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疾病38例

2011-02-10翟名燕章颖赖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硅胶管泪道泪管

翟名燕 章颖 赖琛

·临床交流·

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疾病38例

翟名燕 章颖 赖琛

我科应用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治疗各类泪道疾病,取得初步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我科门诊诊治的泪道疾病患者38例(44只眼),其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21~68岁。流泪时间1~6年。鼻泪道阻塞患者26例(32只眼),其中慢性泪囊炎患者6例(8只眼);下泪小管阻塞患者12例(12只眼),其中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10例(10只眼)。冲洗泪道不通畅或有脓液溢出。所有病例均经过耳鼻喉科医师检查,排除鼻中隔严重偏曲、炎性反应及占位性疾病,术前检查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及其他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设备及器具 设备:WZC Ⅲ型泪道高频治疗仪,220 V, 50 Hz, 0~150 W及泪道高频治疗仪专用探针。手术专用器具:泪道硅胶引流管鼻泪管型A管或泪小管型B管,泪道探通导引针。

1.3 方法 术前检查术侧鼻腔,并用1%丁卡因及麻黄碱棉片收缩下鼻道鼻泪管开口处鼻黏膜。本组病例均行筛前神经阻滞麻醉,用泪点扩张器充分扩张上泪小点。鼻泪道阻塞严重患者及部分泪囊炎患者用高频泪道治疗仪专用探针进入泪道后,实施电灼浚通治疗[1]。用泪道探通导引针进入并固定针体于9字朝前方,看到棉签活动后抽出棉签,下送记忆针芯出前鼻孔;部分针芯无法自前鼻孔引出,则在鼻内镜下将针芯引出,避免鼻黏膜损伤及出血。将涂有氧氟沙星眼膏的硅胶引流管牵引线穿入针芯两股之间,先将记忆针芯及牵引线向上自上泪小点拉出,然后用蚊式钳钳夹住硅胶管下端并拉牵引线,直至其标志结出上泪点约1 cm且牵拉明显受阻,表明引流硅胶管的倒三角已经进入泪囊。从下泪小点冲洗泪道,如不通畅,向下稍移动硅胶管位置,然后剪断露出鼻腔外的硅胶管及牵引线。患眼用纱布遮盖4~6 h,以避免麻醉引起复视。下泪小管阻塞及泪小管断裂患者自下泪小点进入探针,选择使用B型硅胶管。部分泪小管断裂患者一期使用硬膜外导管作支撑管,术后将硬膜外导管置换为新型泪道硅胶管。置管次日用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冲洗泪道。引流管留置期间,每周复诊冲洗观察引流管位置及管腔清洁度。泪道引流管一般保留1~3个月。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有效:冲洗泪道通畅,但仍有少许溢泪;无效:泪道冲洗不通畅,流泪,溢脓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治愈35只眼(79. 5%),有效5只眼(11.4%),无效4只眼(9.1%),均为慢性泪囊炎患者。

3 讨论

泪道阻塞以往通过泪道探通或者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只能起到暂时性机械性扩张作用,管腔易再次粘连、狭窄以致阻塞。新型泪道硅胶引流管由生物相容性好的医用硅胶制成,有超强弹性[2];且引流管管径粗,可把鼻泪管扩张开,并向下引流泪囊的分泌物。下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被留置硅胶管持续扩张开,引流管壁有孔,有利于泪道注入药液治疗和泪道壁组织修复。泪道探通导引针针芯是用极细的记忆合金丝对折制成,较易被牵引线和针体卡断,故可先将牵引线用导引针拉出泪道,再将硅胶管拉入泪道。本组鼻泪管阻塞患者均通过高频泪道治疗仪浚通及逆行置管术治愈,疗效显著。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以往用硬膜外导管作支撑管[3]。缺点是上端需保留一段固定于面部,很多患者不能接受或者误拔出泪道;且硬膜外导管材质较硬,容易造成泪小管及泪点豁开。新型泪道逆行置管特定形状为上端倒置三角形,可以将引流管固定于泪道内,颜面部无痕迹,患者依从性较高。行泪道探通手术务必准确无误,防止造成假道;动作需轻柔;遇到阻力不要强行向前探,应该回退改变方向再进入[4]。本组患者均先用9号冲洗探针探通注入生理盐水确认于鼻泪管内后,再行高频泪道探针电灼浚通术及泪道探通导引针探通置入硅胶引流管,无一例造成假道。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前用庆大霉素冲洗泪道至无分泌物。分泌亢进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脓性分泌物容易堵塞导管,造成引流不畅,导致疗效较差。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由于置管后分泌物引流不畅,1个月左右拔管,再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愈。对于这类泪囊炎患者及鼻泪管骨性阻塞而不能探通的,新型泪道置管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本方法创伤小,面部无瘢痕,无碍于之后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治疗,所以仍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

[1]杨友谊,王时力,胡劼.高频电灼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95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666-1667.

[2]张敬先,邓宏伟,颜波,等.新型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9):806-809.

[3]张琳,杨文蕾,等.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1):2-5.

[4]陶海,马志中,侯世科,等.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9,9(3):551-554.

2010-08-30)

(本文编辑 诸静英)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眼科 杭州 310051

翟名燕(Email:hbzmy@yahoo.com.cn)

猜你喜欢

硅胶管泪道泪管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利用双层模型量化组织工程血管培养的应力与应变△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自制r形硅胶管植入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病例的疗效观察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单泪道外环路硅胶管插入泪小管吻合术
泪道再通管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