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战略转型研究

2011-03-18陆岷峰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资产

陆岷峰,葛 虎

1.2.南京财经大学,南京 210046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战略转型研究

陆岷峰1,葛 虎2

1.2.南京财经大学,南京 210046

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面对业务发展中风险范围扩大,风险类别更加复杂以及不同业务领域风险交织,风险管理难度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需要更灵活的手段、更丰富的内容以及更主动的策略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以满足更高的资本收益率和加强市值管理的要求。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经济资本

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战略转型的背景分析

(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战略转型的外部分析

1.利率的市场化将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的收窄,对那些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形成严重的生存危险。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高资本消耗的存贷净利差收入,而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普遍偏低。①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已达到二百多种,但业务种类较少,主要集中在收付结算和代理业务等劳动密集型品种方面,附加值不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获得的收益却不成正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支付结算、结售汇、银行卡、代客外汇买卖、承兑汇票等中间业务。

2.客户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客户(尤其是大型公司客户)所能带来的盈利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已是日益趋薄,以大型公司业务为主的银行普遍面临生存危机。②因为公司客户具有多种融资和投资渠道,比如在融资方面可以发行债券和商业票据,在投资方面也有多种金融品种。所以向公司客户提供服务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在公司业务上的定价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断削弱,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萎缩。争夺优质大客户的激烈竞争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充分表现出来。再加上外资银行的进入则开始争夺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客户,这正好是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所面向的主要客户,当然也会加剧公司业务上的竞争。

3.资产收益率偏低。虽然我国银行业会继续增长,但主要反映在规模的扩张上,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显著提高。根据五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开的数据,由于政府对于利率和存贷比的控制,其总资产收益率不高。利润率较高的个人消费信贷尚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中间业务发展上的种种困难,制约了银行在一定资产规模下的利润增长的空间。③股份制商业银行正面临着网络建设上大量资金投入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对管理层约束力方面普遍不足,资本回报的观念较差;追求规模、过度竞争、低资产收益率等问题在银行业发展中也同样存在。

4.资本约束深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制约作用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伴随着金融监管日益向国际接轨,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日益刚性化,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因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难以从外部融资和因盈利能力较低难以依靠内部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尴尬局面。④资本约束的现实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资产战略转型的政策推动力。

5.金融脱媒化将进一步增加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以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在社会总量中的占比将进一步降低,这样使金融脱媒现象更加剧烈和明显,金融脱媒将从两个方面削弱商业银行的生存能力,一方面,日益活跃的直接融资将加速分流银行的存款,迫使银行提高存款利率,使银行在存款总量减少的同时,增大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会加速分流银行的贷款客户,有竞争力的优质客户更倾向于直接入市融资,减少甚至放弃贷款,迫使银行降低贷款利息,吸引客户,使得银行在贷款总量减少的同时,利息收入总量和利息收入水平都会下降。金融脱媒化趋势将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方式和结构提出严重的生存挑战。

(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战略转型的内部分析

1.实施资产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抓住重大发展机遇的关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总体经营环境较为有利,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而目前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仍较为单一,增加了收益的脆弱性。这种情形客观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增加资产管理收益的多样性,适应日新月异的资本市场变革,商业银行在一系列体制改革的跟进和运作思维的变化,必须实施资产管理战略转型。

2.商业银行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传统的资产经营方式只能适应相对稳定、封闭、持续增长、监管宽松和低水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资本监管政策与国际接轨、利率市场化、客户需求多元化、金融脱媒加剧的大背景之下,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战略转型,优化资本收益结构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资本收益结构的不断优化既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出发点,也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最终体现。

3.实施资产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全面管理的前提。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每一项资产交易的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风险的承受能力。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就必须通过增加实体资本或控制调整资产业务来控制风险。这种调整必然在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理性化经营。

二、构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战略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体系架构过程中,应以建立经济资本配置机制为目标,以集约化和多样化的方式为手段,以低风险和全面的成本控制为条件,强化资本覆盖风险以及资本回报约束的理念,不断完善经济资本管理方法,从而在科学衡量分支机构经营业绩的同时,引导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使以资本基础的财务绩效达到最优。

1.加强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管理体系建设。资本监管目标规定了银行持有资本总量的下限,而银行业务资源和盈利能力决定了银行持有资本不能过多,持有过量的资本虽然满足了监管要求,但是由于投资机会的限制,资本回报率将随之下降,从而与股东价值最大化要求产生矛盾。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资本总量的研究,在监管当局最低资本标准之上,根据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资本总量区间和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同时根据各类资本工具在资本结构中不同的特征,应结合资本总量、质量、成本、对股权集中度的影响等因素,加强资本结构研究,确定合理的资本筹集渠道和方式。

2.以资本充足率为准绳,全面评价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水平。资本充足率管理贯穿于商业银行设立、持续经营、市场退出的全过程,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并且随着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风险成因和表现复杂化,资本充足率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提升。⑤银行应在完善公司治理和强化内部权力制衡监督的基础上,树立全面资产管理理念,优化资产评价机制,要根据全面资产管理的要求,把资产管理落实到业务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3.树立集约化的资本经营发展理念。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的经营发展理念,深化对资本充足率的深层次认识,将资本管理真正引入到业务管理流程之中,引入到事前的业务发展管理之中,引入到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管理当中。要树立资本管理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的观念,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使商业银行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强化风险控制,走资本节约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真正地将短期盈利水平与长期盈利能力、质量与规模、收益与风险等结合起来,始终坚持质量、效益、规模、结构的协调发展。

4.建立低风险和低成本的资本约束机制。建立内部经济资本的配置政策,综合考虑风险、资本、收益的业绩评价系统,使仅仅停留在法人层面的资本管理逐级分解到每一个分支机构、产品、业务线。以最低资本成本作为准则,以加权风险资产为手段,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目标,真正体现风险和成本对发展的约束,并实现在合理平衡收益、可承受风险和资本回报基础上,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三、实现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战略转型的途径

(一)实施全行性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是一项全行性的管理革新工作,尤其要依靠具体业务部门实施。但是,一些业务部门对此认识相对不足,在自身业务工作中自觉运用经济资本管理不够。

1.加强全员经济资本管理知识培训。对各部门的培训要在围绕如何在控制风险资产增长、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的基础上,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前台部门应侧重于产品营销、贷款定价能力的培训;对财务会计部门应侧重于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其他资产等非信贷类资产挂账、处置合规性的培训;对信贷部门应侧重于贷款定价测算及贷款风险控制能力的培训;对资产风险管理部门应侧重于存量资产质量的改善对经济资本变化的影响。⑥通过实施全员培训,使其在信贷拓展、贷款定价、成本核算、改善资产质量等方面自觉运用经济资本管理知识和工具。

2.完善细化机制和措施。对经济资本管理中涉及其他部门业务,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定量要求,指导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如前台部门出台的客户经理营销奖励办法需加入经济资本回报率、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对发放的每笔贷款发放前和发放后均应计算经济资本回报率,达不到回报率要求的应给相应的处理。又如,对财务会计部门下达固定资产、其他资产等指标时,还应下达相应的非信贷类经济资本计划,以督促其加快闲置资产的处置力度和其他资产正常摊销。

(二)完善成本管理措施,积极探索成本控制手段

1.全员动员,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培养每一个员工把节俭当作一种习惯,形成意识,自觉地参与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对员工的要求是:具有控制成本的愿望和成本意识,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理解成本控制是一项集体努力过程,不是个人活动,必须在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才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本控制信息,据以改进工作,降低成本。⑦

2.加强成本动因分析,逐步建立费用支出标准体系。要认真分析成本动因,找出引起成本发生的主要因素,力争考虑周全要制定部分费用于均定额,区分行际间业务量集约化管理程度等成本动因情况,运用调节系数对于均定额的不合理因素进行修正。⑧商业银行应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测算,积累原始数据,准确确定各区域调节系数,以提高费用支出标准的合理性。

3.不断完善和扩大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把全面推行集中采购作为提高采购质量,节约采购成本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采购程序、采购范围、采购方式等三个方面进一步规范集中采购行为。采购程序上,逐步建立从业务部门提出需求,落实指标到集中采购委员会集中采购,集体决定的规范化集中采购程序。要扩大采购范围,将更多资本性支出项目和大宗费用开支纳入集中采购之内,以更好地起到控制费用,节约成本的效果。要创新采购流程和方式,提高采购的效益和效率。实际工作中还可以采取采购项目试行外聘专家参与采购谈判等途径,进一步提高项目采购的质量。

4.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目前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基本上局限于营业费用管理。实际上,商业银行的成本应包括在经营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支出。因此我们要倡导全面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拓展到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管理上。

(三)建立资本规划程序

银行应当在动态考虑监管要求和资本成本的基础上,决定每一时期的资本水平和资本构成。定期做出资本计划,在明确现有资本水平的基础上,预期资本可能出现的变动。第一,进行经济资本计算和配置。银行首先计算不同业务部门和各类业务的风险,将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业务部门和各类业务之间进行配置,并且对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配置经济资本,计算银行需要的总体经济资本。第二,计算监管资本和保留资本缓冲。由于意外的资本筹资成本比较高,因此平时有必要保留超过最低资本要求一定水平的资本,以作为缓冲。银行需要在监管资本要求基础之上,保留一个适当的余地。在这一环节,银行计算最低资本要求,加上一定额度的资本缓冲,作为目标资本水平。第三,与同类银行进行比较。在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进行分析之后,银行的资本比例目标应该与其它可比较的银行资本比例之间进行比较。

(四)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保持资本长期充足

1.尽量利用有限的资本补充渠道,实现外源资本补充。积极开展增资扩股工作,与新老股东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努力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增资中应保持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和合理化,防范因引资不当带来的风险。索增加附属资本的方式,扩大发行行长期次级债务和定向次级债务。

2.增强自身积累,实现内源资本补充。优化资产组合配置,提高低风险或无风险资产比重,促进高风险资产向低风险资产的转化,从而降低风险资产总额,提高资本充足率。采取多种手段压降不良资产,减少贷款损失专项拨备缺口,增加资本总额。通过金融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盈利能力,在股东可接受的范围内限制或减少现金分红,增强资本积累。

3.优化资产结构,开发信用与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关键在于强化资产风险管理,减少风险权重,提高资产质量。因为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受存款增加的影响而有一定的被动性,消极地减少资产规模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具体措施应该是:(1)进行金融创新,优化资产结构,开辟融资新渠道,发展代客理财等资产管理业务,增加风险权重较小的中间业务。(2)做好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准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积极利用金融风险转移技术,降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如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利率互换、利率期货、期权、远期利率协议等衍生金融产品的本土化,将使银行资产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

总之,在新的金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对自身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竞争的金融环境下获得生存发展的能力,才能有足够的资产去扩大经营。

注释:

①资料来源:刘颖健:浅谈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时代金融,2009,11.

②资料来源:周良坤 刘 艳:国有商业银行服务竞争与过程管理分析源,http://www.chinabanker.net/news_detail.jsp?id=134&type=1&caidan=7

③资料来源:2009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国证券报http://www.cs.com.cn/zgzqb/html/2009-08/15/content_25998.htm

④资料来源:刘元庆: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http://www.dss.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23058

⑤资料来源:查静,马志君: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多重视角与发展趋势,海南金融,2006(03).

⑥资料来源:当前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难点及对策,http://www.docin.com/p-62363828.html

⑦资料来源:聂党奇:强化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几点措施,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jylc200310045.aspx

⑧资料来源:作业成本法:商业银行的成本动因,http://www.chinaacc.com/new/635_652_/2009_3_24_zh6153359541423900212667.shtml

[1]周小荣.欠发达地区“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选择-江西铜业公司融资渠道变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金融,2007,(11).

[2]上海市城市金融协会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动因、路径和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5,(12).

[3]邢勃.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对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0):67-70.

[4]张力.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及其优化[J].西南金融,2003,(9):17-18.

[5]王炯.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经验比较与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2).

[6]张乐,雷培莉,温波,程海鹏.我国商业银行IT采购管理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1).

[7]刘百花.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资本约束机制和资本规划程序的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9).

[8]邵杰,崔和瑞.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非对称风险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8,(53):396-397.

[9]李文.从利润管理到价值管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探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刘文华 陈 岩

Studies on Transition of Assets Management Strategy in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U Min-feng1,GE Hu2
(1.2.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Nanjing 210046)

In the new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commercial banks are falling in more complicated business circumstance,because the risk scopes and categories are enlarging,varied risks are coming from varied business,and management on risk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Therefore,commercial banks should take more flexible means,richer contents and more active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capital return and stricter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commercial banks;assets management;capital

F830.33

A

1008-9055(2011)01-0011-04

2010-11-09

1.陆岷峰(1962—),男,汉族,江苏金湖县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江苏银行总行高级会计师,工商管理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2.葛虎(1984—),男,汉族,安徽阜阳人,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经济理论,商业银行。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资本资产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资本策局变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