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体会

2010-08-15辛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7期
关键词:尿症滤纸成功率

辛晖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新生儿期对一些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疾病施行专项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可以避免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性损伤,预防智能低下及生长发育障碍,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是筛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采集到合格标本,是准确检测的重要保障[1]。我院自1998年开展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的筛查。通过对我院2006年4月至2009年6月1180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4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活产儿11847例,实际筛查11800例,其中男8836例,女3011例,疑似甲状腺功能低下8例,经招回筛查中心复查阳性2例,疑似苯丙酮尿症6例,经招回筛查中心复查阳性4例。

1.2 方法

1.2.1 采血时间 要求采血人员必须在新生儿出生72 h或生后3 d,充分哺乳6~8次以后进行采血,因新生儿受寒冷刺激,促甲状腺素有一过性生理性增高,出生后2~3 d恢复正常水平。并且受母体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新生儿血清T4浓度在24~48 h达高峰。苯丙酮尿症在一定蛋白质负荷(充分哺乳)后才反映出苯丙酸提高。为避免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发生,必须严格把握采血时限。如有低体重儿、病重及特殊病情需转院诊治,输血或血浆等未符合采血条件者,新生儿延期采血时间不超过20 d。新生儿足跟采血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末梢血液循环。末梢血液循环受血容量影响,新生儿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末次喂奶后1~1.5 h新生儿血容量处于高峰。因此,采血时间选择在喂奶后1~1.5 h有利于提高采血成功率[2]。

1.2.2 采血方法 要求采血人员按下列要求操作:①核对床号、姓名后置新生儿于操作台上,暴露一足。先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使局部充血红润;②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用75%酒精棉签消毒采血部位,右手将采血针沿新生儿足踝后侧向足底外侧做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为采血点,沿此点进针,针头与皮肤呈现40°~45°角斜刺进针,深度为2~3 mm,不要用力挤压,用干棉签擦去第一滴血,以免酒精与血液相混而产生溶血,第二滴血让其自然流出,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均匀触及足跟皮肤,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血斑直径应>8 mm,至少采集3个血斑,用消毒棉签轻压采血部位使其止血。③将血片置于清洁空气中,避免阳光直射,自然晾干呈现深褐色,并登记造册。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塑料袋内,保存在2℃ ~8℃冰箱内,在规定时间内将滤纸干血片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检测机构。

2 结果

本次统计三年度共11847例活产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实际筛查11800例,筛查率97.46%,其中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2例,苯丙酮尿症4例,本法11800例,一针成功11760例,成功率97.8%,11800张滤纸干血斑标本,合格11786张,合格率99.24%。

3 护理管理体会

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会造成儿童智力低下、体格发育异常,对其足跟采血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提高采血成功率及血片质量合格率,做为新生儿科护士长,笔者的护理管理体会如下。

3.1 加强宣教 新生儿筛查工作是一个新的服务项目,广大群众并不了解其重要性。要求科室护理人员首先向家长解释疾病筛查的重要意义和方法,并发放科室准备的相关宣传材料,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3.2 规范采血 在采血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血流不畅、血斑太小的现象。笔者体会到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可提高采血成功率。要求采血人员采用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斜刺进针的部位为足底浅静脉收集足皮静脉网,汇入足背外侧缘静脉处[4]。穿刺点为浅静脉汇聚点,血量丰富,血流通畅,提高了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特别是冬天天气冷时,此法效果尤为明显,减少了新生儿经受再次针刺的痛苦,缓解了家人的紧张情绪。

3.3 严格标本的收集管理 新生儿筛查标本的采集要求比较严格,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所以要建立一个严密的工作程序。建立新生儿筛查信息登记本,每日由专人负责采血并认真填写各项登记信息,卡片内容填写应详细清楚。采血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防止差错的发生。卡片应保持清洁,防止污染,不能碰到血、水、奶等。标本采集后,血斑未干,卡片与卡片之间不能重叠,否则会影响诊断结果。标本采集后送检应及时,以免延误诊疗时间,如有不合格标本,应重新采集。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已被列入国家《母婴保健法》。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患者的发现与否,治疗及时与否,均取决于筛查各个环节的质量。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围绕采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措施,避免因采血环节血片质量问题而漏诊,或引起法律纠纷,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大家的业务素质,严把血片质量关,对于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袁志芳,张卫红,王育舟,等.采血部位及血样干燥时间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25.

[2]孙婷婷,毛仓,陶晨,等.新生儿哺乳后采集足跟血最佳时机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91-92.

[3]刘玉娥.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方法的探讨.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B):1704-1705.

[4]陈玉婵.2种采血方法在新生儿筛查中的效能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31(3A):34-35.

猜你喜欢

尿症滤纸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滤纸上微量化实验的妙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滤纸改性制备植物羊皮纸的实验研究
浅析滤纸的匀度对滤芯过滤性能的影响
第2代测序技术在甲基丙二酸尿症以及苯丙酮尿症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浅析滤纸透气度与初始压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