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护理观察

2010-08-28张沛吕鹏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
关键词:腋窝淋巴患侧

张沛 吕鹏威

患侧上肢淋巴水肿(Lymphedema)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可导致患肢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观察我科6年余来151例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Conservative Surgery CS)后患者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并总结与手术方式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我科15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8岁。原发肿瘤直径<1.0 cm者34例,1.1~2.0 cm者95例,2.1~3.0 cm者22例,均为单发。其中原位癌10例,原位癌早期浸润18例,浸润癌115例(导管癌75例,小叶癌28例,混合性癌12例),粘液癌8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除级别: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7例,I、II站淋巴结清扫106例,全腋窝淋巴结清扫38例。术后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乳腺癌TNM分期第六版(2003年)[1]重新分期,0期10例、I期109例、IIa期27例、IIb期5例。

1.2 方法 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测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相结合,测量时间为术后3个月。

1.2.1 采用患肢周长测量法 即间隔一定距离(距尺骨鹰嘴上方10 cm及20 cm处)测量患肢周长,与对侧肢体周长比较。轻度水肿:患肢周长较对侧长3 cm以内;中度水肿:患肢周长较对侧长3~5 cm;重度水肿:患肢周长较对侧长5 cm以上。

1.2.2 水置换法 分别把双患肢置于盛满水的容器中,然后分别测量双上肢溢出水的体积。此法被认为是测定淋巴水肿的金标准[2],认为患肢体积增加250 ml有意义。由于此法临床使用中的一些限制,仅用于周长法中重度水肿患者的复测。

2 结果

按照术中腋窝淋巴结清除级别分组:A组仅行前哨淋巴结(SLND)活检7例,B组I、II站淋巴结清扫106例,C组全腋窝淋巴结清扫38例。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情况(例,%)

运用SPSS13.0软件统计,以a=0.05为检验水准,三组淋巴水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淋巴水肿发生率高于A、B组(P<0.05),B组淋巴水肿发生率高于A组(P<0.05)。

3 结论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和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状况密切相关。全腋窝淋巴结清扫即包括锁骨下淋巴结清扫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升高。

4 讨论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保留乳房手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目前已有多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可达到相同的无复发生存率与总生存率[3]。

乳腺癌手术范围正日趋缩小,保乳手术目前已成为乳腺癌手术的标准术式,腋淋巴结清扫术(ALND)仍为保乳手术的重要部分。腋淋巴结清扫术破坏腋窝淋巴管的结构或者阻塞淋巴管而造成淋巴液聚积,成为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重要原因[4]。

观察发现,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和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状况密切相关。清扫I、II站淋巴结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腋窝清扫组。而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组患者没有发现上肢淋巴水肿发生。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尤其是以前哨淋巴结活检代替腋窝清扫术的研究进入临床实施,腋窝清扫术的范围也在日益缩小,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也会越来越低。

[1]Singletary SE,Allred C,Ashley P,et al.Staging system for breast cancer:revisions for the 6th edition of the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Surg Clin North Am,2003,83:803-819.

[2]孙玉倩,李峥.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评估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17-219.

[3]林本耀.乳腺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99-201.

[4]徐根强,冀会学,吕峰.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及防治探讨.现代肿瘤医学,2006,14(7):825-826.

猜你喜欢

腋窝淋巴患侧
更 正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