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脓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5例

2011-02-10方瑾钱林荣潘军燕陈晓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胆脂瘤乳突鼓室

方瑾 钱林荣 潘军燕 陈晓红

·临床交流·

化脓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5例

方瑾 钱林荣 潘军燕 陈晓红

我科收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患者5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患者5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3~68岁。5例均有耳流脓史,脓液有臭味,带血。4例有耳闷胀。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其中1例全聋;1例轻度传导性聋,平均气骨导差为15 dB;2例中度混合性聋;1例重度混合性聋,气骨导差为25~35 dB。3例伴同侧头胀痛;2例伴眩晕。耳部检查:外耳道可见淡黄色或透明稀脓性分泌物,1例见黄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均有鼓膜穿孔,其中紧张部大穿孔3例,后上方穿孔伴肉芽1例,松弛部穿孔1例。瘘管试验阳性2例。CT扫描:硬化型3例,板障型1例,混合型乳突1例。均有骨质破坏吸收: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有不均匀高密度斑块影(附4页图①)1例;听小骨模糊吸收或部分缺如3例,面神经外膝部骨管破坏1例;迷路瘘管2例,均位于水平半规管外侧(附4页图②);鼓窦盖骨质破坏1例,窦脑膜角骨质缺损1例。3例患者鼓窦、乳突分泌物细菌培养为白色念珠菌;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曲霉感染,其中1例为胆脂瘤伴曲霉感染。

1.2 方法 5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术,其中4例一期行鼓室成形术;另1例未作鼓室成形术系胆脂瘤伴曲霉感染,听力测试提示为全聋。术中观察:2例砧骨长脚吸收,被肉芽组织包裹,听骨链假性连接;1例面神经外膝部骨管破坏;1例锤骨、砧骨均有部分吸收破坏,鼓窦盖部分吸收,硬脑膜裸露;1例胆脂瘤患者术中见骨桥已断,听骨缺如,水平半规管处有胆脂瘤上皮及肉芽组织覆盖,局部瘘管形成,窦脑膜角大块骨质缺损。5例均行开放式乳突轮廓化,磨除外耳道后壁,削低面神经嵴,桥未自然破坏者断“骨桥”, 予彻底清除病灶;仔细去除迷路瘘管或面神经骨管周围肉芽及胆脂瘤上皮,颞肌筋膜修补迷路瘘管或覆盖面神经骨管、脑板缺损处,探查并去除咽鼓管鼓室口阻塞原因。3例行Ⅲ型鼓室成形术、1例行砧、镫骨搭桥,1例未作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腔均用肌骨膜瓣填充。

2 结果

5例中4例3个月内干耳,症状消失,3例听力提高,其中1例听力恢复正常,2例气骨导差缩小15 dB以上。1例术后半年未干耳,新鼓膜再穿孔;予伊曲康唑口服2周,1个月后干耳,患者拒绝做二期鼓膜修补术。1例胆脂瘤患者术前已全聋。此2例听力未改善。所有病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化脓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多见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患者,鼓室、鼓窦及乳突引流不畅,局部pH值降低等因素可促进真菌生长[1]。本文5例均有反复耳流脓史,术中探查上鼓室、鼓窦引流不通畅。易茂君等[2]报道,中耳脓性分泌物培养,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以曲霉多见。本文有2例病理检查证实为曲霉感染。国外有侵袭性曲霉性中耳乳突炎的报道,表现为严重深部耳痛,迷路炎所致重度眩晕、听力缺损,面瘫等[3]。近年国内亦有真菌性中耳乳突炎的报道[1]。但我们认为如非侵袭性真菌感染,有上述继发感染因素,系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伴真菌感染。

化脓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的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吸收。本组中有3例听小骨吸收,1例面神经外膝部骨管破坏,2例迷路瘘管,1例鼓窦盖骨质破坏,且与手术所见一致,说明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极易发生骨质破坏。本文2例曲霉感染患者,其中1例为胆脂瘤与曲霉感染并存,术中发现骨质破坏严重。因此胆脂瘤合并曲霉感染者,侵袭性较强, CT示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及高密度斑块影,应引起高度重视。

化脓性中耳炎伴真菌感染的治疗有赖于手术和药物配合[1]。本文5例行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术,彻底清除病灶,疗效较好;1例术后半年未干耳者,予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口服后渐干耳。因此认为,合并真菌感染的中耳乳突炎治疗原则与真菌性鼻窦炎类似,关键是彻底清除病灶、通畅引流,但因根治腔填塞引流不畅、潮湿,术后必要时仍需配合应用抗真菌药。抗真菌药的应用使有些穿孔可自行愈合,避免较大范围的手术探查[4]。对于长期疗效不佳的中耳炎,尤其是伴有骨质破坏者,应考虑手术清除病灶,尽可能缩窄乳突腔[5]。

[1]林昶,易自翔,林勤,等. 霉菌性中耳乳突炎的诊治[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3):171.

[2]易茂君,唐旭,曾黎,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病原学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3):133-135.

[3]Van TA,Van RJ. Aspergillus mastoiditis,presenting with unexplained progressive otalgia,in an immunocompetent(older)patient[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9,266(10):1655-1657.

[4]戴艳红,佘万东,朱文燕,等.慢性中耳炎真菌感染的诊疗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1):11-13.

[5]Ho T,Vrabec JT,Yoo D,et al. Otomycos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implications[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5(5): 787-791.

2010-09-28)

(本文编辑 杨美琴)

浙江省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嘉兴 314000

方瑾(Email:drfangjin99@sina.cn)

猜你喜欢

胆脂瘤乳突鼓室
中耳流脓、头痛眩晕……警惕胆脂瘤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基础研究进展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颞骨多发性胆脂瘤2例附文献复习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如何治疗中耳胆脂瘤?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