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在骨关节的应用价值

2011-01-25潘自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低场骨关节磁共振

潘自树

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在骨关节的应用价值

潘自树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对骨关节异常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平扫骨关节存在异常的61例患者影像资料。结果61例患者经低场磁共振检测骨关节异常,其中24例病变侵及骨质和骨髓,11例有骨膜反应,27例侵及周围软组织。2例患者病变处软组织存在血管波动伪影,无法辨别是否存在软组织受累。结论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可以准确检测骨关节损伤,选择脂肪抑制序列清晰显示骨关节异常,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及范围,准确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对临床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骨关节;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

骨关节异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炎症、创伤、肿瘤或者骨结构不完整、骨质破坏等[1]。及时发现病变,追踪治疗进展和效果,判断治疗后是否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X线、CT及超声检查很难准确诊断骨关节损伤情况。低场磁共振检测分辨率高,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优于X线和CT。磁共振平扫发现病变再增强扫描,高分辨率薄层成像显示骨髓、骨质、骨膜、软组织以及骨关节表面和内部结构,清晰显示病变侵袭范围,是骨关节病变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水脂分离技术可以抑制脂肪,抑制脂肪对于病变检测非常重要,特别是骨关节[2]。通过水脂分离去除脂肪干扰可以清晰显现骨关节病变。而低场磁共振无法使用化学饱和脂肪抑制技术,只能使用水脂分离技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平扫骨关节存在异常的61例患者资料,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低场磁共振平扫骨关节异常患者61例,男25例,女36例,年龄14~67岁,平均43.5岁。入选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外伤,表征为受外伤后骨关节不同程度的肿胀和疼痛、累及骨关节活动障碍,不能承受重力。病变位置胫腓骨远端7例,胫腓骨近端部8例,尺挠骨远端4例,尺挠骨近端9例,膝关节10例,肘关节5例,肩关节8例,踝关节10例。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10 h内行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平扫检查出骨异常,均显示出骨异常,其中不全性骨折11例。

1.2 影像检查采用日立APERTO 0.4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机,使用相控阵线圈。患者取仰卧位,常规序列检查,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面平扫。扫面参数:水脂分离技术T2,TR 4450 ms,TE 70 ms,层厚5 mm,间距1 mm,矩阵256×224,FOV380×380;水脂分离T1,TR 550 ms,TE 26 ms,层厚5 mm,间距1 mm,矩阵256×224,FOV380×380;SE序列,T1WI,TR 450 ms,TE 85 ms层厚5 m,间隔1 mm,采集矩阵256×224,视野300×225;FSE序列,T2WI,TR 2500 ms,TE85 ms,层厚5 mm,间隔1 mm,采集矩阵224×160,视野300×225;STIR序列,TR 537 ms,TE 24 ms,层厚3 mm,间距3 mm,矩阵512× 512,FOV 180 mm,采集4次。采集图像由本院三位放射科专科医生对各个序列进行分析和评价。

2 结果

61例患者经低场磁共振检测骨关节异常,其中24例病变侵及骨质和骨髓,11例有骨膜反应,27例侵及周围软组织。2例患者病变处软组织存在血管波动伪影,无法辨别是否存在软组织受累。图1为肩关节撕裂伤,图2为肘关节裂伤。

图1

图2

3 讨论

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抑制脂肪,提高骨关节异常的检出率。目前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包括STIR以及三点Dixon法水脂分离序列等[3]。本研究通过水脂分离技术T1T2 TR TE,SE T1WI,FSE T2WI,STIR组和技术检查骨关节病变及周围软组织,更好的体现了多种序列、多种信号,表现出较好的诊断优势。信噪比的提高弥补了低场由于低磁场强度无法选频激发抑制脂肪的缺点。国外学者曾应用高场水脂分离技术,图像质量与低场水脂分离技术相差无几[4]。低场磁共振费用低,噪音小,而且开放式检查可以避免患者产生幽闭恐惧症。水脂分离技术采用直角正交技术,通过频率产生相位不同来区分水脂[5]。水脂分离技术结合低场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兼容各脉冲序列,避免了高脂肪信号对骨异常病变的干扰。而且一次可以扫面3幅图像,节省扫描时间。传统X片及CT平扫无法检测出轻微的骨异常,特别是关节损伤。通过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可以说明X片或CT检查无病变而患者却存在临床症状的原因,帮助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和救治,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损伤的治愈和转归。因此低场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可以准确检测骨关节损伤,选择脂肪抑制序列清晰显示骨关节异常,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及范围,准确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1]周康荣,陈祖望.体部磁共振成像.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34-1135.

[2]江浩.骨与关节MRI.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0,266-292.

[3]谢强,张莲芳,董世宏.低场强磁共振梯度回波和脂肪抑制成像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国际医药导报,2006,12(19): 31-32.

[4]陈兴灿,潘永青,刘森,等.正常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低磁场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1):33-35.

[5]韩静.反转回波脂肪饱和序列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48-1349.

655600云南省陆良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低场骨关节磁共振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原位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法定量监测光催化Cr(VI)还原反应
低场核磁共振短死时间射频线圈与射频开关的设计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