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2011-01-25郝世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窦性心房室乙酰

郝世英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郝世英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到2010年11月收治的60例心衰并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24 h后的心室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优于去乙酰毛花苷,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碘胺酮;去乙酰毛花苷;心衰并发房颤;有效性;安全性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心衰如果并发房颤,尤其是快速心室率,常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将使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而增加病死率,因此对这类患者迅速复律或控制心室率具有重要意义[1]。去乙酰毛花苷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衰并发房颤,但最近的临床研究发现,乙酰毛花苷的临床有效率低,且不良反应大。因此寻找更为合适的治疗药物成为研究者需要面对的问题,近年来有文献报道[2],采用胺碘酮治疗衰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高,且不良反应小。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采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患者30例,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0月到2010年11月收治心衰并发房颤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2~76岁,平均(56.1±8.4)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1.4)月,冠心病25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1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平均心室率(162±15)次/min。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5.7±8.0)岁,病程(3.1± 1.2)月;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7.8±8.3)岁,病程(3.3±1.6)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人院后均进行了积极的低钠盐饮食、吸氧及利尿剂等抗心衰治疗,常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去乙酰毛花苷0.4 mg+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10 min内缓慢静脉注入,30 min后无效者追加0.2 mg,无效者30 min后再追加0.2 mg,总剂量为0.8 mg。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开始先按3 mg/kg(按50 kg计算)静脉推注,时间10 min,30 min后效果不满意可再给以150 mg静脉注射,继之以0.5-lmg/min静脉滴注维持。两组均观察24 h。

1.3 疗效标准24持续心电、血压监测,每日记录12导心电图,测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患者出院后每2周复查心电图一次。显效:房颤不发作,心室率降至100次/min以下,或较基础水平下降20%以上,或转复为窦性心律;有效:2周内阵发房颤发作减少60%以上,持续性房颤转为阵发房颤;无效:1个月内仍达到不显效或有效标准者,心室率仍大于100次/min,且与基础水平比较心室率下降幅度小于20%。

1.4 统计学方法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疗效比较表1可见,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显效率为60.0%,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显效率为46.7%,有效率为76.7%。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治疗前后心室率比较表2可见,观察组用药24 h后的心室率为(73±6)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9)次/ 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用药前和用药24 h后的心室率比较

2.3 转复窦性心律情况比较24 h后,观察组30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5例,转复率为83.3%,对照组转复18例,转复率为60.0%,观察组的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平均转复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不良反应比较表4可见,观察组发生低血压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对照组发生低血压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表3 两组24 h转复窦性心率情况比较

表4 两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心衰时心脏射血分数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上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心电活动不稳定,因此容易发生房颤[3]。心衰并发快速房颤,常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复极时间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道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有效终止各种微折返,因此能有效地防颤、抗颤[4]。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胺碘酮组的临床总有率为86.7%,用药24 h内窦性心律转复为83.3%,平均转复时间为(9.2±1.8)h,且用药24 h后心室率降为(73±6)次/min,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去乙酰毛花苷组。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房室传导阻滞[5],本研究发现,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均为轻度低血压和房室阻滞,经相应的处理后,并不影响进一步治疗。因此,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房颤的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粱金元.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实用全科医学,2007,5(10):894-895.

[2]赵贵锋,葛德元,胡桃红.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短时疗效比较.中国药师,2005,8(12):1024-1025.

[3]高俊杰.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临床观察.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28(2):74-75.

[4]于静.胺碘酮静脉注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阵发房颤患者疗效观察.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1):117-118.

[5]陈海波,杨俊芬.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河北医学,2007,13(1):91-92.

451150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窦性心房室乙酰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房室阻滞表现多变的临床心电图分析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房室交界区前传功能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HPLC-MS/MS法分析乙酰甲喹在海参中的主要代谢物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