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7例乳腺癌切除标本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0-06-02薛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9期
关键词:就诊者浸润性乳房

薛峰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乳腺癌已经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尽管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等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治疗疗效提高仍不很明显,并且对该病的认识仍有未知领域。为了进一步搞好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和增加对该病的认识,特别对 207例患者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 2006年 1月至 2010年 6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 20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207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先经 10%甲醛液固定,然后常规取材,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学分型参考 ROSAI&ACKERMAN《外科病理学》[2]。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见表1。

表1 207例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2.2 临床表现 乳房肿块早期发现,但乳房明显肿涨时前来就诊者 39例,无意中发现或体检发现乳腺肿块而立即就诊者160例,有明显桔皮症及乳头下陷者 3例,有乳房溢液、疼痛而就诊者 5例。

2.3 病理检查

2.3.1 肉眼观察 乳房肿块,多数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且活动性小。肿块切面最大直径 >5cm者 94例,直径在 2~5cm者 101例,直径 <2cm者 12例。肿块发生于双侧乳腺者34例,发生于右侧乳腺者 75例,左侧乳腺 98例。

2.3.2 组织学分型 导管原位癌 10例,浸润性导管癌有189例,粘液癌有 4例,浸润性小叶癌有 2例,混合型导管小叶癌有 2例。

2.3.3 淋巴结转移情况 共有 108例患者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且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占全部病例的 52.17%。

3 讨论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相关资料显示国外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 26%[3]。而在我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

3.1 该病的发病年龄 周世英[4]等研究认为,40岁为乳腺癌发病高峰,60岁次之,50岁第三,而齐晓岚[5]等则认为该病发病高峰年龄为 41~50岁。本研究结果发现,乳腺癌多见于40~60岁的妇女,特别是 50~60岁是发病的高峰,并且发病年龄呈现出提前趋势,40岁以下的妇女发病率为 33例,占15.94%,发病最小年龄为 22岁,老年妇女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60岁以上的妇女发病 45例,占 21.74%,最大年龄为 82岁。这些数据表明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妇女生命的最大杀手,应对各年龄段的女性患者进行普查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3.2 乳房肿块早期发现 本组 207例患者中,早期发现乳房肿块而等到乳房明显肿涨时前来就诊者 39例(18.84%),无意中发现或体检发现乳腺肿块而立即就诊者 160例(77.29%),有明显桔皮症及乳头下陷者 3例(1.45%),有乳房溢液、疼痛而就诊者 5例(2.42%),与相关资料相符[6]。此外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有原位癌 10例,仅占4.83%,其余 197例均属于浸润性癌。显示占本组 95.17%的患者病情已到了后期阶段才来医院就诊。108例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占52.17%,并且均为浸润性导管癌。这些数据表明很多人对于乳房肿块仍然缺乏足够的警惕,同时也表明乳腺癌预防措施还不完善,以致患者等到临床症状明显或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时才来就诊。因此应加大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宣传,使妇女学会自身检查,进而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

3.3 发病部位 一些研究认为小叶癌的双侧发生率可以达到 25% ~50%,并且左侧较右侧多 13%[2]。本组有 34例患者就诊时为双侧乳腺癌,肿块发生于右侧乳腺者 75例,肿块发生于左侧乳腺者 98例。因此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在单侧乳腺癌做了手术切除后,仍然不能麻痹大意,需要进行定期复查,以便对患侧乳腺癌的复发或对侧乳腺癌的发生做到早发现,特别是对浸润性小叶癌的患者更应如此。同时由于左侧乳腺癌比例高于右侧,临床医生在做体格检查时应当对双侧乳腺进行全面的检查,而又应当更加注意左侧乳腺检查

综上所述,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发病年龄呈现提前,呈现年轻趋势。很多患者前来就诊时多数已经为乳腺癌晚期,严重影响预后。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乳腺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性,加大乳腺癌相关知识教育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1]武中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17-1690.

[2]回充中.外科病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798-1818.

[3]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1.

[4]周世英,吴彩虹.93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青海医药杂志,2004,34(12):28-29.

[5]齐晓岚,张文.乳腺癌 501例临床病理分析.广西医学,2005,27(5):731.

[6]郭仁宣.乳腺癌外科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6.

猜你喜欢

就诊者浸润性乳房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护理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2017年—2019年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哨点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