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Th细胞的影响

2011-01-25周春清冯金环李平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红霉素外周血儿科

周春清 冯金环 李平海

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外周血Th细胞的影响

周春清 冯金环 李平海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Th1、Th2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单细胞内染色法检测80例哮喘儿童(哮喘组)分别在激素吸入后(激素组)40例及激素吸入+红霉素口服后(红霉素组)40例,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的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结果支气管哮喘儿童Th1、Th1/Th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h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激素组Th1、Th2较哮喘组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红霉素组Th1、Th1/Th2均明显高于哮喘组及激素组(P<0.01),Th2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及激素组(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儿童存在Th1/ Th2失衡,Th1功能抑制,Th2功能亢进,红霉素及激素吸入均可以调节Th1/Th2失衡。

儿童;支气管哮喘;Th1;Th2;红霉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与Th1/Th2的失衡有关[1],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来被认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和炎症反应。笔者探讨了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的Th1、Th2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至我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儿童80例,男38例,女42例,平均年龄7岁,均符合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2]的轻度至中度哮喘,病史达半年以上,本次就诊前4周内无感染,未接受过免疫调节剂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均给予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或干粉剂吸入治疗3个月,吸入量不大于400 μg。随机选取40例在激素吸入2个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红霉素1个月,剂量为10 mg/(kg·d),分3次口服,最大量不超过750 mg/d,为红霉素组,其余40例为激素吸入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均来自健康查体儿童,平均6.5岁,近4周内无感染及应用免疫制剂史。

1.3 方法哮喘儿童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2次,对照组在入组时1次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 ml于无菌肝素(1.5 mg/ml)管,混匀后离心,用含5%小牛血清的PBS (自配)按1∶1稀释。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自配),将稀释的抗凝血进行淋巴细胞分离,调整细胞浓度至106/ml悬液。Th1/ Th2检测应用荧光单细胞内染色法检测。试剂盒购于美国BIOSOURCE公司。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支气管哮喘儿童Th1、Th1/Th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h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激素组Th1、Th2较哮喘组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明显高于哮喘组(P<0.01);红霉素组Th1、Th1/Th2均明显高于哮喘组及激素组(P<0.01),Th2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及激素组(P<0.01),见表1。

表1 红霉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Th1、Th2检测结果(±s,%)

表1 红霉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Th1、Th2检测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哮喘组比较,##P<0.01,与激素组比较,ΔΔP<0.01

编号组别例数Th1Th2Th1/Th2 1对照组4016.67±2.73##16.08±6.17##1.04±0.22 2 ##哮喘组7911.24±2.43**19.85±4.46**0.57±0.19**## 3激素组3711.09±3.4618.45±4.150.78±0.22**4红霉素组3616.61±2.70##ΔΔ14.97±3.65##ΔΔ1.05±0.10##ΔΔ

3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与Th1/Th2的失衡有关。Th1类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等不足,而Th2优势活化,表现为Th2及该类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IL-13等过度升高,呈强势状态,致使Th1/Th2偏移[3]。本组资料显示哮喘组IFN-γ,IFN-γ明显降低证实了这一观点。

激素吸入作为哮喘治疗的第一线的药物,其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4],本组资料显示,激素吸入3个月虽然Th1细胞,Th2细胞无明显变化,但Th1/Th2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激素吸入除了降低气道炎症,尚可调节Th1/Th2极化状态,用药3个月Th1/Th2仍未达到健康对照组的水平,说明了激素长期吸入的必要性。

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来被认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无深入研究报道。研究证实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能抑制单核细胞的增生增殖;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能减少中性粒细胞生成过氧化物、造成气道损伤的作用,红霉素可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IL-6、IL-8的表达,能显削弱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活性,长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盥洗液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CD4+/CD8+、IL-4、IL-5、IL-13明显升高,IL-2、INF-γ显著降低。国内胡庆东等[5]报道红霉素可明显下调哮喘患儿PBMC中IL-2、IL-6的表达;本组资料显示红霉素治疗组Th1、Th1/Th2明显高于哮喘组和激素组,Th2明显低于哮喘组和激素组,说明了红霉素对Th1/Th2偏移状态的逆转作用。

当然红霉素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究其调节免疫的机制,进一步探究其应用的恰当剂量、恰当时间以防菌群失调及肝功能的损害,造福于哮喘儿童。

[1]冯忠伟,胡中昌,邢应如,等.哮喘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监测.中国煤炭工业医药杂志,2005,8 (02):152.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3]刘力戈,侯安存,方慧秋,等.支气管哮喘患儿血T辅助淋巴细胞的变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04):217.

[4]赵启华,贾云义,潘贻珍,等.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变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0):784.

[5]胡庆东,栾红,冯金环,等.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及红霉素的调节作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2):125-126.

266033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儿科(周春清冯金环);解放军91286部队门诊部(李平海)

猜你喜欢

红霉素外周血儿科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