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危险因素研究

2010-08-28王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长径胆囊炎开腹

王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本院2000~2006年共1100例LC病例,其中中转开腹41例,中转率3.73%。在中转开腹病例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32~71岁,平均45.4岁;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1例。遴选出19个数据定义为潜在的影响因子(定义为B组)。为研究其对LC中转开腹的影响作用,在同一手术成员组、相同时间段、按男女相同比例另取LC成功病例60例定义为对照组(A组)。

1.2 统计方法 资料采用χ2及校正的χ2的检验方法,所有统计分析均用SPSS 12软件。

1.3 赋值方法 根据术前临床数据指标在中转组的有无给予χ2检验赋值。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后得到主要的影响因子及相对危险度β值。

2 结果

2.1 影响中转开腹率的相关因素 表1的χ2结果显示对中转开腹率有意义(P<0.05)的因素分别是:肝硬化史、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胆囊长径前后径≥90×40 mm、胆囊长径前后径≤40×20 mm、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壁厚>4 mm、墨菲氏征阳性、白细胞升高、发热、肝区叩痛、绞痛>3次、及静脉应用抗生素。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使用Enter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2结果显示,进入方程的自变量为:墨菲氏征阳性,壁厚>4 mm,胆囊长径前后径≤40×20 mm,和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2.3 影响LC中转开腹率的主要及次要因素 影响LC中转开腹率的主要危险因子为:胆囊≥壁厚≥4 mm、墨菲氏征阳性、胆囊长径前后径≤40×20 mm及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次要因素为:肝硬化史、腹部手术史、糖尿病史、胆囊长径前后径≥90×40 mm、白细胞升高、发热、肝区叩痛、绞痛>3次、及静脉应用抗生素。

表1 术前各临床数据在A.B两组中差异性的对比分析

表2 对影响LC成败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所得结果

3 讨论

国内余开焕等[1]认为胆囊壁厚度≥4 mm易造成胆囊剥离困难,胆囊易破裂,出血多,不宜行LC手术。本研究发现本院中转病例中胆囊萎缩多同时合并充满型结石,此与陈卫彬等报告超声影像提示胆囊萎缩,其预测手术困难的灵敏度高达100%,同时也提示了有较高的中转开腹概率的研究结果相符。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常引起急性胆囊炎,墨菲氏征阳性提示为高张性胆囊,给LC在胆囊颈显露和胆囊管分离带来困难且胆囊管粗大不易上钛夹,是LC手术中最复杂的一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除了与术者技术水平及器械设备密切相关外,胆囊壁厚≥4 mm、墨菲氏征阳性、结石颈部嵌顿及胆囊长径前后径≤40×20 mm是影响LC中转开腹的主要危险因子。本统计学分析取材尚不够广泛,缺乏前瞻性的验证性数据,是本研究的不足。正确对待LC的中转开腹的相关问题,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中转开腹不是手术的失败,应该看成是LC的完善和后。因此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降低中转开腹率,提高LC的成功率也是医师追求的目标。

[1]余开焕,严际慎,姚峰.B超对慢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的预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1):22-23.

猜你喜欢

长径胆囊炎开腹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有效长径比研究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玄武岩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不同长径比下狭缝节流气体静压轴承的特性研究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