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CS构筑目标型绿色水运新理念

2010-08-04崔连德

中国船检 2010年7期
关键词:水运能效总裁

本刊记者 崔连德

在节能减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交通运输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的背景下,水运行业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水运,不仅对交通运输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树立“低碳、绿色”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7月5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港航共建绿色水运技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中国船级社(CCS)总裁李科浚在题为“关于建设我国绿色水运的几点认识”的主旨演讲中,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我国目标型绿色水运的体系框架和措施建议,引起了业界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绿色水运的构成要素

据媒体报道,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57.7亿吨,其中交通运输业为0.57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8%,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对外宣布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至45%。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提出,交通运输业要力争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发展新路子,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

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环节,航运业的排放情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据国际海事组织专家组的研究报告,2007年航运业CO2排放11亿吨。国际油轮独立船东协会发布的类似研究结果也显示,航运业目前每年消耗20亿桶燃油,排放超过12亿吨的CO2,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航运业将需要4亿吨燃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75%。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绿色水运,已经成为航运业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下的必选题。

李科浚总裁把绿色水运分解为绿色船舶、绿色航运、船舶绿色在港、绿色码头和绿色装卸等五大构成要素。他认为,做好水运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实状况,即能源匮乏、消耗量大;能效管理基础薄弱、浪费严重;节能减排技术落后;现有装备标准低;以及法律、制度、规章、标准、规范不健全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而不是盲目追随西方发达国家以减排为主要手段的方式,概括起来可采取:节能优先、节能减排并举,管理优先、管理与技术并重,技术创新优先、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现有装备技术改造与提高准入门槛相结合,以及健全法规标准等措施,加快推进我国绿色水运建设。

目标型绿色水运体系框架

为了清晰阐释目标型绿色水运体系框架,李科浚总裁用了一个三角形结构来形象地加以说明。在这个五层框架三角形结构中,处于顶端的是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第二层为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指标;第三层为规范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第四层为示范验证,包括示范宣传、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统计监督考核;最后一层是推广实施,涉及资金保障、技术应用、管理体系、培训教育等几个环节。在解析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组织以及水运企业等有关各方与立法、执法及实施措施的关系时,李科浚总裁深刻指出,绿色水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各方联合行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行业政策和法规,相关组织负责示范执行环节,水运相关企业负责推广实施措施,三者通过规范标准实现协调一致。

在详细说明绿色水运体系三角形框架的基础上,李科浚总裁进一步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提升新建船舶能效水平、提高营运船舶能效水平、强化航运能效管理的具体措施。他指出,提升新建船舶能效管理水平,可以考虑提高准入门槛、加快船舶大型化、调整船舶设计航速、促进技术创新,以及以示范船为推手,促进高能效船舶推广应用等措施,推广成熟的先进技术,淘汰落后的设计技术,调整运力结构,以尽可能小的投入实现水运业节能减排。他特别强调,船舶大型化要统筹协调航道通航适应能力与推行标准化高能效船型、码头靠泊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降低航速也是提高船舶能效的重要措施,李科浚总裁建议,相关部门应优先立项开展对各类船型在安全、经济、高能效等方面综合平衡基础上的航速区间研究,引导船公司管理从传统的安全、运营管理向安全、运营及能效管理转变。同时,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相关技术研发,对具有普遍推广价值和自主开发条件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国外已成熟应用的技术,及时引进、推广应用,促进技术创新。

船东如何提高现有营运船舶的能效?李科浚总裁认为,可以将投入少、效率高的航线管理、航速管理、气象管理、油品管理等管理措施以及变频装置和可逆转螺旋桨等技术改造措施作为优先考虑的要素。这些措施既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对于航运能效管理措施,李科浚总裁建议,建立我国船队的EEDI、EEOI数据库,以EEOI、EEMP为基础,建立能效认证制度,进而建立起我国船队的能耗和能效统计基础,作为对企业进行检测和考核的基础,促进航运企业对船舶节能减排的持续改进。

CCS为绿色水运保驾护航

多年来,CCS一直致力于绿色技术研发,积极开展绿色船舶和绿色航运的系统化研究,并于2006年推出了“绿色船舶计划”,以国际国内节能、环保、减排政策研究为基础,针对我国节能减排技术整体实力较为薄弱的现状,推行新造船和现有船舶节能减排管理和技术相关措施,以满足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CCS还积极开展绿色造船标准研究、绿色航运标准研究、绿色船舶技术研发和能效认证服务工作,为航运业提供更多的节能减排技术支持和服务,为政府制定船舶节能减排政策提供支持,促进我国船舶能源效能的持续提高,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释放。绿色造船标准研究包括绿色船舶规范标准研究、中国船队EEDI数据库研究和建设,以及中国船队EEDI基线研究等;绿色航运标准研究包括船公司及船舶能效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研究、中国船队EEOI数据库研究和建设,以及船公司及船舶环境分级认证制度研究;绿色船舶技术研发包括有关船舶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研究、有关船舶绿色环保共性技术研究、有关船舶营运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等;能效认证服务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船舶循环管理体系认证等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清洁能源认证、环保节能产品认证、环保节能设备/产品检验、CDM审定/核证、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等。

作为国家船级社,CCS还积极参与国际海事公约的有关研究,从技术上支持交通运输部参加国际公约制定和谈判工作;同时与有关国家组织开展节能减排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了解国外的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等国际组织的相关活动,力争取得与我国工业及地位相适应的话语权。

李科浚总裁表示,CCS还将结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船级社协会和中国政府的相关研究领域,深入开展船舶节能和减排技术、政策研究,制定和发布CCS及我国船舶技术标准,并开展以下项目:一是研究并制定节能型船舶入级规范,实施节能船舶入级检验与发证服务;二是研究并制定船舶与航运企业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认证规范,提供节能减排认证服务;三是加强试验和检测能力建设,开展CO2排放水平评估以及燃油质量检测等。

建设绿色水运,CCS已经行动。

猜你喜欢

水运能效总裁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家有“霸道总裁”
高效电动机能效检测关键问题分析
数字化赋能节能服务智慧化创新能效管理
“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8)
女巫外卖之总裁篇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