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腔肌上皮瘤1例

2011-02-10庄强尔余新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涎腺鼻中隔磁共振

庄强尔 余新

·病例报告·

鼻腔肌上皮瘤1例

庄强尔 余新

资料患者女性,20岁。因渐进性左鼻塞20年,于2010年6月18日入院。患者自幼左鼻塞,渐进性加重,无头痛、头昏,无嗅觉障碍。全身检查未见异常,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专科检查:左侧前鼻孔扩大,鼻腔可见粉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无出血,双鼻道未见脓性分泌物。鼻窦CT扫描显示,左侧鼻腔前部软组织密度影,鼻中隔右偏(附3页图①和图②)。临床诊断为左鼻腔新生物性质待定,鼻中隔偏曲。入院后于2010年6月2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下左鼻腔新生物切除术和鼻中隔矫正术,术中见左侧鼻腔中鼻甲前方有1.5 cm×1.5 cm×1.5 cm大小新生物,基底宽,质地中等,表面光滑(附3页图③)。术后病理诊断为鼻腔肌上皮瘤(附3页图④)。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63+,平滑肌肌动蛋白(-),calponin+,AE1/AE3-,表皮膜抗原(+)。术后患者鼻塞症状明显改善,每2周在鼻内镜下换药见双鼻道通畅,鼻中隔居中,左侧鼻顶部创面平整,无新生物。

讨论肌上皮瘤是良性涎腺肿瘤,多数发生在成人。肌上皮瘤主要发生在腮腺,其次为小涎腺,特别是硬腭和软腭。病理特征:肿瘤多成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粗糙,质地中等或稍硬,界限清楚,可有包膜。多数为实性,少数为囊性。切面粉红、灰白或灰黄。影像学表现:CT扫描检查能显示鼻腔内软组织密度病灶,对骨破坏敏感,能在一定程度上与鼻腔内恶性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等病变加以区分。磁共振成像的软组织分辨率高,并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有利于显示肿瘤累及范围和进行鉴别诊断[1]。肌上皮瘤是有潜在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并有复发倾向。部分切除或因复发多次切除可引起恶变[2-3]。肌上皮瘤的临床特点通常为缓慢性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应注意与多形性肿瘤、上皮-肌上皮癌、平滑肌瘤、黏液瘤相鉴别。该肿瘤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术后病理检查是唯一诊断方法。

本例因为患者自幼发病,并有左侧前鼻孔扩大,术前诊断倾向于鼻腔先天性脑膜脑膨出。因费用问题患者拒绝做磁共振成像检查,所以术前行脑脊液漏修补的准备;但术后病理确诊为肌上皮瘤,进一步说明术前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重要性。

[1]陈志光,黄穗乔,曾斯惠.鼻腔肌上皮瘤一例并文献复习体会[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 15(1):8-10.

[2]黄龙,翦新春,姚志剐.涎腺肌上皮瘤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9):133-134,137.

[3]杨耀武,毛天球,孙劲东,等.涎腺肌上皮瘤3l例临床病理学分析[J].口腔医学,2003,23(2):79-81.

2010-08-30)

(本文编辑 杨美琴)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无锡 214023

庄强尔(Email:zqe1928@163.com)

猜你喜欢

涎腺鼻中隔磁共振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隆鼻手术失败后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PLAG1在涎腺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口腔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人β—防御素—2在涎腺肿瘤及涎腺炎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