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68例临床分析

2010-09-14湛建伟苏国森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全胃食管炎流性

湛建伟,苏国森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广东高州 525200)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是首选治疗,而大部分可手术患者就诊时癌肿已浸润深肌层或浆膜层,甚至已浸润全胃黏膜下层(皮革胃),很多根治性手术需行全胃切除。施行全胃切除术时须考虑消化道重建问题,目前认为理想的术式应达到[1-2]:①重建一个具有一定容量的代胃,以增加食物储存,延缓食物排空;②尽可能按正常生理通道使食物通过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及胰液、胆汁的分泌,以改善术后营养不良;③防止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目前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多达50余种,根据是否通过十二指肠、是否有储袋等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3-4]:①食管十二指肠吻合;②食管空肠袢式吻合;③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④肠段间置术,等等,且各有其优缺点。参考不断改良的术式,我院开展全胃切除后给予功能性空肠代胃作消化道重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的68例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7年12月于我院施行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的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41~69岁,平均50.6岁;胃底及贲门区肿瘤15例,胃体肿瘤48例,皮革胃5例,均属进展期;Ⅱ期16例,Ⅲ期52例;均为初次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均经腹行D2或D3手术,其中15例行联合脏器切除:合并脾切除者9例,合并脾、胰体尾切除者6例。消化道重建:距Treitz韧带25~30 cm处与食管在结肠前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距食管空肠吻合口35 cm输出袢空肠与十二指肠作端侧吻合;距食管空肠吻合口15~20 cm输入袢与距空肠十二指肠吻合口5~10 cm输出袢作空肠空肠侧侧吻合;距食管空肠吻合口2~5 cm肠输入袢适度结扎以阻断肠腔(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与空肠空肠吻合口间);距空肠十二指肠吻合口2~5 cm肠输出袢适度结扎以阻断肠腔(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与空肠空肠吻合口间),完成消化道的重建,见图1。平均手术时间为3.25 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0 ml。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全组68例患者术后4~7 d流质饮食,8~10 d半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8~30 d,平均15 d。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4例,肺感染1例,膈下感染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并发吻合口瘘、淋巴瘘、胸腔积液及进行性消瘦等,均康复出院。

2.2 随访情况

68例 患者均回院复查或电话随访12个月,62例完成6个周期术后辅助化疗。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内恢复每天4~6餐的饮食习惯,日进食量均>1 000 g,大部分患者胃纳自我感觉良好,每餐进食>400 g,无梗噎、上腹痛及进行性消瘦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感到满意,个别病例出现轻度的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饱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腹泻及便秘等肠功能障碍症状,见表1。

表1 术后并发消化道症状(例)

2.3 患者术后情况

观察患者术后12个月内每日的进餐次数、进食量与胃纳自我感觉;有无反流性食管炎、腹泻、倾倒症状等并发症;手术前后体重、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量等营养参数变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各吻合口、吻合肠管排空时间及钡剂反流情况等。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月的检查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等平均值均增加或好转,见图2。检查钡餐:钡剂进入食管、代胃空肠、十二指肠等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的征象,动态观察可见钡剂从3个合吻口排出,排空时间为5~20 min,站立位与平卧位均未见钡剂反流入食管吻合口。

3 讨论

全胃切除后多表现为“无胃综合征”,即进食量少、消化吸收不良,常导致营养障碍、体质下降、贫血、生活质量下降等,易给患者造成新的痛苦。据文献报道,较为共识的是术后消化道重建应达到[5-8]:①具有良好的食物贮存功能;②食物在消化道内能够得到良好的消化吸收;③手术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易于推广;④有较好的生活质量,无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腹泻等后遗症;⑤维持正常的胃肠神经-内分泌功能及胃肠肽类激素释放等。目前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很多,但各有利弊[9],①食管十二指肠吻合,该术式简单,并能保持食物通过十二指肠的正常生理通道,与胆汁、胰液充分混合,有助于消化吸收。但由于食管下段及十二指肠切除不充分,因而仅适用于病变范围不大、食管或十二指肠未受侵犯的病例,而且由于吻合口的张力较大易致吻合口瘘,重建后食糜容量极小,十二指肠液反流较严重等并发症,目前已很少采用。②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或改良袢式吻合,该术式简便、省时,但存在无代胃、十二指肠被旷置及食物直接进入空肠而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缺点。③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手术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消化吸收功能良好、能维持患者营养状况、术后无倾倒综合征、腹泻等后遗症,也较少出现反流性食管炎,但食物不通过十二指肠的正常生理通道,不能与胆汁、十二指肠液及胰液充分混合。④肠段间置术,重建了一个代胃器官,尽可能按生理通道使食物通过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及胰液、胆汁的分泌,更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但还是要断开空肠肠袢,阻断了肠管神经-肌肉的连续性,影响小肠节律收缩蠕动功能,使空肠袢缺乏来自十二指肠优势节律的控制,且上消化道的连续性发生改变,食糜与消化道激素分泌不同步,还可改变空肠袢内环境,导致细菌过度生长、肠袢内免疫功能降低,加重了其动力紊乱[10]。

目前我院开展的功能性空肠代胃术式,未离断空肠肠袢,具有下列优点:①不需切断空肠肠袢,保持其原有的消化道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避免肠道功能紊乱,保持十二指肠的优势节律控制,保留了肠壁的生理性运动功能,减少了肠管的逆向蠕动[11];②不用分离空肠系膜,使吻合口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③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恢复食物的正常生理通道,使食糜通过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分泌促胰液素和缩胆囊胰酶原素,促使胆囊收缩和胆汁排入肠道,促进胰液胰酶和胰岛的分泌并与食糜充分混合,有利于营养物质、铁等微量元素、维生素B12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12];④具有一定的储存食物功能,有效地延长食物排空时间,避免无胃状态下的食物排空过快[13],且代胃肠袢有35 cm长,可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⑤该术式操作并不复杂,仅有3个吻合口,且均可应用吻合器吻合,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容易推广应用。

本组68例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极个别病例出现轻度恶心、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饱胀、纳差的消化不良症状及腹泻、便秘等肠功能障碍症状,均可缓解,无营养不良等。因此,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的术式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可作为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优先选择的一种术式。

[1]Chin AC,Espat NJ.Total gastrectomy:option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continuity[J].The Lancet Oncology,2003,4(5):271-276.

[2]闻英,卿三华.全胃切除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后生活质量评估[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4,4(3):190-191.

[3]张一亥,张源,张龙.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要求与现状[J].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4,27(1):9-11.

[4]程应东,单志堂,周培建,等.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探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1):44-46.

[5]郝希山,李强,张忠国.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2):89-92.

[6]Hoksch B,Ablassmaier B,Zieren J,et al.Quality of life after gastrectomy:longmire's reconstruction alone compared with additional pouch reconstruction[J].World J Surg,2002,26(3):335.

[7]Tomita R,Fujisaki S,Tanjoh K,et al.Operative technique on nearly today gastrectomy reconstructed by interposition of a jejunal J pouch with preservation of vagal nerve,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and pyloric sphincter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World J Surg,2001,25(12):1524.

[8]卫洪波,陈规划.胃癌全胃切除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观察[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6):360-361.

[9]王家昌,王殿昌,郭建生.一种新型连续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式[J].中国肿瘤临床,1994,9(21):645.

[10]宋天强,李强,郝希山.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5,4(2):145-148.

[11]李万华.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45-46.

[12]郝希山,尹健,柳建中,等.全胃切除术后五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比较[J].中华外科杂志,1999,37(8):475-477.

[13]Fujiwara Y,Kusunoki M,Nakagawa K,et al.Scintigraphic assessment of double tract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gastrectomy[J].Dig Surg,1998,15(5):404-409.

猜你喜欢

全胃食管炎流性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及优越性研究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腹腔镜下全胃和近侧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