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2010-08-15庄会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7期
关键词:氯氮精神科精神病

庄会莉

为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对本院康复病区住院合并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我院一康复病区目前在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12例,诊断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及我国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年龄(45±8.8)岁;病史7~30年,平均(14.8±7.1)年;糖尿病病史3~15年,平均(7.2±6.3)年;目前空腹血糖平均值(11.27±5.2)mmol/l;精神科用药氯氮平8例,平均用药40.60 mg/d,氯丙嗪2例,平均用量275 mg/d,奋乃静1例20 mg/d,氟哌啶醇1例12 mg/d。

糖尿病临床表现:12例患者均不同程度血糖升高,伴烦渴、多饮、多食;3例体重下降、无力;9例肥胖;4例空腹血糖达20 mmol/l;2例出现合并症视力模糊、糖尿病足。目前应用胰岛素注射及二甲双胍口服等对症治疗,病情基本稳定,2例请内分泌医师会诊,择期转诊。

3 讨论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时有发生,有报道指出精神病患者糖尿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1]。国内报道[2]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15.1%)是普通人群(3.62%)的3~4倍。本组病例均为常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多年,住院间发病,病情进展快(病区发病率24%)。可见住院环境、治疗药物、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等与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本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3.1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有不同程度影响:有研究发现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9.81%。本组患者均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其中8例长期服用氯氮平。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胰岛素的释放与抑制,胰岛素抵抗和糖利用受损有关[3]。氯氮平拮抗5-HT1A受体而降低胰岛素细胞的反应,导致胰岛素水平下降引起血糖升高,而氯氮平拮抗5-HT2A/2C受体也升高血糖[4]。因而对于精神科住院患者要定期进行药物监测及血糖监测,对有糖代谢危险因素的患者,如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史年龄较大等患者,谨慎使用精神科药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

3.2 肥胖成为精神疾病患者糖尿病发病的另一诱因:长期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可能通过5-HT食欲调节中枢的影响引起食欲亢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加之抗精神病药的镇静作用使患者活动减少,而摄入量相对过剩,引起肥胖;同时长期住院患者精神衰退,生活懒散,喜卧床,活动减少也是肥胖的一个因素。可通过适当增加体育康复训练及科学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等方法减少肥胖发生。

3.3 住院男性患者不良吸烟习惯对糖代谢有影响:烟草中尼古丁能够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而肾上腺素拮抗胰岛素作用引起血糖升高。

3.4 精神科医务人员业务局限,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技能有待提高。

总之,精神科住院患者合并糖尿病已成为精神专科不容忽视的问题。预防与治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必须从患者入院时做起,建立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合理检查用药,调整用药;建立科学营养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配套的康复活动训练及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同时加强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学习掌握本专业及其他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提高。让患者在住院间得到更专业的治疗、护理及生活照顾,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1]Mukherjee,DecinaP,BocolaV,et al.Diabetes mellitus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Compr Psychiatry,1996:37.

[2]徐帼瑛,陈欣,李华芳.精神病人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及监测.上海精神医学,2005,17(1):53.

[3]郑一瑾.氯氮平对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4):219.

[4]盛建华.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杨森文库精神医学分册,2002,12(9):61.

猜你喜欢

氯氮精神科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都有精神病
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