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9例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临床分析

2010-10-17赵洁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产科硬膜外产程

赵洁

(云南省楚雄州医院产科,云南楚雄 675000)

我院2007年7月~2008年12月行腰-硬联合镇痛分娩159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 年7月~2008年12月于我院待产的足月、单胎、头位、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159例设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160例未要求镇痛的产妇设为对照组。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骨盆狭窄、麻醉和产科禁忌证者予以剔除。观察组产妇年龄(26.00±2.29)岁,新生儿体重(3320.80±324.04) g,孕周(37.8±1.12)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5.00±2.86)岁,新生儿体重(3298.1±380.96) g,孕周(37.50±1.2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符合上述条件要求镇痛的产妇,宫口开大3 cm时行人工破膜,羊水清者测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胎心率、宫缩强度后,行L3~4间隙穿刺,用针内针法,蛛网膜下隙注入3 mg罗哌卡因+7.5 μg舒芬太尼,10 min后接自控镇痛泵。硬膜外镇痛用药为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μg/ml,宫口开大8 cm时关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之间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观察组镇痛前 VAS 5.9~9.8 分,平均(8.3±0.9)分;对照组VAS 5.6~9.7 分,平均(8.2±0.8)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后 VAS 0~5.5 分,平均(1.9±1.2)分,与同组镇痛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两组产程比较

观察组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第二、三产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 1。

2.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42例,占26.42%;对照组剖宫产87例,占54.38%,两组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观察组19例,占11.95%;对照组47例,占29.38%。两组均无阴道助产。

表1 镇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s,min)

表1 镇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s,min)

?

2.4 新生儿Apgar评分

以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观察组重度窒息1例(0.63%),轻度窒息5例(3.14%);对照组重度窒息 1 例(0.63%),轻度窒息 7 例(4.36%),两组窒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5 产后出血情况

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500 ml者5例,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500 ml者 6 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分娩疼痛已成为产科工作者较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剖宫产的理由中约20%是孕妇及家属害怕分娩疼痛[1-2]。分娩时疼痛、焦虑、紧张可使产妇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使宫缩抑制、降低胎盘血流量,可能造成剖宫产及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增加。硬脊膜外镇痛效果确切,能减轻母体劳累,减轻痛性高血压,改善母婴血气、降低酸中毒。文献报道,腰-硬联合镇痛分娩起效迅速(3~5 min),镇痛完善,运动阻滞轻,双下肢活动自如,且产妇满意度高[3]。

我院采用腰-硬联合、产妇自控连续硬膜外镇痛分娩,综合了腰麻镇痛起效快、神经阻滞效果完善以及硬脊膜外麻醉可持续给药镇痛的优点,在一定量的背景药液输注下,产妇根据产痛的情况自行按钮注入镇痛液,用药剂量个体化,镇痛后VAS评分明显降低,镇痛效果确切。硬膜外镇痛用药为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μg/ml,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感觉与运动阻滞分离现象明显,舒芬太尼可减少局部麻醉药用量,加强镇效果,减少毒性反应。分娩镇痛的用药时机一般在宫口开大3 cm时的给药、8 cm时停药,如镇痛过早,宫缩易受抑制,宫口扩张率慢,易出现产程延长甚至产程停滞,镇痛过晚则有失镇痛效果[4-5]。在宫口近开全时关泵,第二产程间药效基本消失,使子宫保持一定的肌张力,产妇主动分娩的意识增强,自觉腹压增加,不影响第二产程时限。本组资料中观察组159例产妇均在宫口开大3 cm时给药、8 cm时停药,无阴道助产,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第二、三产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腰-硬联合镇痛分娩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下降,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效果确切、起效迅速,产前应对产妇及胎儿进行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骨盆狭窄、麻醉和产科禁忌证者予以排除。本法不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以及存在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产妇[6],需专业的麻醉医师参与,麻醉平面控制在T10~L5之间,以免影响宫缩和血压。选择对母婴影响小、运动神经阻滞轻的麻醉药物,用药后应做好母婴监护,并开放静脉通路以防意外。

[1]黄华芬,乐杰.无痛分娩的近期动态[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8,(25):241-242.

[2]陈业松.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无痛分娩中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90-91.

[3]赵普文,施永平,余大松.1500例镇痛分娩的临床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1):38-40.

[4]宋丽华,尚丽新,曲冬颖,等.硬膜外镇痛分娩172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0):637.

[5]陶璞,张静,高艳敏.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妇产科术后的临床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92.

[6]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0.

猜你喜欢

产科硬膜外产程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