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6~12月门急诊处方质量抽查分析

2011-01-25许强徐雪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注射剂不合理处方

许强 徐雪荣

2010年6~12月门急诊处方质量抽查分析

许强 徐雪荣

目的调查我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6~12月门急诊处方,按照《办法》和《规范》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百分率趋于下降,处方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分别占不合理处方的55.41%、29.73%、及14.86%。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工作的实施,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不断完善处方点评制度是我院未来发展的需要。

处方点评;合理用药;门急诊处方;分析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是《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目的。2010年3月,卫生部颁布了该《规范》,其依据是《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此我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处方点评工作并予以实施。为了解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对我院处方质量的影响,笔者对我院2010年6~12月门急诊的处方随机抽查并进行回顾性的定量评价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抽取我院2010年6~12月的每月处方(不包括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处方样本随机抽取,共计1543张。主要依据《办法》附件2(处方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内容进行分类统计[1],将每张处方的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抗菌药物的使用、注射剂的使用、基本药物品种数、处方金额等基本指标逐一登记,并对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依据为《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版)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上述文献未收载的参考药品说明书。

2 结果

2.1 各项指标概况我院2010年6~12月门急诊处方药物利用情况见表1。

表1 各项指标结果

2.2 每月不合理处方情况我院2010年6~12月不合理处方总计148张,平均每月21张,平均占全部抽取处方的1.36%,详见表2。按照《规范》将2010年6~12月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其分别占不合理处方的55.41%、29.73%、及14.86%,见表3。

表2 我院2010年6~12月门急诊不合理处方情况

表3 我院2010年6~12月门急诊不合理处方

3 讨论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2],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我院药剂科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以来,采取了许多措施:反复多次组织临床科室学习《办法》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定期更新药品目录;每月编写药讯,及时发布药品信息;临床药师每月抽查处方、病历进行点评并分类统计,按月上报医务部,医务部对不合格处方医师进行处罚,同时在院内网公布;药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处方不合格率明显得到控制。

3.1 各项指标结果分析由表1可见,7个月中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47种左右,不同月份的数值基本稳定,波动范围不大,符合《办法》第7条和《规范》中第17条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不超过5种的规定。基本药物制度在维护全民用药权益和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由表1可见,我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百分率平均在81.33%,表明我院还需进一步加大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力度,切实降低患者就诊费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药物滥用中最重要的一类,也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医药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谨慎使用抗菌药物是一个长期课题。由表1可见,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比例严重偏高,平均58.98%,表明我院贯彻各项抗菌药物规范应用措施不到位,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使用率(30%)相差甚远[3],我院需进一步努力,控制抗菌药物滥用。我院注射剂的使用在35.02%~56.50%,也远高于卫生部要求[4](20%)。造成注射剂过度、不合理使用有经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医师、患者及患者家属都有可能参与其中,许多患者误认为注射比口服起效快,要求使用注射剂,而一些医师经不住患者的反复请求且妥协为其开具注射剂,致使一些患者能口服治疗的选择注射治疗,过度使用注射剂必然伴随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和增加不安全注射的可能。通过处方点评对注射剂应用进行监控,规范注射剂的使用,能口服给药的尽量避免注射给药。药品通用名和占处方用药百分率执行较好,可能与《办法》要求药品名称必须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公布的通用名称或习用名及基本用药品种目录公布有关,因而规范了处方中使用的药品名称、防止了重复应用。每张处方金额平均143.67元,主要与患者群体有关,首先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使用“高档、名牌”等药品;其次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逐年增加,造成处方金额上升。处方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原因是医院对处方质量高度重视,制定了院内网公示和点评制度,并成立督导检查小组和处方质量点评小组,定期在院内网公示处方质量情况。由表2可见,不合理处方呈减少趋势。

3.2 不合理处方主要问题经调查不规范处方所占比例较大,为55.41%,不适宜处方占29.73%,超常处方占14.86%。处方前、正、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用法、用量不适宜、超常处方为主要问题,占不合格处方的68.24%。

3.2.1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用抗菌药物起点过高,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具氨曲南注射液;上唇痈患者开具头孢曲松及替硝唑注射液,急性胃肠炎患者开具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剂等;头孢类注射剂时间依赖性药物,静脉点滴,1次/d,应每日多次给药维持体内血药浓度,否则不能达到治疗目的[5、6]。无联合用药指征及不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泌尿系结石患者开具头孢曲松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具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及罗红霉素胶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具头孢米诺和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等。氟喹诺酮类与头孢菌素类联用,氟喹诺酮类与头孢菌素类有部分交叉耐药,细菌膜通透性降低可能为细菌对氟喹诺酮和B-内酰胺类产生耐药所致,并且两药合用可使肝肾损害增强。头部外伤患者开具头孢氨苄缓释片,口服0.25 g,1次/d。该药虽然为缓释片,但有效血药浓度不能维持24 h,需要2次/d口服等,此结果达不到治疗目的且易产生耐药菌,甚至造成院内感染。

3.2.2 适应证不适宜高血压患者开具肺力咳胶囊及头孢氨苄胶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具甲硝唑片;头晕患者开具头孢氨苄缓释片及利巴韦林片等。此现象多为患者需要而要求医师开具处方。

3.2.3 溶媒选择不佳血塞通注射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应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甲泼尼龙溶于氯化钠溶液静脉点滴,应溶于葡萄糖注射液,呋塞米溶于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应溶于氯化钠注射液,血必净溶于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应溶于氯化钠注射液;

3.2.4 重复给药同张处方开具护川(果糖注射液)及丰海能(果糖注射液);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具替硝唑注射液及甲硝唑片等。药理作用相同,同时使用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3.2.5 超说明书用药头孢氨苄缓释片、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口服,3次/d,超说明书使用,应2次/ d;这些药物虽为缓释片,但有效血药浓度不能维持24 h,需要2次/d口服;格列美脲片口服2次/d,应为1次/d等,用量过大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易发生不良反应。外伤患者常规使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力素),药品说明书中该药的适应证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亦可用于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手术后网膜下出血和银屑病、并可辅助其他抗癌药治疗白血病。诊断为外伤,选择该药物为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3.2.6 其他方面外伤患者常规首选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悉能),属于遴选的药品不适宜。外伤患者可能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外伤患者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首选头孢菌素类药物,硫酸依替米星属于氨基糖甙类,不宜单独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该药需要联合用药,但外伤患者没有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可以单用药物,不需联合用药。

3.2.7 处方前、正、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只要医师认真仔细是可以避免的。

本次调查,我院门急诊药物在诊断用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溶媒的选择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要消除不合格处方,任重而道远。要求医师药师不断加强责任心,提高职业道德,同时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并利用药学知识的优势,协助医师合理、安全用药,防止医师开具处方时用药失误。今后药剂科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药品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提高处方质量,促进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

[2]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

[3]陈楚雄,覃逢超,叶琳.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5):1876-1877.

[4]周新,刘瑞凝,李宏杰.门诊处方点评实践及用药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87-89.

[5]栾潇潇,冯瑞杰.2009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7):663.

[6]宫淑艳,谭洪泉,石春生.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指标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3):190.

The analysis of quality of prescription random during Jun.2010 to Dec.2010

XU Qiang,XU Xue-rong.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28,China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use of medicine on prescription of our hospital.Methods Form Jun.2010 to Dec.2010,the prescription of emergency cal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the prescribed this way"and"standard"requirement,the quality of prescrip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Antibacterial drugs,injection using percentage rate of decline,prescription tends was on the rise.Not standard prescription,not suitable for prescription and supernormal prescription unreasonable accounted for 55.41%,29.73%and 14.86%.Conclusion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cription comment on work rate,prescription increase significantly,and constantly perfect prescription comment on system is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Prescription comment on;Rational drug use;The prescription of emergency call;Analysis

徐雪荣xuxuerong123@126.com

830028新疆乌鲁木齐市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注射剂不合理处方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