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不同止血方法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

2010-08-28王宏波张军鲁爱侠丁光辉黄术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电刀液化

王宏波 张军 鲁爱侠 丁光辉 黄术胜

腹部外科手术中腹壁切口的愈合质量一直是患者及外科医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切口愈合不良可导致切口疝、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等。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采用术中应用巴曲亭局部止血,线扎止血及电凝止血三种不同的止血方法,观察其对腹部切口愈合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上腹部手术住院患者186例,均为Ⅱ类切口,随机分为三组:巴曲亭组、电凝组、线扎组。巴曲亭组84例,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24~72岁,平均46.34岁。电凝组88例,其中男43例,女45例;年龄22~68岁,平均42.13岁。线扎组85例,其中男51例,女34例;年龄25~76岁,平均45.28岁。所有患者均无术前感染。三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均有可比性。所有病例测量了皮下脂肪的厚度,其中巴曲亭组为0.3~4.0 cm,平均为3.3 cm;电凝组为0.2~4.1 cm,平均为3.2 cm,线扎组为0.3~4.3 cm,平均为3.4 cm,经过统计学处理,各组的皮下脂肪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材料 电刀:美国威利Force-FX高频电刀;巴曲亭:辽宁诺康医药有限公司产品;丝线:为爱惜康3-0普通丝线。

1.3 方法 三组病例的术前准备,手术消毒铺巾的方法相同,手术切口多为上腹正中切口,少数患者为经腹直肌切口,

均用普通手术刀开腹。巴曲亭组术中用巴曲亭纱布压迫止血(巴曲亭2IU,加入20 ml生理盐水)3 min,电凝组用电凝止血,电刀电流功率统一设定为40W。线扎组用3-0慕思丝线结扎止血。术后常规应用同类抗生素,术后第2、5、7天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1.4 判断标准

1.4.1 切口愈合的判断标准 按照《外科学》[1]分为三级:甲级愈合指切口愈合良好,无副反应;乙级愈合指切口愈合欠佳,但切口未化脓;丙级愈合指切口化脓。以乙、丙级愈合为愈合不良。

1.4.2 切口脂肪液化的判断标准凡切口愈合不良且有下列之一者诊断为脂肪液化[2]:①切口出现血清样液体;②肉眼或镜检发现脂肪滴;③无脓性分泌物;④切口周围无红肿;⑤渗出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1.5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7 d三组切口甲级愈合率见表1。

表1 三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的比较(例,%)

从表1可以看出,巴曲亭组、电凝组和线扎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分别为96.4%、85.2%和88.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9,P=0.043)。其中巴曲亭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电凝组(χ2=6.391,P=0.011)和线扎组(χ2=3.994,P=0.046),电凝组和线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9,P=0.560)。在愈合不良病例中,巴曲亭组乙级愈合3例,为皮下脂肪液化,予换药引流后3~5 d切口愈合。电凝组乙级愈合12例,丙级愈合1例,其中皮下脂肪液化12例,部分病例皮下脂肪液化形成空洞,予换药引流后4~7 d愈合;有1例因切口化脓拆开缝线引流换药半月后愈合。线扎组乙级愈合10例,为皮下脂肪液化,予换药引流拆除部分结扎线结后4~7 d切口愈合。

3 讨论

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甚至死亡。早年的国外文献报道,切口愈合不良导致切口疝的发生率达11% ~20%[3],切口裂开的发生率为1%-3%,其病死率可高达15%-20%[4]。近年来国内报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约为3.16%[5],国外报道切口裂开的发生率降至0.15%[6],并分析其高危因素包括腹内感染、伤口感染 、急症外科、恶性肿瘤、消化管瘘、腹内高压、性别和年龄超过65岁等。

腹部手术过程中,完善的止血不仅可以防止失血的危险,还可以保证手术野的清晰显露,有利于手术进行,如止血不佳,术后形成的血肿还可妨碍切口愈合和易致感染。本文将临床常用止血药物巴曲亭用于腹部手术中的局部止血,并与其他止血方法电凝法、常规丝线结扎法比较,研究了三种不同止血方法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巴曲亭纱布压迫止血可明显提高腹部切口的甲级愈合率,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巴曲亭是从巴西矛头蝮蛇蛇毒中分离精制而成的酶性止血药,其主要成分为矛头蝮蛇巴曲酶和X因子激活物提取物(FXA),具有较强的凝血作用,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血制品的用量。由于该药只在出血部位产生止血作用,而不影响完整血管内的血凝状态,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和手术出血的预防[7-9]。在手术出血预防中主要应用其全身给药。本研究将巴曲亭纱布压迫出血,止血效果良好,能显著促进切口愈合质量。自电刀发明以来,大大地节省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手术的出血,但由于无限度地和不正确地使用电刀,加重了对组织的损伤,导致切口并发症增加。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电刀和电凝止血均可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率增加,分析原因可能与局部高温、局部组织缺血、脂肪液化有利于细菌生长及局部形成的高渗环境等有关。本组实验也证实,电凝止血使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率显著升高,因此建议手术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避免开腹时使用电刀和电凝止血。线扎止血是传统的止血方法,对于切口的愈合影响不如巴曲亭组,与线扎组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考虑样本量较小有关,但其结扎后组织内残留线结异物,对于伤口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较大血管的出血,如直径大于1 mm的动脉血管出血,笔者还是倾向于线扎止血与巴曲亭压迫相结合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腹部手术中应用巴曲亭纱布压迫止血可显著增加切口甲级愈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特别是患者存在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时可考虑使用。

[1]吴肇汉.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2.

[2]纪光伟.高频电刀对胆囊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临床外科杂志,2004,12(7):409-411.

[3]张建兵.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63-66.

[4]刘齐宁,庞晓宏,柯宝君.巴曲亭对脊柱手术的止血效果及患者出凝血功能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4):1318-1320.

[5]韦军民,朱明炜,张忠涛,等.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腹部手术切口止血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4):1127-1129.

[6]焦向阳,毛学文,牛力春,等.巴曲亭与白眉蛇毒血凝酶在妇科手术止血作用的对比观察.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391-1392.

[7]纪光伟,吴远志,黄安,等.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腹部外科,2003,16(5):288-289.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电刀液化
医用高频电刀波峰因子质量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阳光帮你减减肥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