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韩语人才的探索

2010-02-16许梅花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韩语技能型顶岗

许梅花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文昌 571321)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韩语人才的探索

许梅花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文昌 571321)

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能型韩语人才是高职院校韩语专业的办学目标,建设满足社会需求并符合学习动机的应用性强的课程结构能够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培养技能型韩语人才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积极推行专业课程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具有扎实韩语口语能力、足够职业知识与必需职业技能的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技能型韩语人才。

高职;韩语;课程优化;实践教学;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中国的韩语教育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与日俱增的韩语学习热潮,诸多高校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行业企业需求,陆续开设了旅游、商务、翻译、文秘、应用等具有不同特色、不同教学特点以及不同就业方向的韩语专业。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思想指导下,重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的显著区别在于高职毕业生应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口语能力、足够的职业知识与必须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

怎样才能培养出以韩语口语能力为主,掌握听、说、读、写、译等五种扎实的韩语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韩语人才呢?

本人结合自己这几年在高职院校的韩语教学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韩语专业之所以要注重优化课程结构这一环节,是因为韩语专业是零起点的学科,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必须培养以工作和生活交流为导向“听说领先、重在应用”的应用能力,使之尽快适应市场,学以致用。

(一)课程建设要强调应用性

首先,课程设置要以强化口语能力为前提,所有的课程都要强调应用性,并加大技能类课程的课时比例。例如:打破从字母——语法——口语的传统外语培养模式,树立在口语中理解语法并进行语音训练的新观念,从第一学期开始开设口语课程,并加大课时量,每周最少要保证 4学时,让学生在全韩语的情境下接受韩语教学。

其次,开设听力、视听说、应用文写作、旅游韩国语、商务韩国语、中韩翻译等应用性强的课程,采用口语实践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最后,根据培养时间短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达到中级以上口语水平,要从实用、创新、注重实效的角度出发,取消过于宽泛的韩国概况、阅读、语法以及商务谈判、科技韩语等高难度课程,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打好语言基础。

(二)课程建设要满足市场需要

目前,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特别是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一种现实的迫切要求。除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以外,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成为影响人才录用的因素。

我们先后在相关韩国企业进行了调查,得知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了计算机课程,但是对办公软件的使用并不太熟悉,韩语打字及排版等知识也不到位,因此对岗位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文员工作也做不好。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在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不妨考虑增加韩国语办公自动化这一门实用课程。

另外,在华韩国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中、英、韩三种语言能力的人才;而在韩国,英语已经成为了就业的必备条件。中国的韩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以及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大多数是与美国等国家有密切联系,又因为韩国人的英语发音以及有些生活词汇与中国人所学的有所不同,所以增设英语口语课程来加强英语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开设韩英实用会话课程,传授韩国式英语相关知识,解决学生毕业之后到韩国企业听不懂韩国人讲的韩国式英语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动机

2005年有一部叫“大长今”的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韩流,乘着这股声势,新一轮的“韩潮”又兴起了,那就是学习韩国语的热潮。

我们在这几年的教学当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受韩流的影响而进入韩语专业,在刚刚入学的他们身上找不到职业理想,也找不到具体的目标,不过容易找到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大家都被韩流浸湿,韩国的一切几乎涵盖了他们的整个生活。

因此,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更新方面,要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视听说课程要以学习韩剧里面所出现的生活口语为主要内容、语音课程以学习韩国歌曲为主要内容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与其它课程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听、说等综合应用能力。

二、注重实践教学,加强专业技能

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不是单纯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获得,而大多是通过实践教学,在各种实训环节中得来的。

那么,高职韩语专业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呢?

(一)制定阶段性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要合理安排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真正完成学习的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

韩语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大一(专业入门、基础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学科入门教育、风俗文化讲解、基础知识传授等,通过做相关习题、课文与例句的初级翻译、文章的阅读等课堂训练,有机结合对话训练以及模拟情景训练等实践形式,让学生达到韩国语初级水平。

大二(提高、培养技能阶段):该阶段主要传授专业中级知识并培养各种职业技能,通过课文以及例文的翻译,提高笔译、口译的能力,并通过模仿课文内容的写作及发表,提高写作能力。此阶段还可以进行口头回答问题、模拟对话表演、主题讨论、即兴发言、现场翻译、演讲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达到韩国语中级水平,并掌握各种职业技能。

大三(强化、实习阶段):该阶段主要传授专业高级知识,通过韩文版书籍的阅读以及网络资料的查阅,进行自由对话与复述,提高口语综合水平,通过就业指导以及顶岗实习来强化职业技能。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培养以韩语语言技能为主的各种相关职业技能。

(二)制定有层级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要以项目为导向,根据学生技能的形成过程,设计有层级有梯度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等三个主要环节。

1.课堂实践教学

专业课程要结合课文,选取不同领域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用启发、讨论、互动、交际、任务式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口头回答问题、模拟对话表演、主题讨论、即兴发言、现场翻译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如:让学生进行租房、购物、去机场接送朋友、在银行办理业务、向游客介绍景点、商务协商等情景会话模拟训练以及主题发表等,使其进入真正的韩语实际情境,在有限的课堂语言环境中创造出有效的训练机会与模式,掌握韩语日常用语,提高综合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以上各种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加强不同层次的韩语语言技能,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2.课外实践教学

在日常的韩语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校园广播、对外翻译服务、韩语报社等作用,强化课外实践环节。

利用课外时间举办韩语角、演讲比赛、韩语小品、歌剧表演等,并邀请外籍教师指导,全方位地培育校内语言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提高韩语水平和应用能力。另外,学生亲自参加制作泡菜、紫菜包饭等韩国传统料理活动,进行韩国传统游戏,亲身体验韩国文化,掌握相关韩语词汇与知识,强化学生实际应用技能,提供平时课堂教学难以实施的实践活动,使韩语教学从单一的小课堂教学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大课堂,形成一个学习氛围更浓厚、范围更广大、参加人数更多的大的学习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韩语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3.校外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教学可分为两个环节:一为社会实践,二为顶岗实习。由于学生平时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通过顶岗实习以及寒暑假安排的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

毕业生顶岗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是今后实现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毕业顶岗实习也是教学环节之一,是一门课程,高职院校通过顶岗实习的完成,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学生。

在学生实习方面,要确定校内、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校内由课任老师担任,校外由企业小组负责人担任。在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下,明确具体任务与目的,落实教学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每一期学生去顶岗实习的时候,校企双方每个月都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同时学生进行半月报表统计并自主评价,校外指导教师指导评价、校内指导教师协助等,实时地跟踪实习现场、总结并反馈,经常与学生进行座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完善实训程序和内容,来共同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结语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必须以应用为主旨来构建,强调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口语应用。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全方位地进行整改,充分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更新课程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韩语口语技能与相关职业技能,使高职韩语专业毕业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黄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6):288.

[2]刘世伟.围绕市场需要确定办学目标——高职学院外语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路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21):15-16.

[3]刘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J].职业教育研究,2005,(7):103-104.

[4]杨眉.关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5):13-14.

[5]李冬莲.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4,(9):17-18.

A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Skilled Talents of Korean Major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XU Mei-hua
(Ha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Wenchang,Hainan 571321)

In answer to the teaching goal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Korean language,we promote a new teachingmodelwhich lays stress on oral Korean with sufficient intra and extra-curriculum practices and relevant vocational skills cultivation.Hereby, our teachingmodel can address to the social needs and cater to students’motivation,highlightpractice,openness and professionoriented charact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o as to make what they’ve learnt applicable.

vocational Korean language;curriculum opti mization;practice-orien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skilled talent

H55

A

1008-8156(2010)02-0065-03

2010-04-08

修回日期:2010-04-20

许梅花 (1974-),女(朝鲜族),吉林和龙人,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韩语系助教,学士,2005.3-2006.8期间在韩国首尔市中国行政事务所工作,2007广州国际设计教育高峰论坛首席中韩翻译。研究方向:韩国语实践教学与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韩语技能型顶岗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韩语称赞及应答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