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促写的有效性尝试

2009-10-15金德川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写作阅读

【摘 要】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部分,同时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以读促写的有效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阅读 写作 以读促写

写作教学存在诸多困惑,作为教师,找不到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往往开了头又煞了尾,从系统化的作文教学计划,慢慢地变成信手拈来一个题目或话题抛给学生,离宏伟的教学目标渐行渐远。作为学生,总觉得作文无内容可写,也不知道如何立意,感悟的东西甚少。总之,学生的作文存在语言庸俗、内容空洞、立意不深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和有效的写作训练以及读写脱节。语文到底难教在哪里?经千万次的问,我们认为制约语文教学效益的瓶颈依然在“读”和“写”,说得具体点一是对读的认识发生了偏差,二是对写的认识不够,三是读写各自为政,互相脱节。笔者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而,通过怎样的阅读方式和怎样的写作指导与训练才能提高读写结合的有效性成为探究的问题,本文就“以读促写的有效性尝试”为题,作点粗浅的探讨。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的地位偏低。语文教学由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构成,作文在高考中的分数比重超过百分之三十,在教学中应该占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作文教学的份量占的比重严重偏低,失去了应有的地位。无论从教师的观念还是教学课时的安排,作文教学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了。据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作文水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从小形成的写作能力使然,所以对作文教学不重视。一般学校一学期计划安排8次作文,即两周安排一次大作文,开学初也有教学计划,可是到学期结束,完成教学计划的甚少,一般作文次数不会超过4次,甚至有些教师安排写作的次数更少。连教学课时都不能保证,还谈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呢?可见,作文教学重视之低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确实令人担忧。

2.作文教学的杂乱无章。作文教学是一个难题,更是一个问题。综观历来作文教学,没有系统的作文教材,教学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教师在开学初,也有周密的作文教学计划,可大多开了头就煞了尾,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文教学慢慢被淡化,甚至被遗忘。就算教师在一学期中,作文次数也不少,但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写作题材选择很随意,东一枪,西一棒,自从话题作文流行以来,教师就很随便的抛给学生一个话题,写后也没有及时批改,更没有做好讲评,每次作文处于放任状态。就这样机械的布置机械的写作,学生只知道今天又写了一篇作文,却不知道这次作文让他获得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优点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作文不足之处在哪里,这一切构成了作文教学的全部,低头沉思,不能不让人心痛。

3.学生缺乏有效阅读和有效写作训练。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作文缺乏素材,总觉得无内容可写,究其原因,是阅读不够。目前,虽然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减负,但高考制度改革跟不上,学生高考压力大,其他学科作业量大,再加上学校课程安排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比如,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阅读课,课外又没有时间阅读,尤其是寄宿式学校的学生,从阅读而言,简直就是井底之蛙,阅读的天空就像井口这么大,正因为学生阅读的机会如此少,一旦有一丝阅读机会,就要充分有效的利用。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生的阅读缺乏有效性,学生的阅读对其写作短时间内无济于事,再加上如上所说,写作亦存在有效性问题,那么,怎样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有效性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以下做法,也许是一条捷径。

二、有效的阅读指导和实践

1.提供阅读范围。既然时间有限,不妨尝试一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有效阅读。具体做法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某个阅读范围,在规定的时间里,学生要完成阅读内容。比如,提供给学生以“月亮”为话题的阅读范围,要求学生阅读一切与“月亮”有关的文本,其中有对“月亮”意象的理解,有与“月亮”有关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章。使学生通过阅读与“月亮”有关的材料、文章,形成阅读积累。

2.阅读方式的指导。教师要克服只读与语文有关的书籍才算是课外阅读的错误观念,有意识地推荐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刊,简要介绍内容。推荐的书无论是内容、体裁、作品的表现方法,还是装帧,都必须适应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突出趣味性和知识性,厚度适当。读物可由教师推荐,也可由学生介绍。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因特网阅读,也可以通过书籍阅读。对一般文本材料采取泛读的方式,对经典文章采取精读的方式。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边积累边感悟。

3.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阅读指导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是不同类文体的阅读指导,也可以是对一篇文章阅读方法的指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从怎样阅读连环画、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读物等各种文体上进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的目的、读物的特点和自身的爱好选用不同的方法。

三、有效的写作指导和训练

1.选择写作角度。写作首先贵在审题立意。教师可以通过话题作文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例如提供给学生“体味至爱亲情”的话题,先要求学生去阅读有关“亲情”的文章,然后作文。

在立意上,即角度,可以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可以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可以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可以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也可以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

2.写出自己的感悟。学生作文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是缺乏感悟,作文离生活很遥远,离自己的心灵很遥远,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写作贴近生活,贴近自己的心灵。写曾经震撼过你心灵的东西。生活现象对于一切作者是共同的,而作文却以独特的感受、体悟为生命。没有体悟,哪怕自以为“贴近”了生活,充其量也只是感觉到了人所共知的现象。贴近生活的前提不能不贴近作者自我,不能不贴近自我活跃的心灵。

★作者简介:金德川,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写作阅读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