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教学中的选择性应用

2010-11-11方维达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卫校讲授染色体

方维达

(浙江省慈溪卫校,浙江慈溪 315300)

PBL教学模式在遗传学教学中的选择性应用

方维达

(浙江省慈溪卫校,浙江慈溪 315300)

目的:针对中职卫校护理学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在临床遗传病例中选择性地应用PBL教学模式,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评价PBL教学效果,并与完全采用传统讲授模式的上一年级学生成绩比较。结果:85%以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适合自己,能提升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成绩,学生分数明显高于上一年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遗传病例中选择性地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模式。

PBL教学模式;医学遗传学;选择性应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Mc-Master)大学首创,是指围绕由教师精心准备的临床病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利用多种资源寻求答案,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1]。PBL教学理念是: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从而学习和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PBL教学模式特点是: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代替单一知识传授;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制[3];以学生为中心代替教师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课堂总结”五阶段教学代替传统讲授(lecture-based learning)模式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教学小结—布置作业”[4-5]。医学遗传学作为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为改变传统讲授模式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记忆考试”的现状,在学习遗传基本理论章节之后,结合临床遗传病例,选择性地在遗传性疾病章节应用PBL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2007级护理学专业学生54名(全为女生),学生已经学完了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行PBL教学;并与完全采用传统讲授模式的2006级护理学专业学生49名(全为女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目标引导:在传统讲授模式学完基本理论,将临床实践中出现的相关病例作为PBL教学模式中的“提出问题”,由教师与班级讨论提出的问题。如学完遗传的分子基础及遗传的细胞基础之后,进行考试,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遗传基本理论,着手布置自学遗传性疾病、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章节。适时安排“先天愚型”、“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三个遗传性疾病中的经典病例,用学过的遗传理论分别以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进行推理解释。

1.2.2 问题的提出:教师先布置学生认真自学相关章节,将病例由教师精炼成一组面向全班学生的序列性问题,如上述病例分析中可以提问:“先天愚型”等3种病例个体的染色体是多少?正常人的染色体核型是什么?多出或减少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各表现出与之相应的哪些临床特征?为什么会出现染色体的增多或减少?发病比率是多少?是否具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有环境影响,则如何预防或避免?是否有可能进行产前诊断?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发现一些可能是遗传性疾病的病例等等问题。问题设计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布置的时间要提前,安排PBL教学之前一周,将问题设计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查资料、向教师请教及学生之间讨论等多种方式获得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1.2.3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强调课堂纪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课堂内容及讨论方向,学生要紧紧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1.2.4 讨论:利用1 h,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设计中的几个序列性问题。小组讨论以9人一组,并指定一名小组长,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发言。全班讨论时,先由小组长陈述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和存在的疑问,而后自由发言,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讲评、归纳和总结。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

教学过程结束后,以问卷形式调查2007级护理学专业54名学生的意见,结果见表1。

表1 2007级学生PBL教学模式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2.2考试成绩比较

采用与2006级学生相同的试卷,对2007级学生进行考试,将成绩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2007级与2006级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分)

表2 2007级与2006级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分)

题型 2007级 2006级 P值选择题病例分析题85.50±6.88 88.60±6.73 64.21±6.00 67.96±4.09<0.05<0.05

3 讨论

3.1 PBL教学模式的优点

通过实践,认识到PBL教学模式与传统讲授模式相比较,优点明显。①提高了学生成绩,2007级学生的分数明显高于2006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思维,寓教于乐;③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④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⑤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加强了独立思考问题的锻炼,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2 PBL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由于PBL教学要求较高,与目前的教学条件、师资、学生素质之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教师经验欠缺,知识面不够宽,因此教师要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②问题设计可能不合理或超出学生的研究能力,当前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普遍低于20世纪90年代学生,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适合学生水平,紧密联系临床工作实际。③在课程教学中,对问题要有选择性,纯理论的教学还是运用传统讲授模式为好,在病例教学时选择性地选取几个结合临床的问题,宁少勿多。④PBL教学花费更多时间,需要更多课时,可能影响整体教学计划。⑤课堂讨论时学生积极性不高,中职卫校女生普通存在从众心理,一旦有一个学生踊跃发言,就会有大批学生跟进。为此要求学校在平时能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演讲等一些集体活动,锻炼学生演讲表达技能。⑥课堂讨论时,讨论内容容易泛化,教师应牢牢把握、时时提醒,避免跑题。⑦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料等教学配套实施不足,中职卫校图书馆书籍不够丰富,学校为方便学生管理,严格限制学生上网等。

总之,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遗传理论章节用传统讲授模式,有选择性地在典型的临床遗传病例中用PBL教学模式,取长补短,合理安排教学时数,能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多种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未来优秀的医护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侯一蜂,周艳春.PBL与能力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7,6(2):111-112.

[2]杨海莲.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基础生物化学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育,2006(2):35-36.

[3]郭红霞,蒋永东.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07,14(1):25-26.

[4]吴应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5,16(3):1-4.

[5]刘旭东,封木忠,刘晓群.PBL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4):73-74.

R640.2

C

1673-7210(2010)02(b)-119-02

方维达(1966-),男,浙江慈溪人,学士学位,浙江省慈溪卫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卫校医学遗传学教学及学校教学管理。

2009-10-22)

猜你喜欢

卫校讲授染色体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能忍的人寿命长
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结合医学应用探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以程序教学法为主线实施中等卫校化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