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疗效观察

2010-06-02冀庆丽张渊刘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9期
关键词:电光滴眼液结膜

冀庆丽 张渊 刘翠

电光性眼炎是常见眼科急症,因眼睛的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吸收大量而强烈的紫外线所引起的急性炎症,电焊、热切割作业,也容易诱发该病。我院在电光性眼炎的治疗中加用贝复舒滴眼液,并与常规治疗方法比较,完整随访电光性眼炎138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 1月至 2010年 4月医院接诊并完整随访 5d的电光性眼炎患者 138例,男 118例(85.51%),女20例(14.49%),年龄 16~66岁,平均 42岁,均为双眼发病。电焊工作辐射 130例(操作、旁观),紫外线灯误照射 8例。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紫外线灯或电焊强光照射史,起病后出现剧痛、畏光、查可见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点状、簇状或片状剥脱,荧光素染色阳性。分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轻、中、重 3型:轻型:轻度疼痛或仅有异物感,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在 1/3以下;中型:眼部疼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潮红,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在 1/3~2/3;重型:双眼剧烈疼痛,结膜充血水肿明显,眼睑痉挛,皮肤红肿,异物感明显,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在 2/3以上。本组中轻型 38例(27.53%),中型 58例(42.02%),重型 42例(30.43%)。

2 治疗方法

每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轻型 20例,中型 28例,重型 22例。治疗方法:①给予 0.5%地卡因滴眼表面麻醉;②局部持续冷敷;③科恒滴眼液滴眼 4次/d预防感染。实验组:轻型 18例,中型 30例,重型 20例。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方法基础上加用贝复舒滴眼液滴眼每 2h一次至角膜上皮完全愈合。

3 结果

全部患者治愈,未出现眼部感染和并发症。两组患者治愈天数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分型治愈天数(d)

4 讨论

研究证明,波长 200~290nm的紫外线可引起角膜上皮损害。细胞溶解脱落后释放大量炎症刺激因子[1]。三叉神经纤维在角膜的前弹力层下形成致密的神经丛,并穿过前弹力层,在上皮细胞层下互相吻合形成神经丛[2]。大量炎症刺激因子对神经丛产生强烈刺激,所以紫外线导致角膜上皮伤害后可引起剧痛。滴用 0.5%地卡因表面麻醉能迅速缓解眼痛。但频繁滴眼不利于角膜上皮的修复,延缓了角膜上皮愈合反而延长了病程[3]。

贝复舒滴眼液的活性成分为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组织中存在的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实验研究证明:bFGF能有效的刺激液体外培养的动物与人的角膜上皮细胞,基质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生和移植 。bFGF作为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其在角膜组织全层均有表达和分布,角膜组织中也存在其受体。一定浓度的 bFGF可以促进基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促进细胞外基质和胶质纤维的增生,而加快愈合 。我们通过对照研究,证明了贝复舒滴眼液在电光性眼炎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1]夏寿宣.放射生物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22-44.

[2]刘英奇.现代眼科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41.

[3]任冠桦.贝复舒滴眼液在电光性眼炎治疗中的应用.广州医药,2009,40(3):38-39.

猜你喜欢

电光滴眼液结膜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国民闺女”关晓彤:在电光幻影中冷静追梦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电光诱导标在新岭隧道改扩建中的应用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结膜松弛症的影响
结膜松弛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