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话五种不同类型的师生

2010-02-16高润珍崔林生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7期
关键词:境界教育教师

高润珍 崔林生(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大话五种不同类型的师生

高润珍 崔林生(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冯友兰依据人在做事过程中的思想认识程度把人生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其实这样的标准也适合界定教育过程中所有参与教育教学的个体的境界。无论“教”还是“育”都应有一种境界。如果教师在奉其职之时不能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与觉悟意识,亦不能创设必要的氛围境界,那么,“教育”二字的落实效果自然会缩水打折,甚至事虽几倍,而功不得半之。这是为师者必须深以为戒的事情。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是导演,是策划。整个“教书育人”一部大戏能不能抢到最高的票房,主要看教师的表现。那么,依据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境界与认识高度,缑国禧教授将教师分为大教师、好教师、匠教师、以教谋生者、误人子弟者五个不同层次。

大教师,有预见性、前瞻性,能引导教育改革的潮流,让教育永远以全新高效的机制向前发展。他们将教育视为科研艺术,并从研究与欣赏中获得成就,在变化发展中体味成功,他们是教育最丰足的群体,即,那些自古以来能够影响几代人、几百年的教育理论大家们。

好教师,能很好地理解践行最新的教育理论,把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论加以充实并具体化,变成可操作的教育流程和教学方法,并最终把实效实惠最大限度地带给学生,从而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比如,近年来全国各地把教育教学当成一种成就来享受的名师大家们。

匠教师,首先要肯定他们对教育的执著与热情,在这一点上他们几乎与前面两个层次的群体没有两样,只可惜他们对教育的认识不够,既不明白教育的职能,也不主动钻研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技能,只把教育当成一种简单工作来对待,最关键的是他们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态度,自从教以来,几乎不在教育上作任何更新,只按着他们个人对教育的理解与总结维持着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劳动。

以教谋生者,教书既非其爱好,也不是其专长,只是他们不得已的、暂时的退而求次的选择。如此一来,他们本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吃谁家的饭,替谁家干的低级目标,不学习,不钻研,不创新,是牧羊式的教书,生产队式的干活,出工不出力,照本宣科,得过且过的一类人。

误人子弟者,此类从教人员除业务一般之外,还很可能思想不甚积极健康。他们对工作、对待遇、对领导、对时世,一肚子愤悱,是非但不能教书育人,培桃育李,反而误人子弟,贻害学生的一个类别。

当今时世,一国之兴,兴在科技;科技之盛,唯系教育;教育之欣欣向荣,备求于教师。由此观之,教师之责,教师之境,于国于家,确乎大哉!

其实学生也是有境界的。根据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可将他们分为兴趣型、责任型、智慧型、压力型、无欲型五个类别。

高中学生经过近十年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积淀。不论是知识积累,还是对学习、对人生的认识都达到了不同的程度,有的学生在初中毕业时便有了较为成熟的人生观和较为明确的人生目标。如曾教过的贾俊同学在高一分班第一次班会上便提出了“保人大,争北大”的宏伟目标,在这样的目标的引领下,贾同学三年来基本处于学习的最高层次——兴趣层面。他把每一天每一秒的学习都当成是跨上目标列车的台阶。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会气馁灰心,更没有懈怠,内心有着永不衰竭的动力。此类学生可称之为兴趣型。

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兴趣了,想学则学,不想学则玩,而是明确地知道,学习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是对自身前途利益的负责,是对父母期望心理负责,也是对老师负责,因此该类学生的成熟程度已经能够规范自身感情,不为阴而雨,不为阳而晴,始终如一地保持个人的学习温度。这类学生大多存在于女生中间,可称之为责任型。

在所有学生中最让人羡慕的一类学生是智慧型。他们既不是最勤奋刻苦的,也非学习异常积极主动的,但他们永远是成绩最优秀的,甚至各方面的成绩都非常突出,比如各省每年的高考状元。他们的智力超群,干任何事情都能迅速找到规律性捷径,并能高效准确地达到预期目标。

有一类学生的兴趣爱好仍停留在初小水平,一个小小动作能让他们活泼上一天,一次非常平凡的生日会让他们期待上一周,然后排场地炫耀一回,再兴奋地回忆上半月。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家长不断地给该类学生施加压力,甚至威逼利诱以期他们在高三能够完成社会给他们划定的任务,尽管这类学生对学习缺乏认识,对人生没有明确目标,对社会、对父母、对老师没有任何责任意识,但只要给他们适当的压力目标,他们仍能有相应的学习成果,是属于压力型的那一类。

还有一类学生,最让人心痛。他们失掉了在校生活中的所有欲念,甚至失掉了悲伤与痛苦,更不必说是兴奋与激动!他们的存在几乎与植物无异。下课铃响了,他们或许没有出去打会儿篮球的兴趣;发奖了,他们对受表彰的同学生不出一丝羡慕;考试了,自己成绩惨不忍睹,可他们既不悲伤,也不难过。总之,只要是与学校有关的事情,他们便条件反射式地关闭了自身的情感神经系统与思维神经系统,以植物的形式出现在校园里。到底是什么伤害了他们原本鲜活的生命因子。他们的生命官能系统还有恢复的可能吗?我不能确定,只能将他们悲伤地定义为无欲型学生。

那么,如此看来,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而这些处在不同层次境界的人从事同一事业的时候,自然会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收获效果。比如教师中的大教师与学生中的兴趣型,他们取得超人的成果就源于他们的境界与众不同。

马斯洛的“需要等级学说”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心理的需要和自我完成的需要。并且指出,当低一级需要没有满足之前,高一级的需要往往不会成为有效的行为动力;而当低一级需要满足之后,它就不再成为激励人们行动的动力了。

由此可以看出,从心理需要角度去透视并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就成了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境界不能等待,如何从理论基础出发,把处在思想认识底层的师生拯救到阳光的层面上来,让他们自觉自省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刻不容缓的。

猜你喜欢

境界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品“境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