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起航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2009-12-21石秋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师爱信心辅导

石秋艳

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无论是谁,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转化学困生,让学困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俗话说“十指头伸出,有长有短”更何况一个班级的学生呢?在一个班集中,由于智力差异、行为不良、心理障碍、教学不适、缺乏学习兴趣及不良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明显落后教学要求、学习习惯难以养成并处于持续困难的学生,我们把他们称为“学困生”。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表现也各有差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常常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经验匮乏,训练不足,学习失败和困难使得他们回避困难缺乏自信和学习动机。所以要想转变学困生就必须重树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信心是克服困难的基石,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心,就会变得懦弱,天长日久,自己也便起了自卑心,严重者会导致心里疾病,影响人的一生。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帮助这些孩子们重树信心呢?一句话,用爱去唤醒信心。一、不要戴“有色眼镜”在生活中有许多教师都戴着“有色的眼镜”,他们偏爱班级里的优生,觉得他们什么都好,不仅能为班级增光还能为自己添彩。对优生教师是倾注身心,问长问短,呵护体贴;而对于那些学困生,教师却很冷漠,见了就烦,认为他们什么也做不好。每天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就是考试拉分。教师如同戴了有色的眼镜一样见人行事。很明显这样的区别对待是错误的。教育是科学,是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平等是爱的前提,我们不能因为学困生因为成绩不好而歧视、疏远他们。相反我们要一视同仁,将心比心以热情,坦诚和信心换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样的引导与施教才能成功,这也是重树学困生信心的一个前提。二、用心沟通 用心沟通是教师重树学困生信心的一个基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理解了学生,教育才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要与学困生学生多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学生,掌握它们的所思、所想,多提供一些让学生“说理”的机会,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一般教师采用的是观察法、谈心法。谈心时可采用面谈,也可采用书信的方法。在与学困生交谈时,教师要注意耐心聆听,认真分析其学困的原因,找到帮助孩子的方法。在理解学生方面,教师要做到掌握学生的思想特征、个性差异,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感情脉搏,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只有教师真正的理解了学困生,才能站在学困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尊重学困生的感受。理解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三、真诚关爱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不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困生,做学生贴心人时,爱就产生了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学困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爱心是一把开启学困生心扉的钥匙,是师生之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当教师把爱心洒向被遗忘的角落时,就能为学困生拨开心头的乌云。重树学困生的信心就要重点做到:在日常小事中关爱学困生。在小事上体现关爱往往追真切。学困生平时很少受人关注,更渴望受到表扬和关怀。教师平时要对他们多留心观察,及时捕捉他们的优点并给予鼓励。比如:天气寒冷时建议他们多穿衣服,课余时间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学习遇到哪些困难,每天都以笑容对待他们,让他们不再被别人讥笑,淡化自卑的心理。在课堂上我们也要关爱学困生。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无意中的有意”。学困生重新树立了信心,教师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信心,如果我们不及时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势必又回到原路,又是消极学习,到最后也许是无药可救。那么无意中的有意就可以让教师保护好孩子的信心。什么是“无意中的有意”呢?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学困生能答出来,你就可以以一种无意的场景向他们有意提问。在回答结束后,给孩子以表扬和鼓励,并提出新的希望。这样学困生不但在班里得到其他孩子的尊重,而且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信心倍增,学习也有了动力。在作业批改中要关爱学困生。由于学困生基础知识、智力、理解能力等诸多因素,使得他们的作业错误百出。为了让学困生不在回避自己的困难,既要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还要让他们清楚怎样改,一次改不好,两次,甚至更多次,教师要有耐心,不厌烦,多支持鼓励,千万不要训斥、惩罚。在集体活动中关爱学困生。集体活动是最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同时还能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知道“我也能行”,培养他们拼搏和进取精神。通过教师多方面的关爱和保护,学困生的信心会不断增强,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四、用心辅导学困生学困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辅导知识时,孩子也就不厌烦了,而是用心去学。此时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时时做到:耐心、爱心、诚心。让学生时时感受到师爱,让师爱变为学习的动力。伟大的师爱是学生成长的源泉,科学的方法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孩子的信心加努力再加上教师的辅导,一切转变皆有可能。五、严格要求学困生尽管学困生在学习方面与其他的孩子有些不同,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的偏爱或放纵。因为师爱不只是对学生的关爱、爱护,它还包括一个“严”字,爱而不严不是正真的爱。师爱的准确含义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例如遇到学困生不交作业,教师不能一味的认为他们不会做而原谅他们的行为。因为有的孩子他们根本不是不会做而是懒得做,对于这中情况,教师要严厉批评,使其认识到自己懒惰的坏处,从而加以改正。对于真正不会做题的孩子,教师要多加辅导,使其每节课所学都能熟练掌握。俗语说“严师出高徒”,我想真谛也就在于此吧。 泰戈尔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教师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和爱,就变成了无水的池,任它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也逃脱不了空虚。让我们记住,用爱心去起航唤醒孩子的信心,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师爱信心辅导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