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分析

2011-01-27盛智伟刘定文

中外医疗 2011年35期
关键词:抗原阳性率次数

盛智伟 刘定文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为探讨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们对多次输注血小板、全血、红细胞悬液的120例住院患者的血小板抗体进行了检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龄9~72岁,平均45岁。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39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白血病17例,骨髓纤维化6例,恶性组织细胞瘤14例,肺癌15例,淋巴瘤12例,多发骨髓瘤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血小板输注次数2~21次,平均8次。全血及红细胞悬液输注次数共3~35次,平均14次。

1.2 方法

采集患者输血前1h和输血后24h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计算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血小板抗体检测按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共出现血小板抗体阳性73例,抗体阳性率为60.83%。其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成正比关系,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血小板抗体阴性组的输液效果优于阳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3 讨论

血小板输注是血液病治疗阶段提升血小板数量的有效措施,可降低因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严重出血,目前已成为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疗、化疗的重要支持疗法[1]。但部分患者在反复输注血小板后,可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TR)[2],PTR是血小板输注治疗中的一大障碍,引起PTR的原因包括:(1)非免疫因素:与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输注量不足有关;(2)免疫因素: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抗体、ABH抗体(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有关[3]。大多数PTR是由于反复输注血小板后产生免疫反应所致[4]。反复接受血细胞成分的受血者,PTR的发生率达30%~60%。约有20%~50%白血病患者和8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长期输注血小板后易发生PTR。输入血小板后产生抗体的频率主要取决于输注的次数,次数越多,抗体产生频率越高。据统计,输血达10次以上,抗体阳性率为30%~85%。约90%PTR由HLA抗体引起,而由HPA不合引起的PTR占10%左右,2种抗体可伴随同时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常见血小板抗体有两类:(1)针对血小板上HLA-I类抗原的HLA抗体;(2)针对血小板上GP抗原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抗体可引起血小板活化、破坏,导致血小板数目下降、出血倾向或血栓[5]。因此,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对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预先进行血小板抗体筛选,通过对有同种免疫反应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选择合适的血小板输注。对只存在HPA抗体的患者,最好的方法是在家庭成员中寻找相合供者,这样可有效的避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可以大大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避免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

表1 不同输血次数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例(%)]

表2 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液效果的关系[例(%),(±s)]

表2 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液效果的关系[例(%),(±s)]

注: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组比较,*P<0.01

组别 例数CCI(109/L)PTR发生率(%)输血前1h 输血后24h抗体阴性组 47 16.35±4.10 12.58±2.87 2(4.26)*抗体阳性组 73 6.15±1.78 3.10±1.15 62(84.93)

总之,反复输注血液成分可产生血小板抗体,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血液成分输注次数密切相关,输注次数越多抗体阳性率越高,并且血小板抗体的产生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因此,在血小板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合性试验,可有效预防免疫性PTR的发生。

[1]吕毅,郝宝岚,王艳,等.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5):350.

[2]钟月华.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评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3:458.

[3]董伟群,郭萍,佟力.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免疫因素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4):304.

[4]卢焕兴,李春桥,梁永生.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J].实践与检验医学,2009,27(3):255~257.

[5]焦淑贤,杨志夏,赵林.血小板输注无效[J].中国输血杂志,2008,4.

猜你喜欢

抗原阳性率次数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欧美的猫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