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理念探讨

2009-09-02刘婷婷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刘婷婷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客观要求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制度保障下的英语教学灵活度、“求渔”理论的主观认知,以及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拓展三个方面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提出了教师角色需要不断“演化”和“回归”的创新理念。

关键词:英语教学;灵活度;主观认知;能力拓展

多年来,英语教学工作者对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不断探讨和创新使中国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互动主体的特征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客观要求英语教学理念接受适时、适度的变革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因素

1教学主体的特征和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互动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教师教学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英语语言技能需求的增大,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普遍有所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也逐渐缩短。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初步向多样化方式转变,教师也不再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第二,源于义务教育的突出成就,高校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显著提高,且学生对英语语言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更加广泛和灵活;第三,“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方式逐渐从朴素的“知识传输与反馈”发展为一种活跃的综合互动过程,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个体性差异的灵活把握、知识“传授一理解一反馈一再传授”过程的质量的提高、学生的“求渔”和质疑意识的增强,以及教学主体对互动效果主观作用的发挥。

2大学英语教师授课方式和学生学习途径的改善

首先,随着CAI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教师的授课方式也经历了信息化的变革,多媒体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改变了知识信息传输的方式和效果,使教师可以将更多授课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的细节问题上,也为课堂教学互动效果带来了提升空间。教学内容的精华可以利用信息交流技术第一时间在学生之间共享。其次,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也逐步具有了较强的多样化特征。除了从课堂上接受的英语知识以外,网络资源、课外读物、各种英语活动和国际交流等内容都是当代学生汲取英语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英语语言功能的重要途径。学生对语言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通过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学习途径得以开发,其对词汇的灵活掌握程度也不断提高。

3学生对英语语言作用的预期发生改变

学生对英语语言作用的预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基本素养”和“工具”这样的描述已经不再能够真实反映这门语言学科能够带来的潜在特征。在全球经济发展和信息快速交流的背景下,对英语语言的使用能力正在转变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性发展潜能”。这种潜能是运用一门语言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信息主体交流的能力、跨文化思索能力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望不再局限于“通过考试”和“基本掌握”,而是对上述综合能力的全面获得。这种预期潜在推动着学生发挥其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无疑为教师设定了新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理念的提出

以上因素的变化客观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创新。创新和变革的过程固然是艰难的,但正确的理念一旦形成,随之变化的将不仅仅是教育本身。

1教师教学的灵活程度与制度保障下的信任机制21世纪初,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美国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包括翻译法和交际法等十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度”在英语语言的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语言本身的灵活性及其与实际生活和工作之间的紧密关联使得那些呆板的教学方法无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感知能力的全面开发。这里的“灵活”不仅指教学硬件和软件使用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指教学个性化思维的灵活程度。具体来讲,结构层面上的灵活度包括对课堂不同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对学习和讨论小组人员的分配、对教学进度的整体安排和对重点内容的选择等;内容层面上的灵活性主要指英语语言的教学与相关文化、文学、历史和社会背景等元素的结合;细节层面上的灵活性表现在:不同语言知识点传输方式和表达节奏的差异性选择、对关联知识延展内容的随机决策、对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程度的动态体察,以及对学生反馈和质疑的评价和解答。

教学的灵活程度只有在一定应用范围和约束条件下才能成为一种理性的衡量指标,而制度保障可以为这种灵活程度提供浮动的空间。如果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特点加以过度的约束,那么教师发挥其教学能力的动机和潜力便会受到抑制,教学的灵活程度会有所降低,进而无法产生最优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够对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赋予适度的制度保障,则可以显著激发教师的教学动力,促进其不断实现教学方法的自我改进和创新,进而使灵活程度趋于一种理性的最佳状态。

决定上述制度保障力度的实质性因素是制度的构建者与履行主体之间的信任机制以及制度构建者对创新理念的信任程度。相关制度设计者可以在合理的信任机制基础之上为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提供灵活的个性化空间,并为相应的教学效果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综合评价标准,将评价周期分为短期阶段性评价和长期积累性评价。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意见为基础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

2“求渔”理论的主观认知程度及其实践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材的选用开始以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引为导向,课文内容的来源更加广泛,练习题目的训练目的也愈发清晰。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求渔”和教师“授渔”的主观认知程度并不高,相应的实践效果也并不十分乐观。

从认知的角度上讲,学生在课上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相比是一个相对“被动”的实践过程。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与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关联性。“解惑”是教师的核心角色,学生提出的疑惑通常是知识范畴内的疑惑,有关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能力的隐性疑问通常被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众多显性问题所掩盖,学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语法和词汇之上,而对学习思维方式的疑惑尚没有足够的主观认知。

英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一个深入认知和积极实践的主体。首先,教师本身要对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英语学习的思维方式有深入的思索。教师自身的思想认知不可拘泥于微观知识点的传授和知识结构的简单垒建。而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宏、微观综合把握语言的能力。第二,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如何将合理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效传达给学生。不同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认知结果可以采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方式。第三,教师应该细致体察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理解和实践效果。方法的传授并不是一个短期过程,也不

具备普遍适应的特征。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作相应调整,最终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教育目的。

3英语实践能力拓展的关键:基础语法、实务阅读和情景对话

在纷繁多样的英语学习内容中,基础语法、实务阅读和情景对话是三个核心问题。三个方面的全面培养可以切实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竞争性发展潜能。

基础语法是各种语言的根基。没有语法的支撑,语言本身将失去有效交流的基础,也无益于语言魅力的展现和升华。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是英语语言教学的正确定位。在此教学过程中,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思索:首先,英语语法是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口语中,英语语法的应用与汉语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变通性。在英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过度强调语法的严谨性,也不能无限度地放宽对基本语法的使用要求。其次,语法的教学特点决定该过程需要遵循“结构清晰-重复练习-实际应用”的学习过程,英语教师需要把语法与语言紧密结合,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重点语法进行全面训练。传统的教学理念片面强调语法与“读”和“写”之间关联性,把语法学习更多地理解为和语言输出过程关联的单向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听”和“说”对语法学习的强大作用。

实务阅读指的是有关专业文献和官方文件的课外阅读。目前,高校学生的英语阅读资料主要局限于各类课本内容和模拟练习,学生理解与其自身专业相关的学术文献和实际生活中官方英文文件的能力相对薄弱。当前,接受这种能力培养的对象主要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学者为主。由于学生在本科期间没有过多接受过这类阅读的专门训练,学生毕业以后在专业工作岗位上往往缺乏英语语言的竞争优势,迅速获得英文文件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不强。这类因素会束缚学生充分实现其潜在价值。在经济一体化和英语已被广泛使用的社会背景下,对实务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是英语教学中必要的考虑因素。

情景对话练习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方法。根据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的情景来设置各类英语对话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反映能力和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语言的初始学习方式便是以情景对话为主。人们对情景对话的尝试往往先于系统的文字学习,并从中获得了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语言能力。情景对话练习中的会话环境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办理银行业务、电话咨询、购物等。除了这些基本生活内容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设计特定的对话情景。

三、高校英语教师角色的再定位:演进与回归

本文重在强调高校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角色的理性发挥。理念的变革是教师角色整合创新的基础。当前,高校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使用和思维方式较为呆板,不够灵活;应试能力较强的学生比例相对高于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发展的不很均衡,距离“基本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准尚存差距;学生对经济和科技专业文献以及各类官方文件等内容的阅读能力相对薄弱;学生对于主动汲取英语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主观认知能力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上面提出的教育创新理念,笔者认为高校英语教师角色再定位的关键在于“演进”和“回归”的结合。

所谓角色的演进指的是教师的角色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的预期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这种自然的演进过程是在主观作用的推动下对客观要求的实现过程。在当代英语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方式灵活、作用认知深入和专业能力全面的主观能动角色,即英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对自身的教学作用有深入的认知,并且具备全面的专业能力。具体而言,教学方式的灵活度应该定位在对内容设置、结构分配和教学细节方面的思索与选择上;教师的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求渔”意识的激发和对英语学习方法的主动认知与传授上;而全面的专业能力不仅仅包括必备的英语专业知识和素养,还应该包含对多种专业领域基本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培养自身实现以上演化过程的能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认知能力固然重要,然而教师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决不应该是“由主变次”或“由重变轻”的发展定位,而是一个从简单传输到灵活传授、从有意识的“授鱼”到有认知的“授渔”、从具备单一专业能力到具备全面专业素养的演进过程。只有这样的演进过程才能真正给学生以“自我学习”的空间和令学生终身受益的引导。

所谓教师角色的“回归”指的是教师需要保持其职业要求的品格特征,强调的是英语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教学理念的反思与继承。现代教师不应忽视对古代经典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孔子曰“诲人不倦”,荀子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德才兼备”是教师的基本特征,而语言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又尤为细腻。首先,尽管语言的教授方法越来越灵活,但该过程仍然需要教师具备踏实和严谨的教学风范。不能只顾教学形式的灵活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严谨和对基础知识的强调。其次,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运用英语思考和表达问题的潜质发挥出来,对各种发散性思维进行合理评价,并对存在质疑的观点进行充分讨论。

参考文献:

[1]杨桂红,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4(7)

[2]张正东,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思路[J],教育研究,2007(7)

[3]张昭苑,大学生英语学业自我概念与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06(2)

[4]詹蓓,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7(2)

[5]赵亚麟,大学生英语水平与就业竞争力关系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7)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自然拼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作用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英语科技文本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