废品损失率、设备完好率等等。

4.为实现精细化管理,要设计尽可能多的量化指标。以利于核算、分析和考核。

(三)流程化

流程化管理,是将任务或工作事项,沿纵向细分为若干个前后相邻的工序单元,将作业过程细化为工序流程,然后进行分析、简化、改进、整合、优化。在生产车间,能直观的看到生产工艺流程,看到流水线作业;但在非生产领域的流程管理,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流程化管理,既可适用于企业的总流程,也适用于各部门、各事项、各工作任务的局部流程。那些稳定性、重复性的重要工作,都可实行流程化管理。

(四)标准化

统一的规格标准、操作标准、质量标准、数量标准、时限标准、严格执行标准是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五)严格化

1.严格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企业管理工作的共性和规律,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严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体制;二是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保证企业正常高效地运转。

2.严格管理是当前加强企业管理、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目标的突出要求。

(六)协同化

1.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人、每个部门的执行工作,离不开其他人、其他部门的配合协作。也就是说,执行过程少不了要与其他人或部门衔接。

2.所谓衔接,是指各个工作单元之间的完美有效链接,把工作链、执行链变成责任链,加强内部团队之间的合作,提高组织系统的结构性效率。

3.衔接管理,要求各个执行者不仅要做好自己承接的工作单元,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还要主动与其他工作单元衔接配合。否则,就将影响到其他工作单元乃至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效益。

4.工作单元之间的衔接,组成了多种链条:物料供应链、质量链、财务链、成本链、信息链、决策指令管理链、执行链、服务链等等。

(七)实证化

实证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求真。注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追求事实真相,这是从认识论角度上说的。二是务实。务实不务虚,实用,实践,实效,脚踏实地,工作落到实处,这是从实践论的角度说的。

(八)精益化

西方国家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契约等的作用,在管理上重视细节,追求“精益求精”。而东方文化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主体潜能的发挥等作用。在用人上重“德”轻“器”,甚至重关系、轻能力,而在管理上,重形式,轻细节,难以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使管理工作浮于表面、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员工养成随意、散漫的工作作风,难以进行精细化的流程管理、精确有效的成本控制,浪费严重,与信息系统所追求的精细化管理格格不入。

精细生产的基本原理是:不断改进;消除对资源的浪费;协力工作;沟通。基于这个原理的企业为精细企业,其含义如下:从产品的角度看,只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功能,多余的物化劳动和活动都是浪费;生产过程具有敏捷性和柔性,为此,必须采用准时生产制和柔性制造系统;工厂布置精心策划,巧妙安排;组织机构扁平化,精炼而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

精细化管理对于中国各种行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缺乏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民营企业就必须实现产业专业化、管理专业化、资本专业化,坚持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引申之,不仅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也应如此;不仅是企业界,政府机关、医疗界、金融界,还有教育界,要想直面压力,要想获得发展,也应该坚持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

[1]吕国荣,陈游芳.精细管理的58个关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国向云.建筑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温德诚.精细化管理实践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4]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王洪,等.建设工程项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孙念怀.精细化管理-操作方法与策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7]范爱民.精细化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8]朱振宁.精细化管理的10个细节[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9]赵雪章.杰克·韦尔奇管理思想全集[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尹明远 陈 岩

Research on Elaboration Management

WANG Lan
(Tianjin Boha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Tianjin 300221)

In the work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elaboration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management theory and skills,and operates through regular systematization and refinement and programmatically inspection,standardization and data means in order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can be in accurate,efficient,concerted and continuous operation.An enterprise,if faced a shortage of technical personnel,complex work environment,and security threats,can only be success in the future competition by promoting elaboration management.

elaboration management;core content;operating method

F270.7

A

1008-9055(2011)01-0030-04

2010-12-10

王岚(1969—),女,汉族,天津市人,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细化精细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