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海事大学经费风波

2010-08-04

中国船检 2010年7期
关键词:海事办学人才

本刊记者 殷 毅

据外电报道,素以为全球培养高级海事人才著称的世界海事大学(WMU),其财政储备已由2007年底的1140万美元迅速减少到去年底的720万美元。校方预期,今年底将再下滑至600万美元。而旨在紧急时动用的特别储备基金,在2007年底曾达370万美元,今年底也将彻底耗尽。假如该校不能获得新资金,今明两年的开支预算只有90万美元。该媒体称,严重财困可能导致WMU明年底停办。

记者调查

WMU位于瑞典马尔默市,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在1983年7月创办,以联合国旗下机构的身份运作。旨在履行IMO的宗旨,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高级海事管理人才,致力于实现IMO“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崇高目标。

WMU日常营运资金来自瑞典政府、马尔默市政府以及其他IMO成员国家政府的赞助。该校拥有一个国际执行理事会,由不同国家政府、航运业、劳动组织和教育培训机构在内的代表组成。

WMU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学制两年,兼有专业(项目)培训及研究生教育,无本科教育。目前主要设有国际海事管理、港口管理等专业。每年招收研究生近百名,来自数十个国家。中国每年有10个(目前学生数量有五六个)左右的名额,由交通运输部组织选派。

这是一所特殊的大学。表现在:其一,特殊的师资队伍。其中25名专职教师来自13个国家,另有13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客座教授。教授们背景、资历迥异,有政府资深官员、IMO高级官员、知名大学教授、著名律师、高级船长或轮机长、验船师、企业CEO、美国海岸警备队高级官员等,均来自国际海运界。其二,特殊的学生队伍。WMU的学生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均有一定的海事工作经历和经验,由所在国家政府机构选派。其三,特殊的学习制度。在WMU,每个客座教授的讲座或授课均为学生带来了大量来自全球海事界的最新动态和法规、技术、商贸等各种信息;学生有大量的时间与机会深入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欧、美各国的企业、港口、码头、船公司和学校等。其四,重实际操作能力。在WMU,学生的研究项目皆为本国的实际问题。从选题、确定、调查研究直至撰写论文,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WMU以培养世界级高端海事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

WMU对全球海事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贡献极大。迄今为止,已有来自近10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2800人从WMU毕业。这些毕业生回国后有的在海事教学领域颇有建树,成为专家,有的在国家机构、海事监管部门、港口和航运公司等担任要职,使他们能够在其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影响和指导有关政策。他们在与WMU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为推进IMO“清洁海洋上的安全、保安、高效的航运”(即IMO原来的宗旨“使航远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实现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WMU与我国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等均有合作办学。据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刘正江介绍,近几年,大连海事大学与WMU合作办学已为中国海事界和东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培养了近200名海事人才,这些毕业生多数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今年大连海事大学又与WMU续签了合作合同。

由于美元贬值,加上有些捐助者停止捐助,使WMU财政趋于紧张。但记者了解到的事实是,WMU虽然资金紧张但并不像外电所言“或明年底停办”。又据了解,目前,IMO已从技术合作基金中拨出50万英镑作为对WMU的紧急资助。WMU的财政紧张问题已得到解决。

专家观点

刘正江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

WMU办学理念还是很先进的,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重视任课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强调现场教学实习和实践等。

WMU的办学资金筹措渠道过度依赖捐助者值得商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IMO应当承担起财政保障的责任。我认为,可以考虑增收成员国会费的办法来解决WMU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这样做可能会有一些成员国反对,但这可以协商。无论如何,追求“清洁海洋上的安全、保安、高效的航运”是全球的大事,也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WMU不能健康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海事人才的培养影响是很大的,对发达国家同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仍有不少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独立培养自己的高层次海事管理人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也会失去一个很好的提供技术援助的平台。目前,从WMU已经毕业了约2800名学生,他们在履行国际海事公约、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海上安全水平、确保高效航运方面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海事办学人才
人才云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