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课程建设 发挥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

2009-09-02王世荣冯亚青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师资队伍教学手段

王世荣 冯亚青

摘要: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渠道。本文介绍天津大学“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着重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论述了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取得的经验。

关键词:精品课程;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主要由各类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构成,其中课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发挥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必然要求。天津大学“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以下简称“精细合成”)课程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重师资队伍自身建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运用学校搭建的课程建设平台丰富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教学制度、教学观念和学生之间的接触点,任何教学课程或改革都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发生作用的。“精细合成”课程组教师力图以积极的态度,在对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热情和对成功的渴望等方面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教师的学术水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渊博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使教学水平提高,而且可以使教师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具备两方面的专业知识,即教育学知识和学科知识。

教育学知识可以指导教师运用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教学活动,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有效地组织教学。“精细合成”课程组教师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十余项教改项目,内容涉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等。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化工高等教育》等期刊发表了十余篇教学研究论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如果说教育学知识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那么学科知识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对于认知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的大学生,特别是基于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功能,以及天津大学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课程组共有教师10人,80%具有博士学位,全部具有高级职称。近年来,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前沿,在医药、新材料及新能源等领域的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产业化技术方向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级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课程组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先进的学科专业知识,为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课程的目标既包括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包括通过其计划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课程组教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表达与写作能力以及团结协作与领导能力等。

1课堂讲授与学生独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安排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并通过课堂提问、课堂测验和作业形式进行检查。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自学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自学的内容既包括规定的教材章节,也包括规定题目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获取的知识。为了达到好的自学效果,安排自学内容应遵循趣味性、挑战性的原则。通过独立学习,学生可以得到探索与寻求知识的快乐感、解决困难与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获得赞扬与赏识的荣誉感以及自我管理与自我独立的欣慰感等。

2开展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是教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这种方式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高效地将主要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其局限性在于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倾听状态,难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而且讲授的效果对教师个体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学方法的运用,甚至表达能力等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开展课堂讨论能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拓展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精细合成”课程的课堂讨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二是针对有机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这一教学难点,由同学提出目标化合物不同的合成工艺路线,并对其特点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课堂讨论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教师可以在作业之外更直接、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设计题目撰写小论文的教学方法

小论文的题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教学内容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另一类是复杂的中间体或精细化学品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设计,涉及多步单元反应,由2~4名同学合作完成。通过这一环节,为学生建立了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最新研究成果的意识,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和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丰富的教学手段是构成高质量课程的必然要素

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式和措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教师依靠自身便能够实现的基本教学手段,以及需要凭借自身以外的工具、设备方能实现的辅助教学手段。

传统的基本教学手段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最基本方式,对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依赖性不高。教学的艺术性,往往体现在对基本教学手段的成功运用和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由此而产生。

辅助教学手段服务于基本教学手段,可创造性强,体现个性化和时代感。“精细合成”课程在课堂上运用了两种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和演示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及其重要性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通过展示蓝色的铜酞菁颜料和经过氯化反应后得到的绿色的氯化铜酞菁颜料。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氯化反应对有机化合物色光的影响。通过铜酞菁和铜酞菁磺化产物溶解性能的演示实验。说明了磺酸基的引入对化合物的水溶性的影响。展示与演示的内容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和精心的筛选,学生对这种教学手段的兴趣、参与程度及其效果可以预测并成为现实。

近年来,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天津大学建设了供全校课程使用的网络平台,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精细合成”课程网站的内容包括课程简介、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教材建设和在线答疑等,该网站实现了课程的对外交流和展示。

另一种更为有效运用的网络化教学途径是天津大学办公网为教师和学生开辟的本科教学栏目。该栏目包括教学信息、成绩录入、课程信息、课程讨论、教学评价和实验管理等部分。教学信息包括供全校师生阅读和使用的教务信息、通知通告、政策规定和文件下载。课程信息供教师公布主讲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课程学时、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课程讨论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任课教师利用这个空间发布教学信息,传递教学资料等。教学评价供教师查询学生网上评教的结果。实验管理供教师公布实验项目、时间、地点,以便学生选择。

课程的类别有多种,教学内容千差万别,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共性,改革的思路和经验具有可参考性和借鉴性。更重要的是,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容忽视,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参考文献:

[l][美]Donald R.Cvaickshank,Deborah L_Bainer,Kim K.Mctcalf,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张良田,教学手段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师资队伍教学手段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