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方会谈十年变迁

2010-08-04

中国船检 2010年7期
关键词:船东船厂船级社

本刊记者 殷 毅

2010年6月3~4日,来自中国造船界、船东、设计院,日本造船和船东协会,欧洲造船协会以及四大国际船东组织和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的60多名代表聚首北京,召开三方会谈特别专题会。会上,中国海事界充分表达了在GHG(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技术观点和立场。会议决定将工业界试行的EEDI(新造船能效设计指数)共同经验在充分征求工业界意见的基础上向MEPC61(海上环境保护分委会第61次会议)提交提案。

记者调查

本世纪初,三方会谈由时任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主席的香港船东曹慰德先生和中国船级社总裁李科浚先生共同发起,并很快得到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国际航运公会(ICS)、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四大国际船东组织的热烈呼应。2002年初,三方会谈第一次正式沟通会在新加坡举行,年底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扩大会。上海会议决定每年一次轮流在中日韩举行对话会议,三方会谈机制正式浮出水面。

三方会谈的每次会议,作为启动方的欧洲船东组织一直在其中扮演主角。由于欧洲方面船东声音过强,船级社代表过多,造船界代表偏少,以至亚洲造船界一度失去参与热情。2005年三方会谈第5次对话会议召开,日韩造船界表示不再参加,三方会谈首次陷入低谷。

2008年以前,中国造船界参会者寥寥无几,且多是作为席下听众,偶有发言,也仅仅是做个姿态。相对航运界的高涨热情,中国造船界在三方会谈中显得有些若即若离。

2008年,三方会谈第8次会议在中国船级社总部举行。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性航运相关组织,除国际四大航运组织外,国际造船特别专家委员会、国际船级社协会、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国际船东互保协会以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造船协会的80余名代表参会。讨论的专题涉及国际规则、安全、环保、安全操作和运营、海事劳工、海事经济等22项内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708所就“共同规范”做了经验介绍,611所就“涂层标准”做了实质性探讨,中船重工修船研究所做的关于修船方面的发言得到了各界的积极回应。三方会谈有史以来,一直颇感寂寞的中国造船首次高调登台。

三方会谈一直围绕着海事规范的发展及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设立的初衷很明显,就是减少船东船厂之间的相互责难,杜绝低质量船舶进入市场;促进船东、船厂和船级社三方结成“责任链”,以监督船舶质量。同时,为确保造出坚固适用、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优质船舶,船东希望飞速发展的亚洲造船界更多地参与到标准规范的制定过程中来。一句话,为保证“优质航运”,海事工业界的三大主角意在一张桌子上针对所有共同的问题、利益和挑战寻求交流与合作。

或许较船厂来说船东们更具国际视野,会谈初期,来自欧洲发达国家的船东与来自欧亚船厂的参会人员比例悬殊。三方会谈虽说定位为平等对话,但欧洲与亚洲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船东与船厂之间,由于立场不同,大家的意见常常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是针对发达国家船东提出的问题,亚洲造船界往往也会两极分化。日本造船界尽管也存在着与船东之间的立场不同,但仍积极与西方发达国家遥相呼应。

然而,面对频繁修订和出台的国际海事规则以及船东的挑战,当时的中国造船界尚未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对三方会谈这一平台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也就没有投入力量针对相关专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加之多数技术人员在语言上与外国专家还存在沟通上的障碍,表现为中国造船界参与不活跃的现象。

专家观点

李彦庆 国际造船特别问题专家委员会(CESS)副主席、中船重工714所副所长

三方会谈是一个窗口、一个平台、更是一个信息集散地。近年来,三方会谈已从单纯的技术论坛演变为极具行动力的民间对话机制。每次会议结束的同时,也是国际海事工业界下一步具体行动的开始。船东、造船以及船级社三方越来越意识到,说“不”不是应对规则和标准的最佳策略。对当前不断出台的海事规则,与其“隔岸观火”或者“逃之夭夭”,不如“与狼共舞”,直面挑战。

当前三方会谈的变化,有利于加快促进中国造船界积极参与国际海事规范与标准制订的进程。2008年后,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各方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造船界对三方会谈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就我看来,三方会谈对中国造船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交流会议,更是促使中国造船业高调登上国际舞台的一个重要契机。它提醒了中国造船在扩张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在继续拥有低成本优势的同时,通过打造科技实力,从而迈向造船强国之路。

三会方谈一直在亚洲中、日、韩三国之间召开,主导力量是船东,个中原因非常复杂。前八年的三方会谈走过了比较曲折的道路,会谈采用的是围绕规则制订与海事热点技术问题以交流会形式进行,造船界多数扮演“请求者”的角色,参加热情有限,会谈因为涉及内容繁多,参会人员受专业领域所限,难以在会谈上形成深度认识。

但形势是变化的,当前造船界对三方会谈的热情与寄予的期望正在上升,特别是中日韩三国造船界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际海事组织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关于规则的制订与讨论中,也为三方会谈注入新的元素打下了基础,将三方会谈提升到三方合作的条件已渐成熟。为此,在传统年会的基础上,多设立专题会议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将是三方会谈机制发展的重要方向,造船界主动提出要求与意见将成为未来三方会谈中的主要变化。

猜你喜欢

船东船厂船级社
致船厂
从规范要求看各船级社对柴油机认可的差异化
你应该知道的船东那些事儿
大连辽南船厂
人大代表的“扶贫船厂”
何丰妍油画作品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
挪威船级社与德国劳氏船级社正式合并
日本船东对武装护卫需求迫切:日本船东协会总裁Akimitsu Ashida
希腊船东积极购买二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