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观摩南通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活动有感

2010-02-16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7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学科信息技术

■ 徐 丹(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观摩南通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活动有感

■ 徐 丹(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在南通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活动中,我有幸听了11位来自六县一市的参赛老师执教的精彩比赛课,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这是一次探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科研活动,参赛老师都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呈现了在课程整合理念下语文课新的教学模式。

虽然受条件的限制,这次比赛把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并没有得到实现,但从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和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来看,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这也是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

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虽然,不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一些共性的原则是存在的。在这次比赛活动中,不少参赛老师都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设计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创建,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据此,想谈点粗浅观感。

本次比赛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参赛教师对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很多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

例如在《幽径悲剧》上课之前,教师用视频播放了一段“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关于季羡林老人的介绍,画面上老人清癯、慈祥的面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这位大学者的心灵距离,燕园幽雅宁静的环境,让学生获得了对“幽径”的直观感受。主持人对于老人生平和学术成就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特别是作者的为人和思想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有了这样的知识“补给”,再次走进“幽径”,就能较好地感知作者的喜怒,把握文章的主旨。

《都市精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更是通过课前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为学生搜集,挑选,整理了可以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大量图片,音像资料,化静为动,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到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的红嘴鸥的独特魅力,观看到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民广场上白白胖胖的鸽子与游人相嬉戏的温馨场面,更可以领略到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争抢地盘的海狮的有趣景象。脑海中抽象概念被具体化,形象化。课堂的气氛因此而轻松,活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这些课上,我们都看到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习环境进行设计,即提供了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

如果说,教学设计仅仅停留在对学习环境设计的话,显然是对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片面理解,因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第二部分是:对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在这点上,《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有很好的体现。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考虑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也利用图片和视频,创设了一个“烟雨楼台皆入画”的优美情境,让学生在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中亲近文本,走入文本。

而本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在指导学生研读文本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采取“先扶后放”的方式。在简单地回顾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后,教师示范讲解了文章的第三小节,即抓住“亭台轩榭的布局”体现苏州园林的特征这一小节,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朗读语段。

②试用一句话概括亭台轩榭的特征。

③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凸显这一特征?

学生在回答问题③时,需要运用说明方法的有关知识,课前设计时,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预先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资源 (如说明方法及作用,表达方式,字词赏析方法等)。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点击超链接,说明方法的相关知识就显示出来了。学生对教师提供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利用,很顺利地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教师引导讲解一段后,再放手由学生对文章主体部分进行自主探究,也就是体会苏州园林的局部和细部如何体现苏州园林的特征。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任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语段,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信息技术合理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了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很好地实现了由简单的学习环境设计到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也就是说,抓住了内因和外因两大块,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理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从情境的创设,到背景资料的介绍,相关资源的引用,都能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课堂更加生动,也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更为自主。当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只是教学设计一个方面的问题,它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在这种形势下,南通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一次交流的平台,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做了一次有益的探讨,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学科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